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臣眉頭緊鎖,低聲讨論着這是否又是宮中的一場權謀暗流。
而另一些則堅稱二皇子不過是一次意外,歎息中透露出對命運的無奈。
還有一些人眼神閃爍,整個朝堂就像是一鍋沸水,各種聲音交織其中。
朝臣們的目光在甯蕭澤身上徘徊,對太子的辦事能力開始産生了質疑。
甯蕭澤站在朝堂之上,感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甚至還有隐藏着的一絲敵意。
雖然這個決定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
但目前可能失去的一些信任,讓他心裡五味雜陳。
朝堂的隊列裡,清晗靜靜地觀察着這一切。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但更多的是對甯蕭澤的支持與理解。
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
三皇子甯盛玉站了出來。打破了朝堂上的低語:“啟禀父皇,四公主即将遠赴邊境,兒臣心中頗為不舍,兒臣願親自護送,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中,三皇子甯盛玉站了出來,打破了朝堂上的低語:“啟禀父皇,四公主即将遠赴邊境,兒臣心中頗為不舍,兒臣願親自護送,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老皇帝的目光如冰刃般銳利。
面對甯盛玉的主動請纓并沒有表現出太多情緒,隻是靜靜地打量着他,淡淡地說:“你這樣做,是否已考慮清楚了後果?”
甯盛玉不容置疑地:“父皇,兒臣深知此行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風險。但作為兄長,保護妹妹是我的責任,我願意為她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
老皇帝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權衡着他的真實意圖:“你的決心可嘉,但此事關系重大,不容有失。”
屹邏桑羽也向甯盛玉行禮:“多謝三皇子,屹邏桑羽絕不會辜負四公主。”
甯盛玉微微一笑:“不用客氣,這是身為兄長該做的。”
甯蕭澤微微皺了皺眉頭,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在老皇帝的注視下,他最終選擇了沉默。
老皇帝的目光在甯盛玉和甯蕭澤之間徘徊,深深歎了一口氣,心中的憂慮卻無法消散。
當天晚上,老皇帝在書房召見了太子甯蕭澤。
甯蕭澤進入書房,向老皇帝行禮後坐在他的面前。
老皇帝看了看太子,語氣嚴肅地說道:“今天他主動請纓要去邊境,我雖然同意了,但心裡還是很不放心。”
甯蕭澤點了點頭,明白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父皇,我明白。我會密切關注他的行蹤,盡可能地遏制可能帶來的影響。”
“不過屹邏桑羽可能難以完全掌控。你務必時刻關注三皇子的動向。如果有什麼不妥之處,立刻處理。”老皇帝的眼中掠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盡心盡力,不會辜負父皇的信任。”甯蕭澤堅定有力回應着。
老皇帝點了點頭,兩人繼續商讨了一些事情,直到深夜甯蕭澤才離去。
四公主甯倚萱的出嫁成為了甯國關注的盛事。
城内外張燈結彩,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
百姓摩肩接踵,氣氛熱烈非凡。
屹邏桑羽騎在馬上,氣宇軒昂地走在前面,他的身後是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
官員們紛紛向四公主行禮,以示敬意和祝賀。
太子甯蕭澤與清晗亦不例外,他們向四公主深深行禮,輕聲祝福她一路順風,願她婚姻幸福美滿。
送親的隊伍排成長龍,鑼鼓聲震天,喜氣洋洋。
隊伍前面是簇擁着錦旗的護衛,随行的還有一支盛裝的樂隊,奏着歡快的音樂。
在隊伍的中間,是一輛金色馬車,四公主甯倚萱坐在馬車上,馬車被鮮花裝飾得華麗非凡。
三皇子甯盛玉騎馬在馬車旁随行。
而在隊伍的末尾,四公主的嫁妝堆滿了一輛又一輛的馬車,金銀珠寶、绫羅綢緞,琳琅滿目。
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彰顯着皇室的尊貴。
随着送親隊伍越走越遠,熱鬧的聲音也漸漸遠去。
城門上,清晗和甯蕭澤并肩站立,微風吹起了他們的衣擺。
突然,清晗開口打破了沉默:“就這麼放他走,猶如放虎歸山,以後他的行蹤就不好掌控了。”
清晗的話如同重錘,深深擊中甯蕭澤的心。
他歎了口氣,明白清晗的話中所暗示的意思。
不禁想起和父皇的對話,心情更加沉重。
清晗似乎察覺到了甯蕭澤的情緒波動,關切地問:“太子殿下,似乎心裡有所擔憂?”
甯蕭澤搖了搖頭,掩飾着自己的憂慮:“無妨。甯盛玉護送四公主安頓好後便會歸來,我已命五弟在送親隊伍中安插了眼線。”
清晗輕輕點頭:“這樣也好。”
甯蕭澤深深歎了口氣,收回看向隊伍的目光,轉身離去。
清晗目送他的背影,似乎感受到他内心那種糾結複雜的心情。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漸漸遠去的隊伍,心中暗想:看來從這個夏天開始,許多事情都已經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