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明白了秦文慶的态度,劉榮越發變本加厲磋磨小丫頭。
單說胡玉鳳這邊。
臘月二十八,秦文禮的豆腐坊徹底關門。做了一年的豆腐,家裡的毛驢就拉了一年的磨,此刻忍不住得意地嚎了兩嗓子,咱今兒也算翻身的小毛驢了。
小毛驢得勢,大公雞遭殃。老秦家雞圈裡“咯咯咯”公雞母雞們上蹿下跳,雞毛和着塵土亂飛,雞們生怕慢了就被萬惡的主人家逮了。可惜它們不懂,人類都是早選定了才下手,根本不看你飛的快慢。比如此刻被抓的大公雞,它可是飛的最高的,就差飛出去了,還不是被一雙大手牢牢按住。
秦文禮和秦生田一人拎一隻撲棱的大公雞,來到劊子手胡玉鳳面前。
為什麼是老胡主刀呢,實在是這父子倆的手藝很愁人。八月那會兒,他倆殺的雞還沒拔毛呢就複活了,好在楊秀發現及時,兩人又帶出去補了刀。以為萬無一失了,結果熱水剛澆上去,這家夥又撲棱着翅膀跑了。好家夥,雞在前面跑,人在後面追,撒的院子到處都是雞血,瞧着現場格外慘烈。
要是公安那會兒上門,還以為他們殺人放火呢,自此胡玉鳳就剝奪了他倆的殺雞權。
今日胡玉鳳一手刀一手碗準備就緒。這會兒利落的割破喉嚨放血,大公雞掙紮的越來越慢,最終死不瞑目地斷氣。
兩隻雞都殺完,她端着血,父子倆則一人一隻拎進去放在大盆子裡,等着拔毛開膛。
今日家裡主要就是做肉,豬肉,雞肉。
楊秀正在炸肉。反正她自從鑽研改良麻花開始,就愛上了研究創新。剛好跟秦大嫂學了腌肉,就準備在自家實踐實踐,家裡老吃熏肉,偶爾也要換換口味嘛。
胡玉鳳自然沒意見,其他人更不可能有意見,都是吃幹飯的,啥味兒的不是吃?
這寬松的研究環境更是大大激發了楊秀的工作興緻,此刻恨不能把肉做出各種花樣。
老太太樂樂呵呵燒着鍋,時不時還給楊秀提提意見,畢竟老秦家論見世面,沒一人比得過老太太。
*
腌好肉,楊秀又開始炸丸子,今年家裡肉和豆腐都管夠,上次秦文平還送了許多沒見過的調料,今年就可以好好實踐一番。
“钰钰他爸,那食譜呢?你給我念念都放些啥……”楊秀探出頭喊。
上次在秦文林店裡見有教做飯的,織毛衣的書,楊秀很是感興趣,秦文林就各送了她一本。結果一回家就給秦文禮薅去了,說什麼書就應該在書架上。為此,這人還加班加點整了個小書架出來。
不一會兒秦文禮拎着本書過來嘟囔道:“書到用時方恨少,讓你多學習多識字,看,不夠用了吧?”
楊秀挑釁道:“那你給我,我用這油手翻……”
秦文禮趕緊笑道:“哎呀,我又沒說不念,你咋還較真呢?”
他翻開書念道:“第一步,準備好肉餡,第二步……”
“不用這些,就說加啥調料。”
”哦,加入适量的鹽,生抽,花椒粉,糖,攪拌均勻再放入雞蛋清和澱粉,就這些……”
“鹽、生抽……”楊秀按照秦文禮說的把調料瓶一一放到案闆上。
“行了,一會兒再用你我叫你昂……”楊秀擺擺手。
秦文禮見她已經上手,有些不确定:“适量你知道是多少不?”
楊秀嫌棄道:“不就是差不多嘛,哎呀,做飯的事兒你不懂就别摻和……”
秦文禮撓撓頭,轉身出門拔雞毛。
楊秀放好調料攪拌上勁後,就開始炸丸子。
兩個孩子聞着味兒過來,一人抱一隻腿眼巴巴瞅着。
“往後站,小心油崩起來燙到你們……”楊秀挪了挪腿,兩個孩子不情不願的往後站了一截。
等丸子一出鍋,楊秀先給碗裡放了兩三個遞給秦钰:“端出去……”
老秦家老規矩,好吃的先給窗台上放幾個,讓祖宗們吃。有那恐怖傳說,說萬一家裡人先吃,祖宗不高興了,就會把油鍋打翻,讓油崩了這些不孝順的後人。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一代代媳婦們秉着小心着準沒錯的宗旨,這個規矩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秦钰放好碗,這才蹦跳着進來,和秦樹倆個端起小碗。
“給你太太,奶奶都嘗嘗……”楊秀叮囑道。
“知道了媽媽……”兩人給老太太喂了一個,這才咬着丸子出去找其他人分享。
“你媽這丸子炸的好啊,入味兒,焦香酥脆,也不硬……”
胡玉鳳咽下秦钰喂給她的丸子,不由誇道。
“她照着書上做的……”秦文禮聽了補充道。
“還得多看書多學習啊。就拿這做飯來說,咱們以往都是老一套,瞧瞧照着書一做,味道立馬就不一樣嘛!”
秦文禮也點頭:“可惜書上沒有炸麻花的方子,要不咱還可以試試……”
“不急,慢慢來吧。我看你們從塬上帶回來的那幾個麻花,就有不少值得咱們學習的地方,先吃透再說……”
秦文禮點點頭,他對有商有量的母親很是滿意,要是一直能保持這個狀态下去,誰想别有他心折騰呢。
都說家和萬事興,有一分奈何,誰願意支離破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