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不用跑集,就開始專心帶新人。臘月她就要去鎮上了,在剩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裡,她不隻要教手藝,更要考驗人品。到時候兩人均過關的話,她就可以放心讓這兩人挑起大梁了。
秦文禮又要跑土地證,又要看裝修,還要接送喜子惠子,一天到晚馬不停蹄,忙得熱火朝天。
胡玉鳳趁着地沒上凍天天往玉米地裡跑。開春就要往地裡送肥了,在這之前必須把玉米岔刨幹淨。這是個很費力氣的活,玉米茬瞧着一點,根須卻是好大一團。刨出來還要撣土晾曬,然後拉回家燒炕。
老太太也沒閑着。這不是得罪大孫子了嘛,她天天就搶在秦文禮前頭給兩口子燒炕。家裡一共三個炕,她燒了兩個留着一個不好看啊,就幹脆把三個都燒上。
這麼一來秦生田反倒成了家裡最自在的人,他的任務就是放羊。每天趕着一群羊出山,然後羊吃草他烤火。就這麼着還閑得慌,幹脆今兒背倆饅頭,明兒背倆紅薯,然後一邊烤火一邊烤紅薯,到下午羊也吃飽了他也吃飽了。
就這麼忙忙活活間流光飛逝,一個多月已經過去了。
……
“秀兒,這一百塊錢你拿着,看鋪子裡鍋碗瓢盆有缺的就添置添置。”胡玉鳳把錢塞給兒媳,又朝後退了幾步,站在人群裡對着兒子媳婦揮了揮手。
鋪子半個月前秦文正就改造完成了,又晾了半個月。秦文禮去趙陰陽處查了個宜開業的好日子,今兒就帶着楊秀和惠子喜子上去布置。
老李家把屋子搬得幹幹淨淨,要想住的順手可有不少東西要置辦。
老李家本就在鋪子旁邊留了一扇兩米寬的門洞,方便買水的車輛進出。這也方便了秦家,以後就不用到處找地方停車了。秦文禮直接把車開進後院停下,楊秀也不急着搬東西,先去改造好的鋪子看了一圈。白牆紅木門,玻璃櫃台和銀灰色架子,還有嶄新的水泥竈台。楊秀會心一笑,目光掃過已經在腦海裡構想着怎麼把它們填滿。
“嫂子,咱把面和油直接放進來吧?”惠子也跟着看了一圈,見鋪子已經打掃得幹幹淨淨便道。
楊秀點點頭,幾人便開始如螞蟻搬家一般一點一點往鋪子裡填充。
花了一個多小時,能擺放的都擺上去了,秦文禮拿着紙筆把缺的東西一一記下來。
然後就是收拾住人的屋子。三間廈房東邊的是廚房,其餘兩間都盤着炕,看樣子之前都住過人,楊秀便選了最西側這間。
屋子秦文禮抽空都打掃幹淨了,連炕腰都訂上了新炕圍。炕上的竹席是前任主人留下的,楊秀也沒換,隻把家裡帶來的毛氈和被褥全部鋪上去。
炕和隔牆中間立着一個看起來很有年頭的舊三門衣櫃,櫃門上的花紋極為繁複。秦文禮見媳婦感興趣,就解釋說是老李妻子的陪嫁,舍不得又帶不走,就做了順水人情。
楊秀打開看了看,忍不住贊歎。好家夥,比自己陪嫁的都要好,怪不得老人家舍不得呢。
除了衣櫃屋子裡還有一張三鬥桌和一把木椅子。楊秀很滿意,這已經很夠用了。
布置完屋子楊秀又去廚房轉了一圈。廚房裡除了頂棚有些許煙熏的痕迹,其餘都幹幹淨淨。鍋碗瓢盆都搬走了,隻留竈台櫥櫃兩口水缸。
全部都看了一遍,幾人鎖上門就出去直奔鎮上最大的雜貨店。三口兩大一小的鐵鍋,取暖用的火爐子,起面用的洋瓷盆,放麻花的鐵盤子,吃飯用的碗筷子,洗臉洗鍋的毛巾抹布,門上挂的棉門簾子……
花起錢來真是如流水,一百塊錢都沒擋住,秦文禮又另外搭進去二十。
把買回來的鍋都按上去,門簾也挂上。楊秀大手一揮:“走,我請你們下館子……”
除了惠子有些羞澀,喜子是個人來瘋,幾人說說笑笑挑了家面館,一人一碗肉炒面果腹。
吃飽喝足,那就打發秦文禮和惠子回家。
楊秀和喜子把面發好,把明日開業要用到的東西都檢查了一遍,兩人才回屋子躺下。
……
昨日兩人東拉西扯聊了半夜,今兒一睜眼外面白晃晃的,楊秀一個鯉魚打挺起來趕緊穿衣服。
完了,要是婆婆來見着自己一離家就睡過頭還不定心裡怎麼想呢,真是日子過的太輕松了!
好在拉開門院子裡除了風聲一片靜悄悄,她悄悄舒口氣,先去把鋪子裡的火爐燒起來。
俄頃喜子也頂着一個雞窩頭出來了,見了惠子嘿嘿一笑。
“笑啥,爐子上有熱水,趕緊洗漱來……”楊秀擦着臉叫道。
兩人把自個都收拾整齊,見家裡人還沒有來,便分頭行動。喜子做五個人的早飯,楊秀兌面。
煤塊在爐子裡發出“噼啪”的炸裂聲,爐子上的水壺也随着火光躍動發出“嘶嘶”叫聲。楊秀的心忽然就莫名的安甯,就像是一個旅人經過漫漫寒冬終于迎來春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