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五年,盛京,陽春三月。
五更時分,天方破曉,朱雀大街兩側就擠滿了人。
走街串巷的商販,穿着寬袖的讀書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牙牙學語的孩童,烏泱泱擠做一團。
最外層站着盔甲森冷的禦林軍防衛。
今日天氣甚好,當一縷金光從雲層裡灑出,厚重的城門轟然打開。
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往日繁華的盛京城裡,屋檐門欄上都渡上一層金邊。
城牆外傳來一聲混厚的男聲:“恭迎公主回京!”
禦林軍震聲重複三遍:“恭迎公主回京!”
聲音響徹整個盛京城,幾欲傳到那巍巍峨峨的皇宮中。
從城門處緩步走進儀仗隊,打頭的便是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蘇羨小将軍,此次同西蒼國決戰,蘇家軍功不可沒,皇上更是親派蘇小将軍接回公主。
蘇羨領着隊伍護衛在前,後面是統一宮裝的宮女,舉着儀仗,行走間衣帶當風,步履沉穩。
銮駕緩緩駛過城門,金光灑在轎頂,金絲銀線泛着粼粼的光,轎面繡着展翅欲飛的鳳凰,仿佛要活過來一樣。
說不出的雍容華貴。
慕青心跳如雷,往日的沉穩淡定派不上半分用場了,她悄悄掀開簾子的一角。
好在外面烏泱泱跪着百姓和士兵,也沒人敢擡頭。
她仔細打量着目之所及的角角落落,一磚一瓦。
物換星移,五年的時間,京城變了不少。
但這撲面而來的熟悉并不曾減弱半分。
一時間,慕青思潮翻滾,心緒紊亂,心頭愈發酸澀疼痛,眼淚幾欲奪眶而出。
慕青慌忙放下簾子,端端正正坐好。
跪拜的人群中此起彼伏的響起“恭迎公主回京”。
等銮駕走遠了,百姓才站起身來,議論紛紛。
頭上系着一塊藍色巾子的大嬸說道:“不知道公主如今是何模樣了?”
“你還見過公主不成?”旁邊的屠戶笑諷着。
“怎麼沒見過!公主十四五歲的時候出行,我見過。”
“那眼睛又黑又亮,皮膚白,長得跟個小仙女一樣。”
……
“哎,那個和蘇小将軍并排的是誰呀?”
挎着菜籃子的年輕姑娘問,“長得可真俊。”
“你這小妮子,光瞅人家相貌了!”
還是藍色巾子的大嬸一副見識多的模樣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那是公主的侍衛長,當初公主出嫁時,也是他打前排,頭一個護送公主出城的。”
“當初公主出嫁的時候,一點也不比這排場差,侍衛宮女烏泱泱的看不見頭。”藍色巾子大嬸回憶道。
“唉!我瞧着,公主當初出嫁時帶走的人沒有幾個回來的。”
人群一時一片唏噓之聲。
儀仗穿過朱雀大街,将城門遠遠甩在身後,人群漸漸散了。
越走越靜,慕青甚至逐漸可以聽見宮女灑掃和太監說話的尖細嗓音。
轉瞬夷為一片安靜。
慕青心下稍安,看來已經進入皇宮。
隻是不知道皇兄會怎樣接待自己這個嫁出去又回來的妹妹?
隊伍大約走了小半個時辰,還在走,慕青開始不安。
如今應該快要到含元殿了,過了含元殿,再走,就是後宮了。
慕青的心也如轎子般慢悠悠晃蕩起來。
“落!”
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儀仗隊伍停住。
含元殿是正殿,今日朝中數得上的大臣都聚集于此。
轎外傳來波濤般聲音,大臣的參拜:“恭迎殿下”。
慕青飄搖的心安定下來。
此時日已漸正,含元殿聳立在高高的漢白玉台階上。
朝臣從階上排到階下,已經站了兩個時辰,群臣疲憊不堪,但無人敢妄動。
年輕的帝王也站在含元殿門前。
銮駕前的紗簾被掀開一角,遞出一隻素白修長的手,群臣跪地行禮。
紅色宮裝旖旎散落一地,公主儀容端莊,滿頭珠翠高貴華麗,不敢直視。
隻有扶着公主下銮駕的晏秋,感受到指尖那頭傳來的顫動。
慕青仰頭看着“含元殿”那三個鎏金的明晃晃大字。
紅裙旖旎散落拖行在身後,慕青步履沉穩,一步步走到白玉殿前的台階。
帝王自階上踏下,腳步匆匆,随侍的常公公幾要跟不上主子的步伐。
天子降階,群臣俯首。
絲絲縷縷彰顯着天子對唯一的同胞幼妹的寵愛。
慕青跪倒在錯落起伏的大周宮殿群中,映成絢爛的一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