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拔出蘿蔔帶出泥(2)
離開囸晁城,剛剛蹑虛起來,趙俜停就忍不住了,直接開口:
“玉瑤瑾,不用你買通鬼宗弟子,所用靈石,我們會如數奉還的!”
玉瑤瑾眈盻她一眼,便爽然答道:
“趙道友想多了,吾拿靈石去打點鬼宗弟子,那是貧道看在北關師姐的情分上才做的,跟你們沒有什麼關系!不需要你們還我靈石!按照貧道的意思,私通鬼宗的道門弟子,皆是有辱師門的道家叛徒。都應該清理門戶,就地正法!你們幾個能活着出來,全靠北關師姐仁德,其他的話,最好不要跟貧道說!”
“你…!”趙俜停在後面氣得幹瞪眼,卻沒轍!
玉瑤瑾說的是大實話,這三人就是不被鬼宗滅殺,也容易被道門清理掉。若是趙俜停有腦子的話,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掩蓋此事,或者說,有點腦子的話,也不會跟着譚淵去鬼宗犯傻了!
北關秋水是個明白人,知道這一切還沒完,急忙插言道:
“小師妹!玉仙官所言甚是,勾連鬼宗既是通敵的大罪。輕者逐出師門,重者最差也是廢去修為,逐出山門;再嚴重的,便是要命了!你們若想在青羊宮立足,最好不要背上這個罪名。你們還是趕緊考慮考慮,回去怎麼和師父們交代。譚淵的事情,我可以說是清理門戶,不提你們也在其中。但你們要和我統一口徑,哪怕有半點口風不同,被長老們審出蹊跷來,連我也保不住你們!”
這三人都是自小在青羊宮長大的,青羊宮是他們名副其實的家。就因為跟着大師兄走了一次鬼宗,就要被家長趕出家門,這讓三個年輕人如何受得了?
賴靈運是來時就不支持這個做法,是三人中立場最不堅定的那個。一聽說會被當成道家叛徒來處理,那就意味着:所有道家門派都不會收留他們。登時急得涕泗橫流,追悔莫及,當真有窮途之哭的樣子!
隻聽他聲淚俱下地言道:“我生是道家的人,死是道家的鬼!讓我離開道門、離開青羊宮,那還不如殺了我來得痛快!”
一句話,倒出了另外兩人的心聲。還有一點他沒說:被廢去修為,那和凡人有何區别?三人成仙不易,突然失去靈力,都有性命之憂。更何況,不修仙,沒有靈力支持身體,那就得吃飯!可他們靠什麼活下去?不是道家弟子,連化緣都做不到;而凡人的生計,他們一樣都不會…。
賴靈運的話猶如一針催化劑,沒讓北關秋水費太多口舌,瞬間便讓趙俜停和冼滁山選擇了妥協!
三個人和北關秋水商議後決定,将他們三個徹底排除在此事之外,一旦長老問起來,就是全然不知情;直到北關秋水将譚淵就地正法之後,才知道。這樣的安排,就不怕長老們的盤問了,是三個人覺得最輕松的過關方式。
玉瑤瑾見他們商量完畢,便将譚淵的那枚彄環交給北關秋水,由她拿去向青羊宮高層彙報。
北關秋水并不是一定要幫玉瑤瑾搞這個事,而是,她身為青羊宮的大師姐,責無旁貸。
譚淵去鬼宗,無論什麼理由,她都不會支持。哪怕不是她親手擊殺譚淵,在心底深處,也是想為青羊宮除拂的!
再次踏上歸途,誰也沒有說話,就是默然地蹑虛。直到進入青羊宮範圍,衆人才分道揚镳。
玉瑤瑾先行返回北關秋水的小院子,等待她述職歸來。反正也沒什麼事可做,她便檢查董天仁約指裡的琛冊。自打擊殺董天仁以來,這枚彄環她就沒怎麼看過,這次加上譚淵彄環裡的琛冊,若是再不查看一下,就顯得太多了。
玉瑤瑾先把這些琛冊粗略的看一遍,先分門别類,不重要的功法直接剔除;再把剩下的琛冊仔細查看,分不清或重要的功法重新收入彄環,這就隻剩下兩部典籍。
這兩部玉瑤瑾細看,發現,其中一部還真有點特别!
這部琛冊明顯是複制而來,全都是數千年前古老的篆字字體,而不是其他典籍裡面常見的繁體字。
最重要的,是這部琛冊的内容:通篇不到二百字,描繪的是一座島嶼。
這個很古怪啊!和功法無關,和道門曆史無關,古老的文字講述一個島?還沒有圖,沒有位置?
隻有語言的大概描述:東海中心,地方五百裡,離西岸七萬裡,喚做‘小方丈’,島上有什麼、有什麼…。
因為道家典籍裡面,記錄了三座仙島,分别是昆侖、方丈、蓬萊丘。而沖虛界的道家弟子給島起名字,便是參照這些來的,比照方丈,便隻叫它‘小方丈’。
這個記錄方式,就像看着一個傳說,一個幾千年前的傳說!這個島,很可能存在的時間更久遠。
可惜的是,這些琛冊都搞混了。玉瑤瑾無法确定,究竟是董天仁,還是譚淵保存了這個琛冊?為何要保存這虛無缥缈的島?
玉瑤瑾更為發愁的是,難不成,自己還得去海上确認一番?看看傳說是真的假的?有沒有這個島,和玉淨瓶有沒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