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明行葵擡頭學着小沈氏的話。
小沈氏低頭抹了抹她的鼻子,湊近笑道:“對,隋家。”
“太太。”明行可雙手握了拳,鼓氣道,“那隋家若是來咱們家做客,我跟四妹妹的課還上嗎?”
“這要問你們先生的意思。”小沈氏笑道,“這事情還是老爺剛剛同我說的,我晚些時候去拜訪一下你們先生。”
全嬷嬷聽見這時候進來笑道:“太太去,合該給隋先生帶一些禮物,隻是咱們也不知道隋先生喜歡什麼?”
小沈氏聞言看向明行可:“三姑娘知不知道隋先生喜歡什麼?”
明行可歪着頭想了許久:“隋先生平時不跟我和四妹妹說很多旁的話,我也不清楚……”
明行葵眨了眨眼睛看了看明行可:“三姐姐,隋先生常常看書。”
“是了!”明行可猛地想起來,“太太給隋先生送書吧,隋先生常常讓我和四妹妹看書的。”
“送書嗎。”小沈氏想了想,“這得問問咱們大少爺。”
明行葵聽了一早上的話,一時間犯困了,歪在小沈氏懷裡有些困意。
“春詞困了。”小沈氏笑着将她抱起來,送到全嬷嬷手中,“送春詞到碧紗櫥先睡會吧。”
明行葵被全嬷嬷抱到碧紗櫥裡頭,外頭小沈氏輕聲喊了丫頭擺飯。
明行可等人一大早過來,都沒吃飯,幾位姨娘又陪小沈氏一同吃飯。
照例又是一碗燕窩粥,小沈氏今日沒胃口,倒是都賞了雲姨娘和陳姨娘。
陳姨娘隻推辭,小沈氏也不強求,便給了雲姨娘。
*
隋家老家在西北,祖宗是開國立下功勞的,此次因要進京,又知道自己家表姑娘如今在明家教書,便也想順路來瞧瞧,順帶看看江南姑蘇的美。
自隋家要來,小沈氏早命了自己鋪子裡的人,留出一箱子布出來,先緊着給家裡的姑娘們裁衣服,另外留一些或到時候賞給隋家姑娘們。
這也算是小沈氏嫁進來,頭一回忙這樣的事情,心裡頭有些緊張,又怕做不好,趕忙的讓全嬷嬷在邊上瞧着,如今倒是連自己胎都顧不得了。
明行葵算了算,隋家約莫六月上旬到江南,正巧趕上小沈氏胎動的時候,也不知道到時候該怎麼辦,明行葵想着小沈氏挺了個大肚子也替她想着。
小沈氏每每趕上姨娘來請安,若是有燕窩的,定然同賞一碗,雲姨娘如今這幾月來吃的也習慣,也順口,每每回去都得說上幾句。
明行絡照舊沒出碧白館,明行葵也從未同她打過照面,府裡就像沒有她這位二姑娘似的。
*
端午節那日過了之後,明力帶着明行昭和明行誠出去看賽龍舟,念着明行可和明行葵的年紀還小,又因為隋先生給她們布置的課業還沒完成,便沒帶她們去。
明行可早就有些不樂意了,隻低頭沉默不語繞着手裡頭的絲線。
端午節拿艾葉做了小香囊,隋先生特地教了一種三角棱形的,就像小粽子似的,尖尖的幾個角,拿綠色的粗線繡的,上頭又配了吊墜,可以挂在身上挂在床頭的。
明行可手裡捏着絲線,悶悶不樂的。
明行葵倒是無所謂,不讓去就待在府裡,有吃有喝放了學還能逛園子。
她如今年紀還小,隋先生管的不嚴,隻讓她先學了拿針,看花樣子。
明行葵成日拿着一簍子的花樣子看來看去,隋先生站在一旁同她說:“你如今挨個看了,我回頭可要問你他們的繡法,你不比你三姐姐能拿針線,可到底也不能疏忽了。”
明行葵乖寶似的隻點頭,隋先生說什麼她做什麼,半大個人坐在椅墊子上手裡拿着花樣圖挨個看來看去,青山瞧着明行葵坐一個椅墊子還是太矮了,又另給她拿了一個墊在屁股下面,這下總歸和明行可差不多高了。
“三姑娘。”隋先生從明行可身邊經過,微微皺了眉,“這條線不是這樣繡。”
隋先生接過明行可手裡的線拿來一瞧,隻見那一圈圍繞做粽葉的綠粗線繡的有些毛躁。
明行可平日裡不是這樣的人,如今能做的這樣糙,隋先生猜一猜也知道為什麼了。
“三姑娘這般想去瞧龍舟?”隋先生問她。
明行可隻垂了頭不說話。
“我今日不讓姑娘們,不是在故意責罰姑娘們,姑娘們若是能将我交給姑娘們的課業都完成了,我定然讓你們去的。”隋先生稍歎了口氣,“三姑娘,我隻問你,這粽子繡我什麼時候交給你的。”
“前日。”明行可低低道。
“前日我交給你的,我讓你昨日做出來。”隋先生道,“你昨日做的不好,是不是?”
明行可沉默點點頭。
隋先生這個人向來不喜歡說太滿的話,知道明行可明白了,便将那繡樣還給她,又細細同她說了一遍該如何做。
明行可原本有幾分怨意,如今也沒了,乖乖的做好開始繡樣。
隋先生看了高興,下課之後另給她們二人一人一個小粽子,給了明行可兩個。
明行可心裡頭高興,隻笑着道謝,将那小粽子放在手心裡。
明行葵盯着那小粽子瞧了瞧,隻見不是尋常樣式的,像是玻璃透明似的,裡頭有一個小半手掌的粽子,綠油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