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烨帝一愣,他正是因為知道她無法生育,才給的世襲。
一世而結,乃是至深帝王術,沒想到她會挑了個他無法拒絕的繼承人。
靜甯公主謝明珠是他的嫡長女,也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傾注了他幾乎所有的父愛。
且,皇後當年受他所累,再也無法再生育。
罷了,給靜甯也好,算是對皇後母女的補償,也給王家一個定心丸。
吏、戶、禮、兵、工五部尚書,齊齊看向跪得筆直的刑部尚書兼國舅爺——王佛。
王佛眼觀鼻鼻觀心,垂在身側的手指悄悄比個了三的手勢。
五人心領神會,國舅爺出手就是大氣,開口就是三千兩銀子。
這順水推舟的銀子,他們笑納了。
戶部尚書:“陛下,臣覺得此事可商議。”
建烨帝瞥了眼這位猴精似的的臣子,淡然開口:“其他人呢?”
“陛下,靜甯公主年歲尚幼,若要接任《太學》院長一職,需進入《太學》潛心學習。”
言下之意就是不反對,朝臣們懂了,吏部尚書大人這也是個老狐狸。
建烨帝的目光一一掃過每一位重臣,得到了一緻的贊同。
心中對李心桐越發的警惕,如此有勇有謀,把人心算得透透,必須連人帶心籠進宮裡來。
“鎮西王,你的請求,朕允了。”
“謝陛下!”
叩謝皇恩後,李心桐施施然起身站到左側第一個位置。
整個大殿就這樣突然安靜了下來,氣氛……略尴尬。
一整個早朝,那麼多的大臣,居然沒本奏?!
尴尬的大臣們紛紛看向禦史台的方向,他們手裡都拿着奏本,你們倒是趕緊說話啊!
禦史台的官員們趕緊把手中的勸谏奏折,往袖子裡藏,眼觀鼻鼻觀心。
這一日的早朝,再次散得格外的早。
散朝後,衆人以為鎮西王會去《太學》走一走,訓一訓。
結果,鎮西王連宮門都沒出,直接住進了離勤政殿最近的滄瀾宮。
彙聚了後宮無數猜測滄瀾宮,有主了。
摩拳擦掌的後妃們瞬間啞火,鎮西王連她們家中的長輩都不敢惹,除了偃旗息鼓她們還能怎麼辦?
她們還能找太後、皇後哭,宮裡要進這麼一尊大佛,她們可不能不管。
先去的長樂宮,閉宮了。
而後去了未央宮,皇後帶靜甯公主去勤政殿謝恩去了,不死心的她們等在未央宮醞釀情緒準備大哭一場。
皇後出了勤政殿,把靜甯公主送去滄瀾宮,這下所有人都知道皇後的态度,隻能各自散去。
這一日宮中的易碎瓷器們,遭了大難了。
——
滄瀾宮一大一小不太熟的打完招呼之後,開始沉默的共進早膳。
“鎮西王,你要入宮當後妃嗎?”
李心桐從碗裡擡頭,被靜甯公主眼中了無生趣的頹喪驚了下。
“……你怕我搶了你母後的寵愛?”
靜甯公主看向李心桐的眼裡閃過疑惑,“宮外不好嗎?”
“自由不好嗎?”
“當權勢滔天的鎮西王不好嗎?”
李心桐心裡歎了口氣,宮裡的孩子果然早熟。
“好不好的,以後你也會是鎮西王,自己去體會。”
“明珠,大人的世界很複雜,你心中若有疑惑,可記下慢慢去看,去尋找答案。”
“也可以去問你母後,除此之外,不要對任何人提起。”
“包括我父皇?”
“包括你父皇。”
聞言,靜甯公主心中除了疑惑,又多了好奇,鎮西王為什麼要選她?
也許是把剛剛的對話記進了心裡,靜甯公主沒有再發問,轉而安靜的用膳。
李心桐看向她的眼中是難得的溫柔,這孩子少年老成,有她當年的風範。
滄瀾宮是輕松祥和,勤政殿則依舊風雨欲來。
今日的早朝,建烨帝再次被鎮西王李心桐打了個措手不及,此刻正盤算王皇後剛剛的那一翻話。
她說:“再強大的女人都是感性的,想打動她們,就得從她們最在乎的東西入手,給予尊重跟愛。”
李心桐最在乎的東西……
建烨帝想到了李家,還有他們曾經的婚約,以及并肩作戰的那些年。
他已是而立之年,她也二十有六,是該有份圓滿了。
建烨帝揮手喚出暗衛,交代他們按他的計劃行事。
事情籌備好之前,謝朗不準備去滄瀾宮見李心桐,驚喜不就是把期望壓至谷底,再超乎預期的給予。
籌備期的這幾日,議論再起,所有人都摸不透那兩位是什麼打算。
鎮西王就這麼不明不白的住在宮裡?
這也不符合規矩啊!
但,最頂頭的幾位沒意見,其餘的人也不敢吭聲,時間就這麼一點點過去。
李心桐在滄瀾宮心一邊愉快的享受禦廚們的侍奉,一邊掐着手算時間。
還不忘暗中給建烨帝搭把手,活幹得也太慢了,她沒那麼多的時間陪他耗。
第十日的傍晚,吳公公帶着口谕踏入了滄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