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尤躺在地上,心口處一道被貫穿的傷口,大片暗色血迹幹涸在胸口衣襟處。
李天微和慎遠誰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
“師父!”
兩人驚叫一聲後,一左一右将無尤扶起,顧不上其他,先探他的鼻息,然後同時松了口氣。
無尤還活着,卻顯然傷得極重。
在更多的念頭湧上來之前,兩人同時出離憤怒了。
他們師兄弟幾人都是從小跟着無尤長大的,師父師父,既是師也是父,即便長大成人後的感情受諸多因素影響,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親密無間,卻也絕不能坐視有人竟敢這樣傷害無尤。
這也是上清宮從沒遇到過的挑釁。
“傷勢過重,恐怕不能移動,得請殷長老過來。”李天微道,吩咐門外的方青去請司藥長老殷中春過來。
慎遠手掌貼合無尤心口,用自己的修為護住他心口幾處大脈,目眦欲裂:“是誰把師父傷成這樣?”
李天微細看無尤傷口,心裡一動。
“是箭傷。”李天微道,想起那些落地就消失不見的玉色小箭。
慎遠:“明十七?”
那箭很像明十七的弓箭。
李天微皺眉:“這說不通,一天之前,他在師父手下一招都過不了,隻隔了這麼一點時間,就能将師父傷成這樣?”
慎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猜測:“又或許是師父閉關修煉出了岔子,恰好被那小子趁虛而入。”
李天微環顧四周:“以師父的修為,練功再出岔子,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把他傷成這樣的,明十七還差得遠。”
“何況,這四周哪有一點師父動過手的迹象?”李天微緩緩道:“那人動手時,師傅根本就沒有出手。”
無尤并不想傷害那個刺傷他的人。
慎遠為無尤輸送靈力,細查無尤的經脈,也不得不承認李天微說的是對的。
傷及無尤的人,與箭攻上清宮的人,顯然是同一個人,修為高超,師父對此人有别樣的寬容。
李天微心裡冒出來一個詭秘的念頭。
綠色的弓箭,除了明十七手上那把,在他小的時候,也曾經見過另一個人用過。
碧骨,它的主人是淨元,無尤的道侶。
李天微作為無尤年齡最大的弟子,是唯一一個見過淨元的人,那時他年紀還很小,無尤和淨元也很年輕,周靜姳還沒有出生。
無尤與淨元曾帶着他到處遊曆,在某處秘境,無尤和淨元曾經合力斬殺過一隻極其棘手的赤眼鳛魚,鳛魚渾身都是煉制法器的寶物,一身骨頭尤其難得。
淨元的弓箭在那場戰鬥中損毀,無尤于是用魚骨為她煉制了一把新的弓箭,魚骨為弓,魚筋為弦。
李天微已經忘了淨元的眉眼五官,也不記得這把弓箭的具體模樣,卻還記得無尤在一棵無患子樹下制弓,上清宮那時遠沒有現在的恢弘氣象,隻是兩三間竹屋,房前屋後,天生地長的野花野草自由生長。
那個年輕的女子笑着撥了一把弦:“這魚身上的骨頭也忒少,我看做了弓之後,也不剩多少了,到時候隻送我一把弓,有弓無箭,恐怕拿不出手吧?”
無尤微微一笑,問她:“要不要賭?”
那女子大笑:“賭就賭。”她又狡黠一笑:“不過師兄,我要先選——我賭你不會隻送我一把弓。”
無尤長長“哦”一聲,語氣愉悅中帶着縱容:“那我不是隻能賭你剩下的了?我豈不是怎樣都輸,賠了夫人又折兵?”
淨元很得意:“你與我賭,什麼時候赢過?”
無尤很大聲地歎氣,又逗她:“這算不算賭場失意,情場得意?”
那把弓箭最後制成時,是一弓一箭,箭是用魚齒和魚骨融合煉制的,雖隻有一支,卻是天生靈智,生來就會認主。
無尤用針尖取了兩滴淨元的血,分别滴在弓與箭上,對淨元說:“滴了你的血,這弓箭從此就認你做主人,這箭射出之後,自己知道回到你的身邊,一箭勝過萬箭。”
淨元很喜歡,當即試射,愛不釋手。
無尤凝視着她,柔聲道:“給它起個名字吧。”
“碧骨,怎麼樣?”淨元很快就想到一個:“是碧色魚骨做成的。”
無尤搖頭,忍俊不禁:“一聽就知道是你取的。”
淨元睨他一眼:“話裡有話,還不快講。”
無尤跑開幾步,雙手在嘴邊合攏,大聲道:“太直白了!”
“好哇!你笑我沒文化!”淨元持着弓箭去追打他,兩個尚未在後世傳奇中留名的年輕人笑着跑遠了,李天微坐在樹下,一邊吃饴糖,一邊拍手。
……
李天微收回思緒。
難道是與師母有關嗎?
關于師父與師母的關系,為避尊者諱,很少有人會在明面上提及他們後來的決裂,以及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往往隻談論他們少年愛侶,闖蕩江湖,又攜手成就頂尖道門的傳奇。
但在那些秘密流傳着的小道消息裡,總免不了各種猜測,有的說淨元移情他人,有的說周靜姳并非無尤親生女兒,衆說紛纭裡,唯一的共識是他們兩人後來的分道揚镳,一個長居上清宮,一個永不出正陽宗。
這就是許多人以為的結局了,但李天微知道不是。
他的視線不由轉向無尤的内室。
那裡供奉着兩盞燈,一盞魂燈常年暗淡,另一盞長明燈經年不息,魂燈與修行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長明燈則是為離去之人祈福祝願,祝禱她即使離開,也可以在輪回中獲得平靜。
淨元大天師常年閉關清修,不理世事,不見外人,是許多道門弟子的共識,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多年以前,淨元的魂燈就已經熄滅了。
修道之人若是隕世,會在三大道門的碑林裡擁有一塊自己的石碑,但無論是上清宮,還是正陽宗的碑林裡,都沒有淨元的名字。
關于淨元之事,無尤不曾跟任何人提起,自然也沒有人敢問。李天微也是因為多年陪在無尤身邊,後來又接觸到上清宮的諸多事務,才有所猜測。
他一直以為淨元已經仙逝,隻是由于逝世時周靜姳年紀太小,正陽宗雖是修道場,卻并不在紅塵外,為了周靜姳長大後順利接掌正陽宗,無尤才隐而不發,刻意隐瞞淨元的死訊。
但随着周靜姳長大,順利通過天師試煉,又在無尤的暗中幫助下,逐漸真正掌控正陽宗,時間過去了十幾年,在無尤刻意的隐瞞下,淨元的死訊依舊是個秘密,幾乎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