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火柴,江餘終于不用再吃冷芋頭了。中午江餘用大米煮了米粥,把冷掉的芋頭剝了皮切成塊,放到煮開的粥裡焖着,變成芋頭粥,最後加點鹽調味,味道合适就可以盛出來吃了。
吃過午飯,時間還早,江餘照例回房間午休一會兒,吃不好總得睡好,不然上工都沒力氣了。
下午去上工的路上,江餘遇到了三嬸吳桂花,她叫住江餘,“江餘,我聽人說你上午沒去上工?你家裡本來就沒糧食了,還不去上工,就更加沒糧食了。”
江餘:“家裡沒火柴了,我跟二叔公請了半天假,上午去縣城買火柴去了。”
“哎呦!就為了買盒火柴就請假,你随便叫個人幫你捎帶一下不就行了嗎,請假可是要扣工分的!你這孩子真不會過日子。”
吳桂花還想數落江餘幾句,見江餘一點反應都沒有,她感覺自己有種一拳頭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江餘一直都是這樣,你說她就聽,也不反駁,過後她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一點都不受别人影響。
吳桂花實在是拿這個侄女沒辦法,快到地裡了,吳桂花問:“你家裡還有糧食吧?。你家要是沒糧食了,可得說啊,可别像上次那樣,餓暈過去,鬧得整個大隊的人都知道了,讓咱們江家成了整個大隊的笑話。三嬸家也困難,衛國和玲玲半夜餓得睡不着還要起來喝涼水充饑,你要是斷糧了,我們再勒緊褲腰帶還是能省出幾口糧食的。”
吳桂花都這麼說了,江餘就算真的沒糧食了,也不好意思開口向三嬸家借糧,更何況她家裡還有糧食,“三嬸不用擔心,我家裡還有吃的,之前上山挖到了一些芋頭,還能撐一段時間。”
吳桂花松了一口氣,“你家還有吃的我就放心了,你好好上工,我走了。”
兩人不在一個地方幹活,到了地裡就分開各走各的,江餘看見遠處的張秀英和吳桂花走到一起,兩人說了幾句話,還看了江餘的方向一眼,大概是吳桂花告訴張秀英,江餘家還有吃的,不需要向他們兩家借糧食。
很快就到了端午節,最近江餘都沒抽獎,上次抽獎還是抽到布料那一次,為的是把攢的工分都留着端午節抽獎,因為節假日抽獎有特殊物品掉落,把抽獎次數留到端午節用比較劃算。
端午節當天,江餘起床之後,先壓水洗漱,今天要抽獎,不得把臉洗幹淨一點嘛。
做早飯的事先不着急,先抽獎再說,打開抽獎界面,江餘臉色鄭重地點擊抽獎按鈕,她有點緊張也有點期待,心中不斷猜測特殊物品是什麼。
“恭喜獲得端午節大禮包一個!”
“恭喜獲得太陽能手電筒一個!”
江餘面前出現了一個麻袋和一個手電筒,她先拿起手電筒,這手電筒和大隊長家的那個一模一樣,很具有時代特色,手電筒上面還貼着一張說明書,江餘拿起說明書,上面寫着“太陽能手電筒說明書”這幾個字。
這手電筒的外觀和供銷社賣的沒有什麼區别,居然是可以太陽能充電的,還挺貼心的,省得她還要去買電池替換。
把手電筒放在一邊,江餘去看地上的端午節大禮包,這個大禮包包裝得挺樸素的,直接用麻袋裝了。打開麻袋,裡面有十個粽子,一個粽子得半斤重,十斤大米和一桶五斤裝的花生油,這個端午節大禮包真實在,都是吃的。
家裡的存糧又增加了,省着點吃,至少一個月内不需要擔心餓死的問題。
特别是那十個粽子,每個粽子的分量都很足,光是吃粽子就可以撐好多天了。
還有那五斤花生油,油在這個年代也是很珍貴的,城裡每人每月也就供應二兩油,鄉下就更少了,一般人家炒菜時也就放一滴油意思一下,有的人比較節儉,就拿一塊幹淨的紗布用油浸透,炒菜的時候拿紗布在鍋裡擦一圈,就算是放過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