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規矩的内容,不難理解其中的意思。就是在鬼宗裡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都可用武力來解決,誰強誰有理嘛!
雖說它符合江湖人的性格,也符合江湖規矩,算是比較普遍的解決方式——不行就打壹架呗!?
可問題是,鬼宗這個規矩很奇葩!
它不是一戰定輸赢,也不是當事人的簡單對決。而是雙方各找十二個人做幫手,形成十三對十三的兩個陣營;采取單打獨鬥的方式,且生死不論,勝出七場的一方為有理!失敗一方必須服從結果,日後再無争議!
這個奇葩的設定,讓很多事情被擴大化了。
本沒有什麼相幹的人,也被牽扯進來做槍手、做殺手,再因為互有死傷,造成鬼宗内部結怨結仇,非常不利于團結,不利于鬼宗的内部穩定。
所以,許多鬼宗的宗主在執政時,都是明确禁止‘十三對決’。
‘十三對決’之所以被鬼宗遺忘了,不止是因為禁令的關系。還有重要的一點,便是因為它是解決重大争議的辦法,而不是解決個人之間的小恩怨,小糾紛。
就算鬼宗幾十萬的幫衆,想要發生夠分量的巨大紛争,那也不是經常能遇到的情況。至少,在池虛骞看來,鬼宗有接近一百年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而眼前的這出鬧劇,卻非常适合使用‘十三對決’這個古老的辦法!
在他的耐心解釋之下,衆人全都意識到這個辦法的适用性,完全符合當下的情況。
一方,是多達幾十人的舵主隊伍;另一方,是鬼宗嫡傳弟子雲集的長老會。雙方的龃龉、矛盾、小擦碰,那是由來已久,雙方都是互看不順眼。
可以說,池虛骞拿出這個‘十三對決’的辦法,立馬得到了雙方的共同響應。
舵主這邊以昶図為代表,張羅的最兇,最起勁!他直接嚷嚷着,當場就拉起了隊伍。當然了,他是郗辇的真兄弟,必須站出來力挺。
而長老會方面,則是受害人廖雪晴為主要代表,鐵了心的想要一雪前恥,要與郗辇再戰一次!
包括郗辇本人,也是贊成一戰。他為美女出頭這一次,已然和廖雪晴撕破了臉,索性扳不倒葫蘆灑不了油,要淦就淦個最大的!借着這個機會,硬怼整個長老會!
全場唯一不贊成此舉的,就是管玉蟾!
看着鬼宗在前線分崩離析,自毀長城,還有什麼比這更嚴重的事情?可就連他親自任命的宗主,都不和他在同一條路上,還能如何呢?
管玉蟾是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眼巴巴地看着雙方組織人手,互報上場陣容...。
郗辇和花不甜作為當事人,均在戰隊當中。而花不甜有心思一戰群雄,便執意修改對戰規則——
“吾花不甜流落江湖,戎馬數載,得鬼宗衆弟兄不棄,得香火姊妹們不棄,方能‘苟全性命于亂世’。得諸位同袍之厚愛,鼎力相助,幸甚至哉!”
“然,花某之事,須由花某自己做主。大戰在即,‘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又‘名無固宜,約之以命。’遂于戰前議定,興亡禍福,蒼天為證。”
“花某願首戰首發,得月較先!若無敗績,無需勞動諸位同仁。花某要單刀克敵,一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