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于子秋。”
“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人響亮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勤政殿殿内,承文帝見此,并未急着如太子所言,打算重罰幾人,反倒問起了幾人來遲的原因。
“平身吧。”
“謝陛下!”
聽見承文帝居然喊幾人平身,太子當時便急了。
“陛下,這幾人連朝會都敢來遲,這是明顯的不把您放在眼裡,您怎麼能讓他們起來呢?”
聽到太子這話,一旁的嶽安忍不住開口譏諷道。
“若不是有太子殿下您的口喻,我們幾人又怎會來遲?”
嶽安這話,明顯就是直接把來遲的原因扣到了太子的頭上。
聽聞一向老老實實的嶽安都開口譏諷起了太子,承文帝忍不住問起了嶽安原因。
“嶽尚書這是何意?”
“回陛下,今晨太子特意吩咐了,要把謝編修以及謝司戶攔在宮門處,若不是臣趕着去了宮門處。”
說到這裡,嶽安還特地去看了一眼太子,随後接着說到。
“想必此時,陛下還看不到我們幾人,出現在這勤政殿内。”
聽到嶽安這話,太子剛想反駁嶽安,誰料承文帝突然開口了。
“太子,可有此事?”
面對承文帝的詢問,太子不敢說謊,于是乎,他隻能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到:“是,不過……”
沒等太子把話說完,承文帝便打斷了他。
“好了,此事朕就不予追究了,朝會開始了,各位大臣還是好好站在自己該站的位置,朕還有要事要宣布。”
聽到承文帝這話,衆人明白,這是輕輕把這件事情揭過去的意思。
雖然謝新滢以及謝新宜,都對承文帝如此的做法感到不滿。
可是仔細想想,人家畢竟是親的一家人,也便算了。
但謝新滢想算了,太子卻未必這麼想。
經過了今天這麼一遭,太子是真的把謝新滢幾人給記住了。
不過太子想着,今日承文帝就要重新把監國之權還給他,他便先放過今日這幾日。
等過幾天,呵呵!
勤政殿内,太子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如此想到。
随着此事的落幕,承文帝則是直接讓人宣布了他早就拟好的诏書。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春闱舞弊一案,昌平侯世子權書言洩露考題,負全責,着令其削爵降職,貶為從七品順天府司法參軍,其餘一幹人等,按律處罰!”
“本次春闱,擇吉日重考,具體時間交由翰林院商議,新的主考仍為翰林院編修謝新宜,副主考則由刑部尚書嶽安擔任,欽此。”
待到诏書讀完,承文帝親口問道。
“衆卿家若是沒有異議,那就退朝吧!”
聽聞此話,在場之人自然是毫無意義,正當承文帝打算離開之時,太子卻是站了出來。
“陛下,您是不是還有事情忘了宣布?”
看着太子如此期待的眼神,承文帝故作疑惑道。
“沒有啊,該說的我都已經說過了,至于不該說的,太子,你還是仔細想想吧!”
說完這話,承文帝便笑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随後飄飄然的走了,徒留太子一人在原地發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