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跑腿的帶着手信出發,莫林知沒忍住,又莫名地笑彎了腰——找自家的跑腿業務給分公司的人帶信,然後讓人去《奇聞》給《見聞》投廣告——這樣的事兒,她應該也是第一個做吧?
确實是前無古人,有沒有來者就暫不清楚了。
陳誠拿着手信,翻來覆去看了半天,然後去找了齊銘幾人。
“你們說,莫管事究竟是什麼個意思?”他總覺得應該不至于這麼簡單才對。
齊銘掃了眼,臉上忍不住浮現出一絲笑意,對這位莫管事的小孩心性又有了一定認知。
他将手信還回去,笑着說:“你就現在跑一趟吧,放心,成不成功都不要緊的。”
“真的嗎?”陳誠将信将疑,“确定莫管事不是想讓我套個話?比如投一個廣告的價格之類的。而且,這樣做不就是明擺着告訴對方我們來了并且已經盯上他們了嗎?這······除了打草驚蛇還有什麼作用啊。”
是沒什麼作用,不過某人開心就好了。
齊銘心裡腹诽,面上還得維持住某人高深莫測的形象:“莫管事的想法哪裡是我們能猜的中的。你就遵照囑咐完成任務就好了。”
陳誠:“······行吧。”
他拿回手信,整理整理着裝什麼的就出門了
——當晚,莫林知就收到了陳家、方家、段家的聯名邀請函。
姿态極低地表明自己明日午時在白玉京定了頂樓最高規格的包間,希望她能抽空一晤。
看着一字一句撲面而來的懇切和小心翼翼,莫林知又忍不住笑了:“膽子這麼小,怎麼還敢抄《見聞》的?”
笑完又看向陳誠:“你今天去對方怎麼說?”
陳誠連忙放下碗筷,正經彙報工作:“回莫管事,我去了之後就說要投廣告,然後對方就給我了一張收費明細。版面越好,字數越多收費就越高。不過他們家買下整個版面也就是200兩,最低10兩銀子就能投,但是廣告信息得我們自己準備。”
說完陳誠擦擦汗,略略心虛地繼續:“然後對方就問我要投什麼店鋪,多少内容。我報出《見聞》兩個字,對方就立馬去了後院,再沒出來過。我等了1個時辰也叫不到人,就離開了。”
往日莫林知讓人做類似事情都是帶着極強的目的性,按她的話來說,要善于觀察,盡可能多獲取信息,這樣才能做好充足應對,立于不敗之地。
陳誠自覺這點信息量是遠沒達到她的要求的,正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就聽對方帶着笑意開口:
“價格倒是不貴,就是不知道投産比怎麼樣。”
陳誠抱着将功補過的心思連忙提議:“要不我找幾個乞兒盯一下這幾家店鋪?”
莫林知想了想,搖了搖頭:“算了,目前來看構不成什麼威脅,我們先做好手頭的事情吧。”
“好嘞好嘞~”陳誠連連應和,擦了擦額頭的細汗。
一頓飯畢,莫林知先去後頭看了下自行車的進度。
魏安有兩把刷子,一天的時間,所需零部件就已經做了個七七八八了。
她見旁邊晚香送來的晚飯動都沒動過,于是勸了一句:“先吃飯吧,正好我用現有的零件拼一拼,萬一有什麼問題也好及時止損。”
魏安對她的迷之服從感似乎還沒消退,她這麼一說,對方就立馬放下了工具,乖乖坐到了飯桌旁,一邊吃,一邊看莫林知在那不甚熟練地翻找零部件。
旁觀的蕭凜看得一腦殼汗——魏安以前也愣,但是基本的尊卑秩序還是記得的。現在這怎麼回事?哪有自己吃飯,看上級在那忙活的。
關鍵莫林知也半點沒覺得有問題······
他連忙上前給打了把手。
現代電商行業本來就講究扁平化管理,大家除了工作彙報,平時都沒大沒小慣了,所以莫林知是真沒覺得哪裡不對。更何況,她現在完全沉浸在禹朝第一輛自行車中。
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二叔經常從别人家搜一些壞掉了的電器回家自學自修,還真别說,都修好了。那時候,莫林知最大的玩具也就是看二叔修這些沒見過的東西,偶爾幫忙遞個東西,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工具就認熟了。
後來,她見同校有人騎自行車上學,眼饞得不行,就也想要。然後二叔不知道從哪給她弄了些零部件,帶着她一點點組裝、擰螺絲、刷漆······最後,她人生的唯一一次機械體驗,也是第一台自行車就這麼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