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靈王手下幾個慣會興風作浪的煉氣士,先後被東海龍族捉走。這位叛軍頭子已然沒有了反商的底氣。
隻是北海袁福通被斬首示衆的前例在,平靈王畏懼投降必得一死,所以一直苦苦掙紮,不肯束手就擒。
哪吒、殷誦、黃天祥在軍中呆了兩個多月。這一天,三個小布丁将假期湊在一起,一同休沐出了兵營。因為有好幾天假期,他們幹脆回了陳塘關,預備高床暖被好好休息一趟。
哪吒一手抓一個,用不上風火輪,直接幾句五行遁術的口訣,便挾着殷誦和黃天祥回到了陳塘關。
殷夫人看到三個小家夥安然回來,心上一陣歡喜,不停地噓寒問暖。
殷夫人沒有埋怨他們小小年紀就跑去入伍。殷夫人未出嫁時,在朝歌早就見慣了貴族子弟年滿八歲,就随他們的父兄上戰場的場面。大商從建立之初,至今六百年,就沒有哪一年安安靜靜不打仗的。
殷夫人自己少年時都曾跟着同族上戰場。雖然是個火頭軍,那也是正兒八經的兵員。
殷夫人離開朝歌日久,以為王都還是舊時風光。殷夫人想着大商正是戰火紛飛的時候,朝歌城中凡有心發達的貴族子弟,肯定都在想方設法混入軍隊,隻怕是搶功勞搶瘋了。
夫人哪裡知道,如今朝堂上奸臣當道,國家棟梁要麼被冤殺,要麼避禍辭官歸隐。尤其是亞相比幹在四個月前剖心而死,這股風氣越演越烈,已經到了無法遏制的程度。而今,哪裡有人家的兒郎願意為大商王室賣命呢?
隻是亞相的死訊傳來東海,就被太師壓下了,不曾為人所知。
太師如此做,隻因為當初和殷誦一同來到東海,比幹的信件。比幹在那封信中,仿佛預知一般言明,如果他死于朝堂,太師絕不能放殷誦單獨回朝歌。
偏偏,這次朝歌派來的使臣,除了告知太師亞相遇害這樁禍事,還傳達了太廟要殷誦這個比幹的曾孫子速回朝歌,為比幹守靈的決定。
從東海到朝歌,就是千裡良駒都要跑上三個月。等到殷誦趕回朝歌,比幹的屍身都臭了!
太師情知其中有詐,明了叫王孫回去守靈是假,怕不是有心人要拿王孫往天子面前“邀功”。
聞太師當機立斷,将傳訊的使臣直接打發了,然後暗發指令下去,絕不能将比幹身故的消息洩露出去。
太師隻等着平定平靈王後,親自領着殷誦回去朝歌,祭拜老夥計比幹。太師心下發狠,這一回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那群-奸臣佞妃的!
三個小布丁在陳塘關休息了三天,正準備走的時候,哪吒忽然叫仆人把殷誦約去了校場。
殷誦領着黃天祥,在校場等了好一會兒,才看到哪吒拎了一把巨大的長弓,另一隻手上抓了三支利箭,向校場走來。
殷誦和黃天祥看到哪吒手上的長弓,土豪金的弓身上雕琢了一大一小兩條遊龍,金光燦爛,一看就不是凡品。三支利箭紅光缭繞,顯出血光兇氣;箭羽十分華麗,仿佛從鳳凰身上拔下的羽毛。
殷誦和黃天祥雙雙眼前一亮,争前恐後跑到哪吒面前,一個兩個都想要伸手摸一把這把寶弓。
“哥哥,你從哪裡得來的這寶貝?”殷誦舍不得将目光從弓身上挪開,驚喜地開口問道。
哪吒得意洋洋:“就在北邊城門頭上。往日疏忽了,竟然不知道那裡藏了一處暗室。我今兒個被人引着去了暗室,在兵器架上找到了這個。”
殷誦立即聽出“問題”,連忙問道:“哥哥是被什麼人引去的?”哪吒在陳塘關就是個小霸王。陳塘關内凡是有趣的地方,哪吒都去玩耍過。這把弓箭卻藏到了現在,才讓哪吒發現,可見藏得多麼隐秘。
殷誦立即警覺了起來,擔心有人設套陷害哪吒。
哪吒将一塊竹簡遞到殷誦手邊:“在朝歌時,這人就曾用竹簡引過我一次。我倒覺得他是沒有惡意的。”
殷誦接過竹簡,看到上面用很醜的字,寫着這把名為“軒轅神弓”被收藏的地點。殷誦詢問了哪吒一句,上次竹簡的主人引哪吒做了什麼。
哪吒告知殷誦,是當初姜子牙轉托殷誦幫忙,請哪吒的師父出手改進工程設備一事:“那時我在外面瞧熱鬧,得了他砸過來的玉簡,才早早地回了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