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亞波羅看着辦公桌上一字排開的各類報紙,五花八門涵蓋各種語言各種排版方式。
但都有一個共同話題——科赫制藥高層遭拘捕,引發各界憤慨。
而在一些小小的操控後,報導上全是對洛倫佐的同情之言。
“希格魯特把我從深淵裡拉了回來,我以前當護工時從醫院偷藥給自己打,還丢了工作,但希格魯特幫我戒掉了,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發明他的人。”
這是失足過的中産。
“我老公把家裡的錢都拿去買藥了,沒有科赫的新藥幫他改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這是蒙受家庭暴力的主婦。
“這藥很好,沒有副作用,可惜就是持續時間太短……圈内很多人叫它一夜幻夢,但即便如此,哪怕有一點擺脫藥物依賴的希望我都想嘗試,希格魯特救了我。”
這是重獲新生的瘾君子。
如此報道不勝枚舉,完全符合迪亞波羅的需求。
人們對科赫制藥總裁的經曆憤慨無比,畢竟比起“因為還沒發生的潛在危險,就要抓捕一個無辜者”的政府,能給人們帶來實際幫助的洛倫佐更值得支持。
迪亞波羅把報紙翻過去,果不其然看到财經讀物也在做特刊,内容有《希格魯特原材料種植成土耳其農民理想選擇》《布局八年,細數科赫制藥成功背後的秘密》《科赫制藥或在聖菲波哥大建萃取廠,變革就在明天》等等。
他已經通過内線知道了高層對洛倫佐松口的趨勢,放他出來指日可待。
而到那時,科赫制藥的核心技術問題該怎麼處理……
還沒等老闆雙手合十,蜷縮在自己舒适的黑暗空間裡想清下一步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馬爾科夫走了進來。
……
“阿帕基幹得如何?”
迪亞波羅親自給這位舊識泡起了紅茶。
“簡直不能更糟了。”
馬爾科夫開始例行用英腔賣關子。
“糟到我一想起他是壽命有限的凡人,就無比悲傷。”
原來如此,阿帕基顯然讓他特别滿意。
迪亞波羅也給自己倒了杯咖啡,預備他們的例行情報交流會。
他跟馬爾科夫相識多年,彼此知根知底,是難得不需要遮掩内心想法的溝通對象,最重要的是對方提供了情報優勢,令他在所有領域都獲益匪淺。
當然,如果馬爾科夫不要那麼縱容對自己的私生活八卦就更完美了。
飽受神經折磨的熱情老闆狠狠往紅茶裡放了幾大片檸檬,再倒入半瓶酸石榴汁。
居然說喬魯諾是他兒子?!
開什麼玩笑!
“能記錄重播發生的‘過去’,我認為阿帕基的替身取名‘憂郁藍調’實在屈才了,他應該叫‘記錄時空的菲林’才對。”
謠言發起人馬爾科夫接過迪亞波羅精心沖泡的家鄉味飲料,不吝盛贊阿帕基的突出能力,并在喝下時酸得一個激靈。
“咳咳……中南美的希格魯特推動進度原本是很慢的,他們對外來藥物抵觸心很強,本地的黑手黨勢力太龐大,連上層都被蛀空了。”
“世界銀行之前提出給予幾個形勢嚴峻的中南美國家貸款,好跟歐洲買入希格魯特的原材料種植指導,這樣可以取代他們本地農民原本種植的罂粟,你知道的,從根上一點點改良。補貼全都談好後,墨西哥當地主推這事的改革派代表隔天就失蹤了。”
“他被宰了嗎?”
猜到結局的迪亞波羅語氣平靜。
“至少在找到他前,大家都希望他隻是失蹤~”馬爾科夫聳聳肩,從剛剛被酸到面部皺成抹布的表情裡緩解過來。
“他的家人花了三個月懇求調查,連美國都介入,借了設備和分析專家過去也沒找到。”
“但阿帕基用憂郁藍調找到了線索,原來那個倒黴蛋的競争對手收了黑手黨太多賄賂,騎虎難下,不敢讓粉末收益被希格魯特取代,就把主張禁藥的改革派議員行蹤賣給了當地教父。”
果然,又是為錢和利益縮水發起的背叛。
“然後呢?”迪亞波羅一邊攪動方糖一邊問。
“我們最後在格雷羅州找到失蹤議員時,他已經被分成了五塊,和一大群抗議當地政府對黑手黨不作為的失蹤學生們待在一個坑裡,因為都被淋了濃硫酸,所以認不出來,連學生們的父母都認不出來。”
馬爾科夫豎起五根手指,講述一場場謀殺。
“憂郁藍調複刻了他死前的樣子,黑手黨先剜他的眼睛,再剝臉,最後才用槍處決他。”
竟然是如此痛苦的死法,雖然黑手黨都大差不差,不過中南美這幫人的手腕确實更過分。
迪亞波羅想起了當初推進改革時期的意大利,如果沒有他出面,洛倫佐八成就會被他哥哥除掉,因為替身攻擊而罹患原因不明的重度失憶症,住在家裡終生受保姆照顧。
一百個變革者裡,可能隻有一個可以活着堅持下去,從結果來看,隻是家族成員反目的洛倫佐,要比這位七零八落的議員幸運多了。
“阿帕基調查出來的情報很有用,這場謀殺能真相大白多虧了他,但我擔心他再這樣提供情報,就要被仇視他的人幹掉了,畢竟南美黑手黨的替身使者儲備也不少,所以我決定把他派駐回意大利,先避避風頭……你有奶酥曲奇之類的嗎?”
馬爾科夫嫌棄起了迪亞波羅的下午茶點心不夠豐富。
“櫃子裡有多比歐做的巧克力脆餅。”
迪亞波羅決定把伴生靈魂那愛的危險禮物留給馬爾科夫。
“阿帕基啊阿帕基,比吉普賽之眼還要優秀,我已經好幾十年沒遇到這麼優秀的人才了,如果他不會因為曝光而廢棄掉好了~”
馬爾科夫哼着歌,起身去開迪亞波羅的櫃子。
“廢棄?”
迪亞波羅為奇怪的動詞擡起了頭。
“間諜的價值在于暗中行動,優秀的線人或間諜都要牢記不能被人看出來,如果因為什麼事件敗露了的話,就需要淘汰換人,就像消耗品一樣。”
馬爾科夫解釋了一遍。
“我希望阿帕基不要暴露,他知道的太多了,就算他得罪的人不追殺他,我也會想幹掉他的。”
原來是這樣,将人類下屬視為可消耗的資源……果然是站在神的視角,才能說出的話。
迪亞波羅認可不能讓阿帕基暴露,但将下屬視為消耗品?
一個忠誠的下屬重要度遠遠優先于其他,雖然清理叛徒是必要之舉,但因為事件敗露就舍棄部下……
馬爾科夫的手下多到可以這麼糟蹋嗎?他知不知道人事任免和人才挖掘是多費勁的事?
在充分發揮下屬優點的基礎上,讓他們相互彌補缺點,這才是管理者之道。
哪怕下屬有瑕疵,老闆也得以“能用就行”為第一原則,安排人合作時得考慮雙方能不能和睦相處,會吵架礙事相互使絆子的絕對不能擱在一起。
壽命無窮盡的神靈果然不懂凡人的辛苦,要在成本計算與相互試探中尋求忠實,還要防範背叛與己方勢力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