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冬天,電視機裡播報着全國多地雪災的新聞,榕城這座往年幾乎不下雪的臨海小城也在今年下了一場大雪。
祝安甯的外公陳華章在這場大雪中去世。
陳華章生前是鎮上初中的語文老師,一輩子教書育人,愛崗敬業,得知他去世後,鎮上來悼念親朋好友很多,甚至還有一些曾經畢業的學生也都紛紛趕回來送他最後一程。
隻是這些人裡唯獨沒有他的子女。
當然,陳華章是有子女的,而且是一兒一女,在外人眼裡剛好湊成一個“好”字,但他這一生,也毀于這個“好”字。
祝安甯的媽媽,陳錦女士,是那個時代少見的大學生,先進知識分子,大學時喜歡上一個舞廳調音的搖滾青年祝志奇,不顧父母阻攔硬要嫁給他,陳華章不肯松口,她和祝志奇便未婚先孕生下了祝安甯。
後來,祝志奇說自己将來要成為中國的搖滾教父,撇下了她獨自去香港發展。
而陳錦沒帶過孩子也不會照顧孩子,于是,她又撇下了祝安甯。
再說祝安甯的舅舅,陳煜,他比陳錦小十來歲,青春叛逆期正好撞上當年《古惑仔》爆火,據說他的偶像是陳浩南,他的夢想是成為陳浩南那樣的大哥,為此,他常常在學校和人打架。
陳華章對他的管教越是嚴厲,他越是我行我素。
終于在他變本加厲不去讀書,還和社會上的混混們混在一起後,陳華章忍無可忍讓他滾出家門。
他也真的滾了,并且沒能再安然無恙地回來。
在他離家出走的第三個年頭裡,他不知道出了什麼意外,接回來的時候隻剩一個小小的骨灰盒。
為此,陳華章的妻子不願意再和他說一句話,郁郁寡歡了三年後撒手走了。
陳華章是個很要面子的人,表面上對于陳煜的死總是很強硬,說什麼不成器的人對社會有害無益,不如早點死,但他内心其實是很悲恸的。
一個一輩子教書育人的老師,卻沒能教好自己的子女,他比誰都痛苦。
有了子女的前車之鑒,陳華章對祝安甯的教育更加嚴苛,例如吃飯要坐得端端正正,晚上九點前必須睡覺,寫作業字務必一筆一劃寫清楚,在學校要尊敬老師,不能和同學起沖突,更不許欺淩别人......
規矩多如牛毛,嚴重的時候祝安甯喝口水都能被挑出錯。
很多時候,祝安甯都很煩他,心裡想着等長大後就不用再聽他的話了。
但她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而且她沒有想象中的開心,反而胸口堵得難受。
等待出殡的日子,吊唁的人陸陸續續上門。
陳華章的兄弟姐妹在他家守靈,他們大部分時間在打牌聊天,祝安甯獨自窩在房間裡,隔音不好,她能聽到他們時不時會聊起自己。
陳錦在她小時候就已經再婚,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庭,肯定不會把她接過去,而她的親爹至今沒有音訊,過去的十幾年裡,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陳華章。
如今他死了,祝安甯以後跟着誰生活成了最大的問題。
她聽得出他們誰都不想接手,他們自己家都有小孩,而且她成績不好,嘴也不甜,沒有人想照顧一個不讨喜的拖油瓶。
無所謂,她也不想跟着他們生活。
比起被暗地裡嫌棄,她甯願天天挨陳華章的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