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第二期,可以說是在萬衆矚目中登場。
這一次關注它的,不隻是原有的粉絲,還有城内大大小小的酒樓及其名下的工人。而也再次不負衆望的是,這一期的故事,不僅沒有砸地上,反而順着上次的故事,繼續描繪了一個仿若人間仙境所在,此生必打卡的一個地方。
因為不僅是味覺盛宴,還有視覺和感覺盛宴。
當然,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推薦,這一次,最先沖鋒陷陣的,還是那些粉絲們。
幹冰的制作已經在莫林知的逼迫下上了正軌,别的不說,支撐兩家酒樓的日常消耗是綽綽有餘的。不僅如此,莫林知還将它開發到了菜品的裝飾上。
所以,《見聞》正式推出後的酒樓比起李程江他們上一次在這裡吃的時候更加傳呼其神。凡是進來的人,就沒有一個不為之愣神迷離的。
“我發誓,以後《見聞》但凡發行我必定每期不落。跟着它真的能長見識~~~~”一位食客揭開生魚片的蓋子,看着一團團霧氣暈開,由衷發出感歎。
與他同桌的另一人聽聞,立馬接話:“我早就提前訂了全年的了。”
“還能這樣?在哪訂?”
“飛毛腿呀,《見聞》上面有,你翻到最後一頁最下面,有一個方塊大小的位置就寫了預訂辦法。”
“我就看完這個故事就立馬沖過來了,回去得仔細看看~”
“我也是我也是!”
莫林知路過,聽見這樣的對話,忍不住勾唇一笑,深藏功與名。
什麼叫雙向奔赴,這就是了。
最好的産品與最好的廣告商強強聯合,所向披靡,簡直就是絕殺。
如果說,上一次火鍋店還隻是在《見聞》的粉絲圈裡火了,那這一次,就是真的,徹底“出圈”了。
幹冰帶來的效果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莫林知舍得下血本,特地在酒樓門口也放了幾塊,那從酒樓大門溢出的冷氣,是真的讓這條街來回打轉的人都多了幾倍。
而且,之前火鍋雖然好吃,但是因為夏天溫度高,确實是吃到後面就禁不住有點難受,屬實讓一群忠實粉都有點受不住,也就隔一兩天來解解饞。現在好了,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冰天雪地的神仙境裡吃火鍋,那簡直就是爽翻天!!!!
于是,自第二期《見聞》發行後,莫林知底下的兩家店每日營收都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說真的,上一次開業,她以為那個效果已經差不多吸幹了全城中産階級以上的錢包了。
沒想到啊,呵呵,真是小看了這個朝代富裕程度。
莫林知彈着賬本,滿意地想:這一個月的例會,可算是能在蕭衍面前顯擺一下了。
隻是念頭一閃而過,緊接着就想起他人不在。
莫林知心裡不由得升起一股怅惘來——打了勝仗卻不能炫耀,那和錦衣夜行有什麼區别。唉······算了,隻能憋着一口氣,下一次給他秀一把大的了。
她收好酒樓賬本,交代兩名掌櫃,好好寫月度總結,到時候,她要作為星秀版圖進行分享的!
為了防止他們走彎路,她還特地抽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給兩位掌櫃梳理了一下總結思路和方法:
首先,最主要的成果是不是得寫?當然,具體數字就不用放了,但是環比和同比這種增長值還是可以秀一下的嘛。
然後,是不是就得從人貨場的角度分析下成功的原因?比如是怎麼挖掘顧客的心理訴求的,又是怎麼針對性研發出這個産品的,以及環境上的一些亮點等等,能講的故事多了去啦~
最後,有了這麼好的開頭,那後面是不是得繼續保持?目标是多少,具體落地措施要怎麼做等等······
莫林知講着講着就差點沒忍住自己上手了。
這麼多故事可講,這要是放在現代,至少70頁PPT打頭吧。不過考慮到他們是第一次,莫林知還是放寬了要求:
“内容不在多,在于精。每個部分數值也好,措施也好,說清楚就行。雖然你們兩家店都是一樣的産品,但是地段不一樣,人流量不一樣,總還是有點差異的嘛對吧?”
兩位掌櫃的聞言,互相看了眼,都看見了對方眼神中潛藏的苦澀:要不說還是莫管事火眼金睛呢,一眼就看出他們的為難點了。他們總覺得寫着寫着就寫出兩份一模一樣的東西來了。
但是莫管事都提前把他們的理由堵死了,兩人也不好說什麼,隻能先點頭應下。
相處這麼久,他們對莫林知的性格還是摸了個七七八八的:這位管事,能力了得手腕一流,平時也不怎麼生氣挂臉子,看着好說話得很。但是!有一點最忌諱,那就是還沒開始做就找理由推脫覺得會失敗的态度。
上一次,據說林掌櫃那邊的飛毛腿就有一個鋪子的掌櫃帶頭找事情,三番兩次阻攔林掌櫃實施一些舉措。林掌櫃倒沒怎麼生氣,隻是給人降級丢到另外的鋪子上做小工去了,也算給人留了條後路。可不知怎的,這件事傳到了莫管事的耳朵裡,當即開了三倍遣散金讓人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