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李森嶼多次看到身後的約翰也有小幅度的甩尾,他的輪胎溫度也一定不達标,現在就看誰能把艱難時刻挺過去。
隻是李森嶼想不明白,這場比賽為什麼要安全車一直帶着,而不是暫停比賽。
第39圈,比賽終于快要恢複。
李森嶼眼看回頭彎護牆被一點點修複,但地面因為持續降雨變得越來越濕,輪胎卷起的水霧越來越大,磨損也比先前厲害,這一切都對時局不利。
回頭彎是出了名的慢彎,若皮埃諾的車再靠外一點,肯定要出紅旗,那裡就會變成停車場。
眼下皮埃諾已經退賽,詹姆雖然排在約翰身後,但他也因為事故落到了最後一名,想要翻盤,難上加難。
看樣子距離李森嶼赢得尊重又近了一步。
想到這他就信心倍增,問亨利:“什麼時候可以解套?”
亨利:“接到賽會通知,比賽将在41圈恢複,解套應該是下一圈。”
“注意壓車節奏。”
機會來了。
在安全車示意下,在李森嶼前面的後車已經開始超過安全車解套,如果沒有其他意外,比賽将在下一圈恢複。
現在李森嶼身後的約翰跟比賽開始時一樣,兩人用着相同壽命的半雨胎,兩人在場上的局勢幾乎跟比賽開始沒有太大區别。
隻是,作為頭車的李森嶼現在可以壓車。
車陣已經被壓縮到了極緻,安全車已經離開回到維修區。
身後的約翰已經不止一次在TR中吐槽埃爾森,覺得他的速度太慢,這種天氣狀态下,他這麼慢容易出事。
就算受到再多吐槽,李森嶼也不在意,他現在隻要尋得一個好的加速時機,争取甩開約翰。
他要利用摩納哥賽道不好超車的特性,在一個更不好超車的位置領先他們。
亨利原本想的是讓他在二号彎就加速,可二号彎都過了,他也沒有要加速的意思,就看出他的想法:“埃爾森,你要考慮清楚。”
李森嶼:“很清楚。”
铤而走險的結果無非兩種,要麼好,要麼壞。
但李森嶼都不選,他選擇相信自己。
李森嶼把目光放到四号彎,這是一個不太尋常的加速彎,但以他現在的水平,和對每條賽道的理解,就隻能出其不意。
四号彎出彎後加速沒多久,李森嶼就減速入彎,這個時候約翰已經跟他稍稍拉開一點距離。
随後李森嶼加速,但在進入酒店回頭彎前他盡可能晚的極限重刹。
賽道狀況和輪胎狀态都是有風險的,李森嶼很清楚這一點。
但他想赢,隻能劍走偏鋒,棋出險招。
事實證明,他成功了,但不多。
約翰雖然被他甩開,可依舊緊追不舍。
李森嶼的輪胎溫度還沒有達到工作窗口,他已經在竭盡所能讓這套半雨胎在雨天升到合适的溫度。
李森嶼:“我跟約翰差多少?”
亨利:“0.6s.”
李森嶼也料到了這個結果,畢竟他隻要偏頭,就能從後視鏡看到約翰的賽車。
同樣能看到約翰賽車的就是他身後的科迪。
但科迪的輪胎要比前面兩位舊一圈。
不過在輪胎磨損不大的摩納哥賽道,這并不是問題。
問題是不能有一丁點失誤。
李森嶼處在領先位置,是頭車,他前面是幹淨的,幾乎沒有幹擾的,隻需要穩住自己的同時,竭盡所能拉開跟約翰的距離。
手握方向盤,李森嶼大腦飛速運轉,他在想除了亨利給出的“穩住”建議以外的其他對策,畢竟防守是被動的,主動進攻才行。
賽車經過一個個彎角,奔馳在一段段直道,車輪的排水槽将路面的雨水卷成水霧,這一幕幕在攝影機下是好看的,如同一副美麗的畫,是完美的。
但對身後的賽車就不那麼美好了。
跟比賽前半場的處境一樣,約翰不僅要為了冠軍追擊前車,還要忍受水霧對視線帶來的幹擾,更要防止身後科迪對他時不時帶來的騷擾,還得兼顧賽車微調,以及處理跟車隊的溝通。
雖說追擊和被追記是每個車手接觸卡丁車時就開始經曆的事情,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但他想赢,想赢就不能怕,怕就會輸。
第45圈。
再次經過終點時,約翰又一次刷新自己的之前最快圈速,成為場上單圈速度最快的車手。
這已經是他在安全車離開後連續四圈不斷刷新自己的最快圈了。
準确來講,今天的比賽中,有90%的最快圈都是在約翰手裡握着。
而且每次刷了最快圈,約翰都會嘗試超車。
李森嶼的每一圈都受到他的威脅,若想拿到冠軍,想要守住第一不被超越,必須頂住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