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筷子醬香鴨和鹵豬肚夾到趙豔兒碗裡,趙豔兒誇張道:“太子妃給我夾菜,榮幸呐。”
“話多,快點吃你的。”
趙豔兒呵呵笑着蹭了蹭姜雯肩膀,“姜雯,我和你說,之前拿饅頭拿太久了,我這會兒用筷子都用不太利索了。”
“不利索咱就不用了,現在吃東西最重要。”
桌上幾個人聞言眼睛都是一亮,直接伸手便向醬香鴨伸手抓去。
坐對面的朱沐是這一桌唯一一個可以去前院吃飯,不用手抓饅頭的人,但她觀大家都放下了筷子,也将手中筷子一放,樂呵呵的伸手加入其中。
姜雯眼睛一眨,兩隻鴨腿同時出現在自己碗裡。
姜雯瞧瞧坐在自己左右兩邊的錦繡和趙豔兒,失笑道:“兩個鴨腿都歸我喽。”
錦繡會武,而趙豔兒在地牢裡練就了速度,兩人眼疾手快搶走醬香鴨裡的兩個鴨腿,不約而同塞進了姜雯碗裡。
“不行,你有了,還我哪個!”趙豔兒瞅着大鴨腿就眼熱,立即後悔了,伸手把鴨腿又拿回來啃。
姜雯一點不介意,邊吃邊給趙豔兒和錦繡介紹道:“錦繡,我貼身丫鬟,趙豔兒,在地牢裡頗為照顧我。”
錦繡聞言連忙打招呼道:“聽我家小姐說過你,很講義氣。”
趙豔兒一邊啃肉一邊朝錦繡點頭,“你好你好,趙豔兒,巴郡趙氏,家裡行商的。錦繡妹妹,咱先吃着,吃完再聊哈。”
醬香鴨着實好吃,又甜又嫩。趙豔兒說這幾句話的功夫,桌上三大盤醬香鴨就少了一半,可把趙豔兒急壞了,趕忙中斷了交談。
好不容易吃上肉,可不能搶不赢啊!
姜雯煮的餃子太多,隻能分批次煮。前頭煮好的餃子等着姜雯出來再吃時,已經有些冷了,但她們一點不介意,還是吃的很香。
一炷香左右,桌上的吃食就被掃了個精光。
姜雯掃了一圈,瞧見她們吃飽喝足後臉上的笑容,就跟着開心起來。
秦澤安從外頭進來,走到姜雯身邊道:“方才大理寺那邊來消息,因被拐證人衆多,特允許京都當地女子回家與親人團聚,但提審詢問時需積極配合不得推脫,外地女子暫住于此,需等案情結束後方可歸鄉。”
此次拐賣案被拐皆是女子,而施暴者大多為男性,因此在見到秦澤安入内時,在場衆人下意識便安靜了下來,更有甚者,習慣性底下頭顱不敢去看。
在極靜環境下衆人都聽清了秦澤安所說之話,但都不敢聲張。
隻等秦澤安走後,才有人去問姜雯此事是否屬實。
她們不知曉秦澤安身份,姜雯卻是知曉的。消息出自太子之口,此事自然有保證。
這消息抛入人群,有人歡喜有人憂。
喜的是京都當地女子可回家與親人團聚,憂的是外地女子不免泛起一波思鄉情。
許多京都當地的迫不及待就來跟姜雯請辭,要回京都。
此地所處郊外,距京都城内還有段距離,姜雯憂心如此多人出意外,便遣了侍從在附近村民家裡借來驢車,趕着驢車成批成批的将人送回家。
而其餘人,則開始收拾起莊子。
衆人邊收拾起屋子邊注意要買什麼東西,再由姜雯統一執筆記錄列出單子,乘坐姜雯來時坐的馬車去村裡集市上采買,拉了一趟又一趟。
臨近天黑,本有二百多人的莊子僅剩了四五十人,姜雯倒不用犯愁人多住不下了。
隻是看着留在莊子中的,一部分神志不慎清醒的女子有些難受。
她們是待在地牢時間太長,已經被關瘋了的女子。
不知曉她們的名字,她們也講不清自己的來處。
姜雯請來郎中替她們看診,發現她們身上已出現不少病症,恐難療愈。
姜雯等人聽了直為其惋惜心疼,她們卻對外界無知無覺,隻懼怕男子以及知道吃東西。
有人自發表示願意照顧她們,姜雯便把幾人安排在一屋。
臨走前,姜雯把趙豔兒拉到一旁,遞上一袋銀子。
“豔兒姐乃商戶出身,這銀子便由你管着,想來你也是管的明白的,若不夠了再問我拿。”
趙豔兒抛了抛錢袋子,一秒斷定裡頭有五百兩銀子,“行,這裡還這麼多人要張嘴吃飯呢,我就不和你客氣了。”
“自是不必客氣。”
姜雯湊近了趙豔兒點,輕聲問道:“豔兒姐可看的懂賬本?”
“看得懂,”這玩意是趙豔兒兒時的必修課本。
“我府上有些繡房的賬本,但是做的太幹淨,我可拿來給豔兒姐幫我瞧瞧?”
“這... ...”趙豔兒有些猶疑,“其實我功課不太好,是個半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