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卻不是因為丹比上築基,大大出了一把風頭。
鬧心歸鬧心,但她沒那麼矯情。
她想忘了這件事情,隻是因為她自己覺得有些尴尬。因為她築基的時候,可是在衆目睽睽之下直接躺倒在了地上。除卻看上去狼狽外,還有些嘩衆取寵、故意博人矚目的嫌疑。
可另一邊,到了築基以後,名聲響些,雖然會引來些不必要的注目,但暗處的好處也少不了。
外門出身的築基修士能分到哪裡全憑運氣,當然,有條件的修士在這時候也少不了些人情運作。
沐寒身份上有個丹器長老兜底,她也沒有想往門派高層走的心思,丹器長老已經足夠了,不必求人,但除了身份以外,修煉住所還是要看人臉色安排的。
她平時不起眼,就沒誰會對她的名字有印象,辦事的時候看見了也不會想仔細看看資料多了解些什麼,畢竟宗務殿是實打實地忙。
所以結果也就是普普通通地安排一下。
出了這個風頭後,宗務殿的人知道她有潛力,哪怕沐寒不知道找誰打點,他們也不會把事情辦得難看。
江海平算是第一個來道賀的朋友,但不是第一個來道賀的人。
宗務殿的執事弟子比他更早上門。
專程來問這位新晉師叔對住處有沒有什麼大概的意向。
當然,來的這位弟子最後被沐寒“屬性五行皆可,靈力環境不太差就好,隻是想找個小峰獨自居住”的要求給打懵了。
這要求太容易達到了。除了“獨自居住”這四個字需要囑咐宗務殿之外,剩下的都和沒提一樣,因為這位新師叔,着重強調了隻要能一個人住就可以,其他地方都可以差些,看得出來是真這麼想的,不是說場面話。
這種獨來獨往的築基修士其實不算少,尤其以陣法院和造物殿的挂職長老為衆,但他來的時候知道這位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修士,年輕人愛熱鬧的多,他根本沒覺得這個年紀就築基的人和那些人是一個路數的。
說這話時,沐寒是考慮到,好點的地方恐怕都有不少人住,她想獨自住那就是哪裡地方合适就住在哪裡,其他的,她不挑。
築基以後,沐寒的事情仿佛全都順了,住處去向都不是什麼問題。
但她覺得不是自己的運氣好了。
她的黴運可能全放在一件事情上了。
她回不了家了。
劍派開始限制門下的築基修士離開蓬煌中心。
要離開不是不行,但得聽宗門安排。
沐寒在宗務殿聽了個頭昏腦脹。
沐寒揣着重重心事回到小樓裡,問過伯賞,知道周圍沒人打探她行動後,她就直接進了神秀塔。
她之前很想把葉英芝送來的那棵小樹苗收到神秀塔裡去,可又怕萬一哪天葉英芝心血來潮要看看這小樹長得怎麼樣——雖然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她拿不出來。
最後,她把樹苗連盆端進神秀塔了。
“先這麼放兩年,真的急需再移栽。我還沒試過在靈田裡種樹,有些怕樹種種不活——不然可以再種一些苗出來。”
築基後,塔裡禁制又解開了一些,三四層都打開了,沐寒進去看,發現三層是七間陣法密室,四層除了幾間放了少量高階丹藥的屋子外,隻有一簇火。
三層的陣法密室同時也是陣法推演室,想戰鬥還是想鑽研裡面的陣法,都可以,密室分了境界,高境界的密室沐寒也能進去,但是裡面隻有困陣和迷陣,殺陣是不會啟動的。
值得感歎的是,雖然每次進去時觸發的陣法都不一樣,但密室顯然始終是那幾間密室——所以建造這幾個房間的人,是在同一個地方布了不知道多少個同等階的陣。
雖然沐寒看不見全部陣紋的具體繪制情況,但可以想象到,這裡絕對是大片大片密密麻麻的陣紋鋪設在一起。
兩三個也就罷了,沐寒來來回回地進出築基期的那間密室,十幾次沒碰見過相同的,能确定的就是裡面至少有上百個不同陣法;大量用處、屬性都不相同的陣法套在一起,陣紋疊着陣紋,還能各自正常運行,這手段着實令人拜服。
“化神期以下的五間密室,現在都是四師兄的手筆了。他把緻元道君設好的陣法改成了現在的樣子。後來緻元道君覺得這樣很好,就把化神期的兩間推演室也改成了這樣。”
見沐寒對此頗為驚訝、贊歎,伯賞介紹了一下七間密室的來曆。
四層的火,把它扔在那裡不管它的時候,看着很有“風燭殘年”的那個風燭的架勢,但額外加些靈氣就會燒得非常旺。
它能燒去煉器材料的雜質,也能把靈藥燒灼到隻剩下靈藥精華。
隻不過燒靈藥時需要人小心看着,礦錠奇石扔在那裡多燒一會兒沒什麼,換成藥材或者木材,多燒一會兒,所謂的靈藥精華就被燒得什麼都不剩了。
靈田的禁制也又打開了一部分,沐寒真想種樹的話,都能栽一片樹林出來。
隻是沐寒前頭在種樹上吃過一點小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