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護道樓不是單獨的一棟樓的名字,而是劍派修築在門派駐地邊緣的一類建築統稱。
它們外觀看上去與尋常四五層樓閣相仿,實際卻可視作高階洞府法器——更準确的分類稱呼,其實應當是九階戰争建築,兼具防守、反擊的功能。
與沐寒曾經乘坐過幾次的金丹級洞府法器一樣,有足夠的靈氣供應,護道樓也可以由築基修士催動并發出十成的實力。
這護道樓的作用可類比凡人駐軍地的箭塔,但其在修士戰争中展現出的防護功能與牢固程度,卻不是凡人戰争中那動辄便被擊破的箭塔所能比拟的。
同時,它們也是劍派護宗大陣的外層組成部分,一座護道樓便是一方陣眼。
劍派橫逾三千裡,縱約二千裡,邊境線超過萬裡,這樣的護道樓,劍派在最外層鋪了足足一百三十餘座。
護道樓屬于九階,往上還有十二階的千層塔和天誅壘,隻不過十二階的建築數目就比較少了,兩種加起來也隻有十一座。
巫昏山護道樓,就是劍派邊界上一百多座護道樓中的一座。
吳長老之前說過,第二年四月之前都可以去護道樓找他,但沐寒欣喜過後也有些遲疑,不大敢去叨擾。
直到年底快要到了,沐寒才往巫昏山走了一回,而這一回情況卻是五行的單系劍意她基本都已掌握,拿不定自己是該繼續緻力于研究單系劍意,還是該先将五行揉成一體。
彼時,她一開始的目标,那種“讓近處的一切動向都陷于沉寂”的劍意,似乎離她隻剩下一張紙的隔膜。
接下來是感悟單系、融合,還是直接回到似乎能通向一開始的目标的方向上,沐寒心中十分不确定。
這才有了她去巫昏山的第一趟。
後面的第二年三月,她又去了第二趟。
這一回,離吳長老一開始提到的“明年四月”,就沒差幾天了。
這一次,沐寒卻是為了陰系劍意過來的。
五行、三奇,八種單系的本源劍意,如今她已是都掌握了,雖說具體能運用出來的水平有差,但以時下的目光來看,說掌握并不托大。
到這個時候,她築基還沒滿四年,年紀也不過剛過二十六歲。
這是一個驚人的領悟速度。
但沐寒想的卻是,蒼歌說的果真是對的,劍意的多少和年紀并沒有什麼絕對的聯系。
沐寒自覺在别人的引導下掌握,和自己領悟是有分别的;她能有這樣的速度,無非是吳長老啟發得好。
悟通又是更高一重的境界了。
這個境界需要的,更多的是自己生出的感悟,而非受别人引導就有可能獲得的領悟;到了這個階段,進境就不是外力能影響的了。
她因此并不覺得自己這學習速度有多快。
于是,當她說明來意以後,在吳長老對面坐下的時候,兩個人心情都很是平常。
巫昏山護道樓這裡,依舊是隻有吳長老一人。
沐寒不知道這種情況算正常還是算不正常。
她隻覺得,此處若是沒有其他人,那吳長老點在室内的靈香,聞着不怎麼正常。
靈香氣息很淡,不仔細留意便很容易将它忽略過去;沐寒是丹師,修真界中香料和丹藥多有重合的地方,所以對此更加敏銳一些。
她這是頭一回進到護道樓裡面。
幾乎是一進來,她便發覺,這裡點了一種平心靜氣的高階安神香。
吳長老這樣的人……還用得着點這種香嗎?
大概隻是為了好聞?
味道确實清淡又優雅。
與吳長老其人極是相稱。
上回她來這邊的時候,正趕上吳長老在外面巡視,這一回,她到的時候,吳長老卻是坐在屋裡寫什麼,或者抄寫什麼東西。
他示意沐寒先進來等一會兒;待他把手上幾頁紙寫完,才帶沐寒去了護道樓二層的演武場。
吳長老照常是抽劍與她對演了一番,前半段是考校八系劍意的掌握,後半段就是他在演練陰系的劍意了。
給沐寒演練陰系劍意的後半段,他又用回了基礎劍法。
帶上陰之劍意的基礎劍法,本來平淡的一招一式,無一例外地染上了一絲詭谲而凄異的涼意,于平凡而不起眼間,默默向外散射着一股能勾起人恐懼的幽冷。
沐寒感覺,吳長老的陰之劍意,比他的冰之劍意,寒意更甚。
吳長老上一次為她演練的冰之劍意,是一種幹脆利落的冷,一種決絕的鋒利。
對手之所以恐懼,懼怕的是那劍意的鋒利,懼怕的是受傷。
而這陰之劍意,陰柔纏綿,波屬雲委,卻又不拖泥帶水;其恐懼來源于一種變幻莫測造就的未知,也來源于人自身對死亡的恐懼。
不是對于被殺的恐懼。
是對死亡的恐懼。
總有人說,無論鬼修人修,陰靈根修士是陽世的鬼魂,是活着的死人。
這種說法,大抵正是出于陰系靈力、陰系道意的這一特征。
“宗門萬法殿内,陰系的劍訣也有,不過暫時并不适宜你修煉。”這是一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