房間的廣播裡,周勻和的聲音響起:
“答題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屋内有3個高清攝像頭,你們的答題過程會在互聯網上全程直播。我們會根據分數擇優錄取1名演員做首發,你們的卷面及分數也會發往官博。”
北城直播間内,彈幕完全炸開了鍋。
【這是面試還是考試?我有一種被期末周統治的感覺。】
【央視爸爸就是不一樣,想進來?先考試吧你!】
【這些題目一般人也沒聽過呀,也不是什麼常識性問題,答不上來怎麼辦?】
【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既然接了文博類綜藝,面試前就應該下功夫了解相關知識。】
【诶,7号房不是蘇聞青嗎,她怎麼也來了?】
直播間内分為7個頻道,每個頻道一一對應了藝人的房間門牌号,進入頻道後,該房間藝人的監控則會放大至整個屏幕。
昨天蘇聞青剛上熱搜,于是一群吃瓜的樂子人紛紛湧入了她的7号房間。
蘇聞青一掃昨日的憔悴,待她看清試卷的題目後,臉上浮現出驚喜的笑意。
試卷分為五個部分。
10道填空,10道選擇,5道判斷,5個名詞解釋,3道簡答還有1道論述題。
蘇聞青略略掃了一眼題目,都是她上周背得滾瓜爛熟的老朋友——
八大窯系,五大官窯,各代表瓷器、造型、紋樣、釉色及特點……
她一閉眼,腦海清晰的湧動着陳默的字迹,以及專業書上用筆圈畫的知識點。
進來看好戲的樂子人呆住了,7号頻道的彈幕停滞了片刻,随後滾滾而來的就是一大片或驚訝或質疑的聲音:
【她連題目都沒看幾眼就直接下筆寫答案了?】
【寫的還有模有樣的,哪位懂姐懂哥去看看她寫的對不對?】
【都讓開,我大學選修的就是古陶瓷鑒賞,她寫的答案和我殘缺的記憶基本吻合!】
【啊???】
【???】【????】
7号頻道的彈幕被清一色的問号填滿。
消息很快傳入直播首頁,許多猶豫不決的網友見到彈幕上源源不斷飄來“7号房有樂子看”的時候,紛紛帶着懷疑的态度點了進去。
一分鐘後,收到安利的網友重新回到大廳,在“7号房有樂子看”這條彈幕後,默默點了個“+1”。
同樣的彈幕刷屏,猶如一列整齊的方陣。7号頻道人氣飙升,甚至超過了粉絲最多的沈思文。
而博客首頁,#蘇聞青答卷# 這一詞條節節攀升,直接沖到了熱搜話題第一。
周勻和的辦公室内,監控大屏上清楚的顯示的7位藝人在房間内的情況。
比起其他6名藝人的空白試卷,或急躁或歎息,蘇聞青的表現則顯得尤為突出。
考試時間才過去了半個小時,她就已經寫到了最後15分的論述大題。
陳默也在一旁看着。
待他看清題目,先是愣了一瞬,表情變得有些古怪。
他看見,最後一道論述題的題目是:
請描述晚清的龍紋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沒落的原因。
題目正是自己寬慰她,向她舉例不會考到的題型。
陳默看着監控大屏上正奮筆疾書的蘇聞青,想到了四天前的那個晚上。
那天他還在教室,突然手機振動,是蘇聞青的電話。
他放下手中的打樣膏,擦幹雙手後接通電話,傳入耳簾的便是女人的傾訴聲。
“背不完,根本背不完!瓷器名稱太拗口了!”
“這和7天學習造火箭有什麼區别!”
“還有一些生僻字,我真的是文盲,我沒上過學!”
“我要瘋了,不發瘋沒法過了!”
蘇聞青好像找到了發洩口,喋喋不休地抱怨向電話另一頭擴散。
約莫一分鐘後,她的聲音漸漸變小,語速也逐漸放慢。蘇聞青頓了頓,聲若蚊蠅:
“陳默……”
“诶,”陳默回應,向宋歡要了一本參考用書,“期末考試,我的學生曾揚言要炸穿教學樓。比起他們,我覺得你的精神狀态要好得多。”
電話那頭沉默。
“蘇聞青。”陳默喊住她。
“明代前瓷器的名稱,朝代在前,窯址和工藝居中,紋飾與器型在末。”
“例如,北宋 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盤,”陳默在說器物名稱時留有清晰的停頓,“北宋為朝代;定窯、白釉印花分别為窯址與工藝;雲龍紋是紋飾;盤是器型。”
陳默在電話另一頭娓娓道來,一點點澆滅她煩躁的心緒。
“而明代後,官窯在景德鎮設置了專門的禦窯廠。因此,這個時期的器物名稱會省略窯址,在年代後會加入年号。”
“比如,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朝代後多了永樂的年号,省略了類似于定窯,越窯一類的窯址。”
蘇聞青在電話那頭用力地吸了吸鼻子,黑筆刷刷地在紙上留下筆記。
“而你說的生僻字,”陳默低頭略做思考,“我想應該是青銅器的大緻分類。”
“對對對,我隻認得觚、鼎、爵。”蘇聞青在另一邊連連點頭。
“這個你不用擔心,因為我有時也記不住。”
“?”
“如你所說,觚、鼎、爵是最簡單的三個。一般不會超過這個範圍。考得深了也隻會問你器物的用途,不會考書寫和讀音。”
“陳默,你對你說的話負責嗎。”蘇聞青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她在電話那頭用紙巾拭去眼角的餘淚。
“負責,我肯定。”
畢竟n大的期末試題年年都出自他手,且從不撈人。
7号房間内,蘇聞青低頭閱讀最後一道論述題。
請描述晚清的龍紋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沒落的原因。
一連讀了三遍,她這才确定自己走了大運,嘴角抑制不住的向上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