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當即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
肯定是殷誦沒聽他的話,今天夜裡去了一趟鹿台。殷誦的先祖太甲是殺死季曆的真兇。季曆心懷怨恨是人之常情。殷誦小孩兒,腳跟輕,在夜裡遇上季曆,就被這個冤鬼粘上了。
好在季曆還有良心,沒有真對仇人的後人下手。不然,殷誦現在就不是高熱不退,而是直接嘎了。
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姜子牙不想和西周那邊起沖突。在姜子牙私心裡,西岐就是他的一條後路。他在朝歌混不下去了,就去西岐再創輝煌。
老道士在昆侖山呆久了,一點不覺得自己七十多歲是個老人,反而自覺很年輕,就是披挂上陣,都不是問題。
姜子牙先禮後兵,向季曆說明殷誦雖然是他仇人的後代,卻對西岐有着大恩情:“冤有頭債有主,老侯爺要報仇理當去幽冥,尋真正的仇人報仇。萬萬不可恩将仇報,将怨氣撒在王孫誦頭上。”
季曆臉上流露出困惑之色。他扭頭向屋裡病中的小孩兒看去,最後朝姜子牙搖搖頭,說道:“他是我家血脈。”
姜子牙愣了一下,被季曆突然而來的一句話弄得糊塗了。但是姜子牙的心眼比常人不知道多了多少倍!老道士轉眼就從這句話聯想出了一個很可怕的陰謀。難道殷誦其實是姬氏子弟?
那不就是說西岐在暗中搗鬼,意圖混淆王族血統嗎?
姜子牙忍不住仔細回想。因為殷誦的生父不在,也沒人敢把這孩子送去他的祖父面前,所以,滴血認親這種常規操作根本做不了。據他所知,當初比幹僅是通過一塊玉佩就斷定了殷誦的身世。
老道士兀自震驚:難道那塊玉佩被動了手腳?自己的學生竟然是文王姬昌……隐藏的第一百零一個兒子?
那比幹把殷誦送去姬昌身邊,算什麼?成全别人家父子該有的緣分嗎?
文王姬昌,好生老奸巨猾、大奸似忠!
奸者見奸!姜子牙自己奸得很,但凡看見别人身上有疑點,就會毫不猶豫地認定對方也是奸的。
老道士渾身一悚,又是聯想到了師尊元始天尊吩咐他的話,要他往西岐尋頂級富貴。
沒想到,他沒有去西岐尋富貴,西岐的富貴竟然主動找上門了!
姜子牙心頭發苦:莫非這就是子牙的天命嗎?
姜子牙不由得向老侯爺确認:“确定嗎?”這種事情不好胡說的呀!
老侯爺十分肯定地點頭,鬼魂對子嗣的感應是絕對不會錯的。鹿台隔壁老王夫妻死後才發現養了半輩子的兒子是家裡仆人的兒子,他們自己的親生兒子被調包,成了奴隸,每天給王家看大門,被仆人一家虐待。
奴隸沒有私産,老王夫婦倆壓根吃不到養子的上貢,現在已經成了鬼中乞丐。老侯爺看兩鬼可憐,時常接濟他們。
老侯爺不禁感慨,兒子囚禁在羑裡,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他這個爹不用年年跑長途,去西岐拿死後的供養。
不過,今年開始,逢年過節他又要為了吃喝,往西岐跑了。
姜子牙倒吸一口涼氣,而後不動聲色地同老侯爺商讨起來:“既然是你家的後人,你就離他遠一些吧。長輩憐愛孫輩,看一眼,足夠了。你多留一會兒,他就要跟着你一起做鬼了。”
老侯爺到底成了鬼,與人的情感十分的不同。就算姜子牙把話說得十分明白,他依舊不舍得離開。
姜子牙沒有辦法,隻能動粗,用了一張符紙強行将季曆困住,然後讓身邊的哪吒把這張符紙送到鹿台,再解開。
哪吒沒開陰陽眼,季曆不主動顯形,他根本看不到,更聽不到對方說的話。
哪吒隻看到一向穩重的師叔表情十分豐富地對着空氣說話。最後師叔無可奈何地取出符紙,打出一道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