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現在兩位當事人皆已故去,李大人一時間無從下手,他便裝作看不出借條問題,先将呂子瑞穩住,并以需要仔細分析為由,将借條帶走,以免呂子瑞狗急跳牆,毀屍滅迹。
為避免節外生枝,李大人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括雲城,找到了括雲銀行。
崔茂他們都曾經是薛家的夥計,李大人也是出發前從江萬洵那得知的。既然沒有機會從薛老爺和薛夫人那尋得真相,那找這幾個夥計聊聊,也不失是個選擇。
将自己的來意告訴崔茂他們後,李大人得到了熱烈的招待。薛時音得知李大人來回奔波,幾乎沒有好好休息,便安排了他入住括雲客棧,直言身體比查案更重要,讓李大人欣慰不已。
到了括雲客棧,李大人一眼就看到守在櫃台這的齊掌櫃。因為江萬洵的關系,兩人本就在宮中有過不少接觸。熟人相見,李大人放下了戒備,送走了帶他來此的林白之後,倒頭就睡。
經過兩個時辰的休息,李大人感覺恢複了精神,此時薛時音她們尚未回到客棧,他便找齊掌櫃叙舊起來。
臨近晚飯時間,看着用餐的賓客絡繹不絕,李大人感慨道:“沒想到殿下竟然盤下了這樣一個客棧,看這生意還挺不錯,他這一趟出宮,可真收獲不少。”
齊掌櫃歎口氣道:“殿下願意體驗民間疾苦,實乃百姓的福氣,隻可惜見效甚微,這幾個月裡給國庫補充的銀兩數量被大皇子甩在了身後。”
李大人道:“然而比賽尚未結束,誰勝誰敗,還說不好呢。”
齊掌櫃可沒有李大人那麼樂觀,他又歎了一聲:“若是皇上選擇從長遠來看,殿下尚有勝算,可若是着眼于眼下,殿下如何能趕超大皇子呢?”
李大人笑了笑:“皇上的想法,我們無從得知,但就眼前來說,大皇子并不見得會比殿下做得更好。”
齊掌櫃瞬間來了興緻:“哦?李大人如此有信心,是與來括雲城辦的事情有關嗎?”
江萬洵曾給過李大人幾個信得過的人的名單,齊掌櫃便是其中一個,因而在齊掌櫃問出這個問題後,李大人很自然的把自己出宮的目的簡單說了一遍。
與虞美人的想法一樣,齊掌櫃聽完李大人力争為薛家平反之後,也想到了此事對括雲銀行未來的影響。
齊掌櫃熱不住誇道:“若能讓呂家把從薛家搜刮來的銀兩都還回來,呂家遭到重創,薛家有機會重新崛起不說,括雲銀行在城中也再無對手。殿下這一石三鳥之計,可真的厲害。”
“看得出來,你和殿下對括雲銀行的評價都很高,他們真的那麼厲害?而且聽說殿下在回宮前,在銀行裡鬧了些不愉快,這石公子和那些夥計們,怎麼就好意思繼續住在殿下經營的括雲客棧裡呢?”李大人說歸說,心中的疑惑卻是不少。
“石公子提前預付了一個月的房費,欠不了殿下一點人情,如此想想,也是挺有骨氣。”說到這裡,齊掌櫃也是由衷的佩服。
本就對薛時音她們有些好感的李大人徹底認可了薛時音和銀行的一衆夥計,在客房等到他們來客棧用餐完畢,便主動找他們還原當年薛家的真相。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向崔茂和張才易他們求證薛家老爺和薛夫人平日的簽名習慣,得到不清楚的回答後,李大人愣在了那裡,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着實拿呂家沒有任何辦法。
面對僵局,薛時音權衡再三,開口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之前從薛家贖身離開的幾個老夥計,我總覺得,這個借條,是從他們手裡的贖單那裁剪的。”
李大人兩眼一亮,好奇道:“如果我記得沒錯,石公子并非是薛家的夥計吧?敢問是如何知道這個可能的呢?”
“啊,我隻是想到之前聽崔叔說,薛老爺在遣散他們的時候,有提到什麼之前待誰如何如何好,沒想到竟恩将仇報之類的話,想必那些人指的就是老夥計,而薛老爺給他們的贖單,因為都有簽薛夫人的名字,故而樣式大了一些,不想給了别人可乘之機。是這樣吧,崔叔?”原主無意間聽到的話,成功被薛時音想起,并順利成為案件的突破口。
崔茂見薛時音不停地向自己眨眼睛,他立刻配合着說道:“不錯不錯,是這樣的,我曾經和小石有提過,你看我這年紀大了,要是不提醒我,我都想不起來,險些誤了大事。”
随後,薛家幾個夥計紛紛開始回憶,把贖身離去的人的信息補充完整。李大人得到如此重要的線索,再也顧不上休息,根據他的判斷,一戶一戶找了過去。
李大人走後,崔茂環顧四周,确認無人可以聽到他們談話,好奇問道:“所以小姐剛才說的,都是真的?”
薛時音點了點頭道:“這句話是爹娘從官府回來後,我途徑他倆的主卧時聽到的,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并沒有在意,現在想來,應當是他們當時就看出借條的問題,但知道無法挽回結局,選擇了獨自承受了。”
薛時音說完,圍坐在一起的衆人一陣沉默,心情好不沉重。
這些人裡,唯有薛時音并非真正的薛家人,她雖為原主打抱不平,但在感情上始終差了一分,便率先走了出來,替崔茂他們打氣:“現在李大人有了線索,前去搜證,我們要相信,邪不勝正,薛家定能拿回屬于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