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賽道對輪胎的磨損很大,在每站分配相同輪胎的情況下,每個車隊、每個車手對輪胎的使用都是有不同策略的。
而這些策略的制定就是依據三場練習賽車手收集到的數據。
不同賽車、不同調校、甚至是不同人駕駛,對輪胎的使用都會産生不同影響。
也因此經常會看到同車隊的兩個人采用了不同的輪胎和進站策略,包括排位賽的放車時機也有所不同。
但因為剛剛的插曲,李森嶼和詹姆碰巧同圈進站。
車組隻是給57号賽車更換了輪胎,調整一下前翼便很快出站,詹姆緊随其後。
正常情況下,出場圈都是用來暖胎,讓輪胎達到最佳工作溫度。
但詹姆的出場圈不是,确切說,這次出場圈不是,而是用來狂追李森嶼的。
他就見不得李森嶼在自己前面,尤其他還用着新套件。
仗着這樣的速度優勢,詹姆幾乎在每個彎角都會嘗試跟李森嶼争搶位置,哪怕沒有打算真的超越他,也要妨礙他。
詹姆的比賽工程師喬伊納看出他的意圖,提醒他:“不要追他,這是排位賽也不是正賽。”
詹姆:“我在暖胎。”
但傻子都看得出來詹姆在幹什麼。
亨利:“放詹姆過去。”
這樣糾纏下去不僅是對李森嶼,對兩個人,對車隊都沒有任何好處,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雖然這樣做事的是從前的埃爾森,但不管是誰,不管挑起事端的是哪一方,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李森嶼:“為什麼?是他追的我,為什麼要我放他過去。”
亨利:“車隊的利益高于一切。”
說完這句話,亨利呆住。
他怎麼就把這話給說出來了。
從前埃爾森聽到這話,就會說:“我的利益難道不是高于一切嗎?你憑什麼叫我這樣做。”
現在亨利脫口而出叫埃爾森考慮集體榮譽,他是覺得最近的埃爾森應該也許大概會考慮這一點。
可還是有些吃不準。
極限運動時,人的腎上腺素升高,難免會上頭,李森嶼:“是他在跟我争,也不是正賽,有什麼好讓的。”
“讓他超吧。”
李森嶼覺得,他要是能超,那就超過去好了,何必用這種讓車的辦法,說明兩人的差距在排位賽中還是沒辦法直接超越的,隻能騷/擾。
另一邊,詹姆幾次嘗試都未果,喬伊納也不想讓他冒風險,何況排位賽讓車完全沒這個必要,努力勸說:“詹姆,跑好單圈,不要跟埃爾森糾纏,對你提升成績沒好處。”
詹姆:“他之前是怎麼做的你不知道?現在彎不及他千分之一,怎麼,就受不了了?”
喬伊納無語:“你不能跟他一樣。”
詹姆選擇不聽,繼續騷/擾。
李森嶼開始還覺得很煩,時間久了,而且開始了飛馳圈,就沒工夫管他了。
比賽時間一長,也就掌握了一些技巧,李森嶼對油門和刹車的控制也就更加精準。
雖然不敵其他人,至少對他自己是極大的進步。
至于身後的詹姆,他喜歡追就追,覺得不影響成績他就拼,隻要不影響……
撞了!
事件發生就在瞬間。
即将進入四号彎時,李森嶼踩下刹車,但他刹車比平時早了些,而詹姆比平時刹車晚了些。
李森嶼在外側,詹姆在内側,兩車并排入彎。
事故就發生在這一刻,因為距離太近,而想要占據賽車線的詹姆有一個明顯的向外擠壓動作,李森嶼完美避險已經來不及了,他猛打方向盤想要避開詹姆,結果賽車甩尾打轉,車尾掃到了詹姆的左前輪。
詹姆左前輪直接爆胎,而李森嶼大賽車後部受損同時,旋轉着沖進砂石緩沖區,陷進去出不來了。
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濟于事,沒辦法再把賽車開出來的李森嶼在TR中大罵詹姆:“他是不是腦子有病?幹什麼?這是排位賽啊,排位賽!他不想比直接退賽不行嗎?為什麼非要跟我搶?”
如果不是詹姆使勁擠壓,讓李森嶼無處可去,也就不會在兩輛高速賽車之間形成一個真空帶把兩輛車壓到一起,發生事故。
相比之下,隻是爆胎的詹姆還能拖着殘損的賽車在賽道上繼續行駛。
就是樣子有點可笑。
但不妨礙他認為自己做的對,甚至在TR中說:“他沒有給我留足空間。”
[詹姆好迷惑啊,他在說什麼?他擠别人好嗎?!]
[這波彎站埃爾森,他什麼都沒做,才排位賽而已,不至于這樣,恨成這樣,車隊還不把兩人分開?沒記錯的話詹姆今年合同到期,明年還要簽?還簽的話是最好一分不剩的準備了嗎?]
[為什麼不能簽?别好了傷疤忘了疼,之前埃爾森就是這麼對别人的,憑什麼别人不能這麼的對他?做事的時候就該想想後果。]
[不管怎樣,事情都過去了,都說了車隊利益高于一切,現在好了,樂子人,樂子車隊,新套件白換。]
[我看詹姆隻是爆胎了,應該沒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