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一開始就提過找蔡澤的建議,但那時的何掌櫃對薛時音設計的小品充滿信心,特别是在看完彩排之後,覺得沒有失手的可能,故而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然而呂子瑞應變和自保的能力讓何掌櫃不得不佩服,找蔡澤一事,不得不提上日程。
“石公子,您看這聯系蔡大人的事情……”何掌櫃搓着雙手,谄媚地笑着。
薛時音隻是看着窗外,莫名想到了自己穿越前,為了阻止客戶受騙,苦口婆心地勸說客戶不要轉賬給騙子,還反遭一頓罵的事情,無奈歎了口氣:“何掌櫃,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尊重百姓們被騙的權利呢?”
“啊?”薛時音突然來那麼一句,讓何掌櫃有些聽不太懂,但他能感覺到,薛時音有些疲憊,似乎不想再管百姓買藥丸的事情,這讓他不禁有些着急,“石公子,這可不行啊,那些銀兩都是百姓們省吃儉用存下來的,您當真忍心,看到他們受騙嗎?”
“我倒也不是這個意思。”薛時音回過神,才意識到自己居然把上班時的牢騷話給說了出來,趕忙辯解,“我若是忍心,就不會來你這邊了。”
聽到這裡,何掌櫃的臉上再次浮現出笑容:“那您看蔡大人這邊……”
薛時音看了何掌櫃一眼,微微皺眉,心想着,自己更多是因為看不慣百姓被騙,呂家發達,為薛家打抱不平而已。幫回春堂不過是順帶,還是看在有利益可以争取的份上,才又是給建議,又是排小品的,這何掌櫃怎麼就那麼厚臉皮,什麼都讓自己上呢。
想到這些,薛時音感到有些無趣,淡淡說道:“蔡大人曾來過括雲銀行幾次,當時發生什麼事情,何掌櫃應當知道的吧?”
話裡的拒絕之意,何掌櫃聽得真切,他也知道,薛時音沒有義務幫自己那麼多,便端正了自己的位置,主動探讨自己該如何面見蔡澤的問題。
括雲城因為呂氏錢莊售賣藥丸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呂家大本營所在的臨山城也沒有閑着。
未做任何提前的通知,刑部派了李大人來臨山城調查薛家被呂家吞并一事,主打的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臨山城縣令朱承遠急忙迎接,并安排了酒席招待,可李大人并不買賬,一進縣衙,便要了卷宗,仔細翻閱起來。
“朱大人,薛家欠呂家萬兩黃金的案子,是你一手經辦的?”
“是……”
“聽說整個案子判完,連一個時辰都不用?”
“回大人,下官認為此案人證物證俱在,沒有深究之理……”
“沒有深究之理?薛家既然鳴冤,那其中應有隐情,你所謂的物證不過是借條一張,人證更是與薛家有矛盾的呂子瑞,他說的話,怎能全信?”
“可是薛老爺和他的夫人,都承認借條上的字是他們親自所寫,有白字黑字為證,下官這才認為,薛家鳴冤,隻是為了不還錢所做的垂死掙紮罷了……”在案件的審判流程上,朱承遠知道自己做的并沒有什麼疏漏,隻是做賊心虛,面對李大人,他始終不敢直視一眼。
這些表面上的證據,李大人在來臨山城之前,早已知曉。
他并沒有順着朱承遠的話說,反問道:“薛家一向經營穩重,他們問呂家借那麼多黃金,是要做什麼?那麼多黃金若是從呂家借了,那是花在了何處?縱使薛家想借,呂家是說借就借?萬兩黃金,呂家可真借的出手啊?”
朱承遠身上冷汗直冒,這幾個問題,薛老爺也曾提過,但被他以與案件無關為由,拒絕回答,強行判了借條有效。此時刑部來問,他不可能再做拒絕,好在師爺當時并未把這幾個問題記錄在卷宗當中,朱承遠便以自己思考不周作為解釋。
“思考不周?你這一句思考不周,可是害的薛家家破人亡!”李大人怒地把卷宗拍在了桌子上,隻是他也拿不出确切的證據,證明薛家無辜,這讓他感到心有不甘。
找出薛家欠錢的真相,正是江萬洵回宮之後,私下交代給李大人的任務。
江萬洵和小雨雖回了宮,但對括雲城的情況還是有着不少的關心。每過幾天,就會有人傳回括雲城的消息,尤其是關于括雲銀行的。
在得知括雲銀行與回春堂合作,旨在減少括雲城中百姓們的受騙,其中薛時音東奔西走,忙裡忙外,還排練了新的小品,讓百姓們明白藥丸的實際價值及自己被騙的可能,江萬洵心中無不欽佩。
這日,在小雨收到關于薛時音的最新消息後,他急忙同江萬洵說道:“殿下,石公子和何掌櫃的膽子也太大了,他們怎麼可以讓服用中藥的百姓冒充服用藥丸的呢,還讓他們混入人群裡煽動百姓找呂氏錢莊讨要說法,這可真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行為。”
本以為江萬洵也會指責這樣的行為,沒想到他卻一反往常,展現出了支持的态度:“若是能以此讓百姓們不再受騙,使點手段,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