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附近停留的車輛越來越多的時候,蔣父蔣母和蔣東也回來了。
看蔣父蔣母臉色都不太好,蔣倩就沒有多問,山下的情況應該比之前還要糟糕了。
等回來從大家嘴裡知道可以網上申報物資,兩人的臉上才多了一點笑容。
“好好好,也算是有個盼頭了。”
蔣倩征求了家裡人的意見,也在網上填了申報表提交了上去。
至于什麼時候能送到?那就隻能等了。
有早早打完電話的人已經回了寺廟,把這個消息通知給了大家,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山上時不時地就有車下來,都是來聯網申報物資的。
等過了晚上十點,停留在山路上的車才都陸陸續續地回去了,隻剩下蔣家的大巴車。
蔣明辰早就已經困得打瞌睡了,蔣為民見狀,又往前開了開,找了個相對平坦的地方停了車,一家人就這麼在車上睡了。
雨停了,天空的烏雲不斷散去,月亮出現了。
接近圓滿的月亮在天空中播撒着光輝,皎潔的月光給不遠處的黑暗描摹出了并不太細緻的輪廓。
蔣倩躺在靠窗的墊子上,隔着窗戶看着外面的月亮,聽着不遠處傳來的水流聲,明明是再安靜不過的夏夜,她的心裡卻并不平靜。
但她不知道的是,距離他們不遠的寺廟裡,此刻也并不平靜。
李文慧抱着兒子,伸手探上孩子的頭,隻覺一片滾燙。
她本來看着孩子沒什麼精神,隻以為是困了,卻沒想到是發燒。
“阿源,你快起來,小寶發燒了!”
張源從前面的副駕駛上直起身子,揉了揉眼睛,“怎麼回事兒?”
“該不是傍晚的時候去外面跳了跳水坑,着涼了吧!”李文慧伸手在孩子身上又摸了摸,“都跟你說看着點兒他,現在這種情況,生病了怎麼辦?”
“别擔心,”張源推開車門,“這麼多個村子,總有村裡的醫生在的,我現在就去找人。”
“那你快去。”
孩子生病無小事,張源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把鄰村的醫生找了來,後面跟着的還有孩子的爺爺奶奶。
他們家隻開了這一輛車出來,車上的位置并不多,于是家裡的老兩口就去了廟裡打地鋪,把私密性相對較好的車子留給了一家三口。
本來老兩口都已經睡了,還是聽到兒子說話的聲音才知道小孫子生病了。
張父看着小孫子臉紅紅的樣子,擔心地問道,“這是怎麼了?”
村醫倒是很淡定,打着手電筒看了看孩子的狀況,寬解道,“沒事兒,應該就是着涼了,所以引起的發燒,最近天氣不好,廟裡很多大人都感冒咳嗽呢!”
李文慧聽了,卻依舊沒放下心。
“那醫生您看這怎麼辦才好?這得先讓他退熱吧?”
村醫沉默了一瞬,“本來打個針吃個藥都行,但現在這情況,我這兒也沒有藥,一會兒你們跟着我去問問,看看有沒有哪個村帶了退燒藥出來的。”
“謝謝,謝謝您。”李文慧連忙道謝。
張父和張源也道,“我跟您一塊兒去。”
張母留在了車上,幫着李文慧一塊兒照顧孩子。
廟裡,張父和張源跟村醫一起找到其他村的醫生,卻并沒有找到藥物。
“藥都在衛生所呢,我這裡也沒有啊。”
因為一直下大雨,又提前通知了要撤離,所以村醫們大多數都在家裡,撤離的時候自然也并沒有攜帶什麼藥品。
倒是旁邊聽說有孩子病了的好多人家,從自家車裡翻找出來一些退燒藥。
但村醫看了看,卻都搖了搖頭,“這是大人吃的,藥性太強烈,不适合小孩子。”
“那怎麼辦啊?”
聽到他們在這兒說話,知道有孩子生病,好多人都醒了。
“之前的物資包裡不是有藥?都不能用嗎?”
村醫搖了搖頭,“沒有,那些都是基礎藥物,沒有适合孩子的。”
有人小聲吐槽,“這物資都是誰準備的啊?記得送奶粉,卻不記得放點兒孩子的藥。”
但眼下沒有藥物,誰都沒有辦法。
張父和張源跑遍了寺廟上下,甚至敲了每一輛車子的車窗,卻都沒有找到适合孩子吃的退燒藥。
兩人站在寺廟門口,明明已經降溫了,額頭上卻出了不少汗。
廟裡沒有藥,出又出不去,這可怎麼辦才好?
張源抱頭蹲下,心裡後悔,“要是我下午多看着他一點兒,小寶說不定就不會發燒了。”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張父道,“與其後悔,不如好好想想解決的辦法。”
“沒有藥就不行了麼?以前的人沒有藥照樣活下來了!成人的藥雖然不合适,但也沒說就是完全不能吃,真到了那個時候……”
少吃一些應該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