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知還是采納了晚玉的建議,把主要版面都給了幹貨教程,隻在那一頁的下方,留了四分之一的版面,介紹了‘麗顔’及其掌櫃背後的故事,最後附上了免費領一套試用小樣的信息。
為了讓内容吸睛一點,她還花大價錢邀請了城内有名的畫像師一起前往‘麗顔’,最後,這篇幹貨,基本是顔麗和畫像師兩人一起完成的——保證傻子看到了都能上手的那種。
同樣,這段時間開始,‘麗顔’上下所有員工都統一采用‘桃花妝’。
莫林知拿到完整版的内容後,提前了3天給印刷坊下印了十幾份樣品,然後在《見聞》和‘麗顔’内部進行了搶先試閱,就這還不放心,回了王府後,破天荒地主動求見了蕭太妃,請她及其身邊的侍女一起,參與了内容質量的評定。
當天将所有意見彙總後又經過一輪調整,新一期的《見聞》,終于如期上市。
其實有李程江在,每一期《見聞》都備受期待。這種期待,對比其他話本自然是與衆不同的,但是對比《見聞》本身,就有點習以為常了。
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就有一種“哇,《見聞》新一期快來了吧,肯定又是無比精彩的故事~~”,就······不夠震撼。
但這一次不一樣,首先,飛毛腿各個分銷點在宣揚的時候打出了“加量不加價”的噱頭,其次,就是“十年老師傅教你三步畫出桃花妝”的這個點,着實戳到了很多人的需求點上。
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不外傳的“技藝”。
哪怕是在現代這麼先進的時代,各大内容平台運營起來之前,大家也都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在“信息差”裡面,很多人都曾或多或少支付過“知識費”,又或者“踩坑費”。
直到第一波人開始進行免費的信息分享,然後帶動全行業内卷,造福大衆。
在禹朝也是一樣,妝容的手法、創新,全都是可以營生,不外傳的技藝。尤其是在大戶人家,出于身份和場合需要,都會雇傭/豢養一位專門的妝造娘子。
高層和部分特殊群體壟斷着這一行業的信息,普通人家的姑娘就算想學,卻不得其門而入。
所以《見聞》此舉,無疑是率先釋放了一種信号——它要打破信息壟斷。
當然,這樣的行為肯定會損失掉一部分人的利益,可同樣的,當某一種技藝從部分人專屬變成全社會的廣泛行為時,這一門文化,才會真正開始興盛、繁榮。
是失去,也是推動力。
不過,因為‘麗顔’的根基不穩,也為了給店鋪引流,莫林知還是沒有把事情做到極緻,她讓顔麗分享的,隻是一些基礎的手法。
再說了,腦子會了可不代表手也會,哪怕是現代,多少人都是視頻看了一百個結果動起手還是慘不忍睹的·····
所以不管怎麼樣,最後的結果就是,《見聞》發行第二天,飛毛腿那邊接到了幾乎雙倍的訂購訂單,尤其是這一期,很多人強烈要求加印!
莫林知早有預料,接到反饋的第一時間就轉給了印刷坊,當天,飛毛腿就将新出爐還帶着墨香的《見聞》送到了各家各戶。
當然,《見聞》隻是一個引子,它實際帶來的廣告價值才是莫林知最最關心的。所以,在之後的連續5天裡,她分别派兩名商務前往尋味齋和‘麗顔’進行了結果調研。
反響都表示很不錯。
有了前兩期火鍋的成功推薦,這一次,看到李程江描述的尋味齋吃食,大家都毫不猶豫地組團去刷了,然後發現——确實很驚豔。
雖然價格偏高一點,但是味道和品質是值的,但凡吃過的,都有一種念念不能忘的後遺症。
隻不過對于很多家底不夠的人來說,它不太适合常來,比較适合當做一種犒賞,比如升職啦加薪啦,又或者家裡老人過壽等等。
當然,自然也有那不差錢的,接下來連着10來天都泡在了尋味齋。
吃不膩,是真的吃不膩!!!
不過,尋味齋的成功就像是前幾期的《見聞》一樣,是屬于意料之中的結果。真正抓眼球的,還是‘麗顔’。
不隻是莫林知在關注麗顔,尋味齋掌櫃,悅容莊、以及城内其他嗅覺敏銳的商家,都在關注着‘麗顔’。
《見聞》發行當天,‘麗顔’的店鋪客流上漲20%,樣品消耗五十多份。
發行第二天,‘麗顔’客流環比前7天均值上漲50%,樣品消耗兩百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