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是最不分時候的,一年四季,隻要條件合适都可以養。
姜甯是行動派,才剛理清楚家裡目前的家産,中午用剩下的土豆做了個焖飯,在倆小孩的無限贊美裡,領着衛長昀去村裡買小雞崽。
小河村字面意思就是在一條河旁邊的村子,因為在十幾裡外的上遊還有個大河村,所以才叫小河村。
不算富裕,卻風光秀麗,大概是沒有經曆過工業的污染,連河溝裡的水都清澈得很。
“你知道在誰家可以買?”姜甯一個外村人,對村裡不熟,問這話很正常,“買了雞崽,我還想去再找一點毛辣果。”
衛長昀身上背了一個竹簍,沉默跟在姜甯身邊,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在聽姜甯說話。
姜甯也不在意,接着說:“然後再去挖點土豆。”
土豆一般是十月到十一月種,來年春天正好趕上第一波土豆成熟。在姜甯老家,大家都喜歡吃新土豆,個頭不大,跟雞蛋差不多,皮都不用削,洗幹淨就可以吃。
衛長昀一怔,終于主動問:“挖土豆做什麼?”
姜甯見他終于問自己,覺得有趣,故意賣關子道:“自然是……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說完他往前邁了兩步,走到了衛長昀前頭。
衛長昀看着姜甯的背影,心裡生出一絲疑惑。
他這位大嫂,怎麼好像不太一樣了?
今早王栓一家去找姜甯的事,早在村子裡傳開了,說什麼的都有。
不過最後他們一家灰溜溜地回來,又有楊二爺鄰居目睹,村裡大多數人自然偏向了姜甯。
人家一個新過門的哥兒,雖說是命不好,還克人,但也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丈夫死了,自是可憐的。
再看王栓家,村裡就沒幾戶沒被招惹過的。
“甯哥兒這是去做什麼?”
“你家二郎怎麼回來了?”
“喲,你們這是上哪去?到家裡坐坐?”
……
旁人可不是對姜甯熱情,話是沖着姜甯,眼睛都往衛長昀身上瞟,一個個笑眯眯的。
“你在村裡這麼受歡迎啊!”姜甯忍不住感慨,這都快趕上他們學校的校草了。
就那種成績還可以,運動天賦高,長得帥的。
衛長昀神色一僵,沒說話。
姜甯一眼看穿他的尴尬,拍拍他胳膊,“逗你的,就在這家買是吧。”
衛長昀點頭,“這是王三叔家,他家養雞。”
養殖戶啊。
那可有錢了,至少是個小康。
姜甯走上前,朝裡喊了聲,“三叔、三嬸,在家嗎?”
沒一會兒,敞着門的堂屋裡鑽出來一人,布衣挽發,也是個哥兒。
“甯哥兒?”
對方疑惑地問了句。
姜甯對這個世界多一個性别這事兒已經無比适應,雖然他沒懂哥兒除了能生、身量纖細一些外,跟男的有什麼區别。
哦,耳垂多了一顆小小的痣。
“我來買雞苗。”姜甯沒拐彎抹角,“家裡的雞鴨都沒了,想着開春暖和一點,好養活一點。”
王三嬸本姓宋,單名一個喬。
宋喬擦了擦手,走上前,“那進來吧,你自個來圈裡挑,正好有一窩是前幾天孵出來的,才十天。”
姜甯一聽,答應了聲,推開院門進去。
宋喬這才看到跟在姜甯後面的人,略有些驚訝,看看姜甯,又看看開口叫他的衛長昀。
這幾日并非旬假的日子,衛家二郎怎麼回家來了?
“三嬸,你這雞苗怎麼賣啊?”
宋喬收起疑惑,走到專門養雞苗的一排籠子邊上,“四文錢一隻。”
姜甯算過,一千文是一貫,兩文錢差不多是一塊。兩塊一隻小雞崽,倒也不算貴。
他正要說抓個十來隻,就聽得旁邊宋喬開了口。
“你家二郎,怎麼回來了?”
姜甯瞥眼站在幾步外的衛長昀,皺了皺鼻子,“小孩兒有想法了,犯軸呢。”
宋喬也不是小河村的人,跟王越是在鎮上趕集認識的,嫁過來好些年,生有兩個孩子。
大的正好跟衛長昀在一個私塾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