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自己這樣有失儀态,讪讪站起來,趕緊挨到母親身邊。
史苗和賈姝等人正在品評剛剛廚藝上做面點考生帶來的糕點作品。
史苗問賈敏:“怎麼了?”
賈敏指着當中一個穿着綠襖粉裙子姑娘:“母親你看她的手,若經常雕刻,怎麼會有這麼白嫩的手?”
這姑娘瞧着也就十六七,是當中最年輕的。
史苗把賈敏按在凳子上:“乖乖,稍安勿躁。”
外面雕刻組的考官已經在布置任務:“太太也有幾塊石頭,還請諸位先打個線稿……”
有沒有真才實學,一試便知。
果然,賈敏發現蹊跷的粉裙姑娘,一到真槍實幹就露了餡兒,考官依着史苗的培訓,并不多話,默默打分。
木工組的考核也差不多,榮國府預備了木料和刻刀。
命題考核:“請做個魯班鎖。”
繡娘針線考生人數最多,考核也最快,榮國府不缺針線上的人,一看你繡品花樣,針腳,再讓在繡架上繡幾針,縫補針線和針法,懂行的人一看就能估量出水平。
參加初試者結束考試以後,成績并不是當場就出來,依着榮國府的章程,會在十日後放榜。
考試結果考官的打分隻能做參考,最後還是要由太太和幾個姑娘定奪。
幾個姑娘倒是新鮮,一會兒看看木雕組,一會兒又在一起讨論繡品,還有品嘗廚藝組的菜色,考生都走了,天色擦黑,史苗催她們去吃飯,姐妹四個才作罷。
一路走着,還商量三日内必定要把進入複試的人都定下來。
賈姝又擔心,要是後面還有更優秀的人,不知道消息錯過了初試,又該如何……
史苗前面走着,聽姑娘們叽叽喳喳說話,臉上挂着笑。
忽然從前面轉角的假山後面竄出一個人,噗通一聲跪下。
“太太……姑娘,給太太請安,給姑娘請安。”
史苗被吓了一跳,但還是耐着性子:“起來吧,别跪來跪去的。”
幾個媳婦連忙打着燈籠跟過來。
是王大丫。
一個媳婦小聲責備:“規矩白教你了,别驚着太太和姑娘。”
太太不喜歡大吼大叫罵人,她們現下也不敢破口大罵。
王大丫又磕了兩個頭:“小的知罪,小的隻是……”
史苗這幾日也沒問關于王大丫的事,榮國府上下都在忙考核,估計沒空把她送回去。
史苗耐心問她:“你有什麼話,慢慢說。”
王大丫支起身子,眼裡滿是懇求:“太太,小的也會木工,小的和父親學的,還會竹編,聽說太太在找這樣的人。”
後面有個媳婦發出一聲嗤笑。
史苗聽不出來是誰,但大概能猜出另那些人的心思。指不定怎麼嘲笑這小丫頭呢!
等她們幾個一去,王大丫肯定少不了要被冷嘲熱諷。
自己爬不上,也不許旁人爬上去,見不得别人一點好。
史苗做主:“給她工具和材料,讓先做樣東西,我們瞧瞧成不成。”
王大丫隻顧着嘭嘭磕頭:“多謝太太。”
史苗又強調了一遍:“不可為難她。”
說完,就帶着幾個姑娘走了。
王大丫等人都走遠,還跪着不起來。
一個老嬷嬷過來拉她:“也就是遇到我們太太這樣良善人,旁人家有你好看的。”
不過太太發話不可為難,旁人頂多給幾個白眼,木料和工具一樣沒少。
王大丫又去竈間讨了幾根木柴和管園子的人讨來一些枯樹枝。
跟她一處住的老嬷嬷好奇:“你要做什麼?”
王大丫想想,決定做一個自己最熟悉的東西:“我……做個磨坊。”
老嬷嬷見她做的東西不稀奇,便沒去管她。
考過第一場,馬上就是第二場。
史苗監督過一回,後面就放手讓幾個孩子裡年紀最大的賈姝主要負責。
賈姝這天都不見人,也沒和她們一起吃飯,史苗帶着賈敏走來松濤院消食。
賈姝坐在主位上,有模有樣的安排工作:
“明天是‘德、智、美’場。須要更加仔細,不能叫人看輕了我們府上。”
見史苗進來,賈姝連忙起身讓座。
“母親,四妹妹。”
賈敏紮着揪揪頭,笑嘻嘻過去拉住賈姝的手:“剛剛母親還說,大姐姐辦事越來越妥當,叫我多和大姐姐學。”
這小丫頭嘴甜的,賈姝很受用。
史苗看了一下賈姝預備的陳設和茶具、紙筆,果然是跟着原主學來的,非常妥當。
賈姝考量得很到位,這一場來的肯定多是讀書人。
史苗點頭:“安排得很好。”
第二場考試,榮國府的下人們已經很熟悉流程了。
史苗看見來人裡有幾個衣着清苦的,連忙把賴嬷嬷傳進來。
史苗道:“我見當中有衣着樸素的,咱們家的人,莫要犯以貌取人的錯處!”
賴嬷嬷還挂着她主考官的牌子,神情肅穆,比史苗她們還較真。
點頭:“太太放心,昨個大姑娘就提點過,老奴再去叮囑一回。”
史苗看着今日考試的名冊。
“林玉娘?”
因為林黛玉的緣故,史苗對姓林又帶玉字的名字格外敏感。
“是。”
那人上前一步,史苗一看,這姑娘是當中最年輕一個,體态纖瘦,風流袅娜。
她穿着淺綠長褙子,一條白绫繡花草裙,腰上系着如意縧,十分清爽恬淡。
林玉娘報的乃是‘德、智’兩項。
史苗笑問:“不知玉娘讀了什麼書?”
林玉娘對自己的學識極為自信。
笑答道:“回夫人,我自小由母親教養,通讀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