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
太愚蠢了。
這是李森嶼穿來後犯的最愚蠢的錯誤了:“抱歉,我的問題。”
他沒刹住,沖進緩沖區也就算了,倒車的時候還把皮埃諾的車給撞了,賽道紅旗了十分鐘。
不僅如此,他的一練也毀了。
但好在皮埃諾換個前翼就能重新參加一練,倒不至于過分愧疚。
隻是李森嶼的車組技師就有點慘了,尾翼要修,還要整車檢查,以免有隐藏問題存在,影響正賽。
為此,李森嶼還特意跟車組人員說了抱歉,請他們喝了咖啡。
畢竟是因為自己失誤造成的車損,原本沖進緩沖區就隻需要進站換套輪胎就行了。
但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李森嶼雖然感受到了一絲挫敗感,但很快就振作起來,沉溺于過去的事情是對未來的不公。
李森嶼調整好心态,迎接剩下的比賽。
幸好隻是撞壞了一點尾翼,車組人員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就在二練前給修好。
而且除了尾翼之外,賽車沒有任何潛在問題。
李森嶼隻需要保證剩下的練習賽不再失誤,完成車隊收集數據的任務就行。
而他也做到了。
算是給即将到來的排位賽一點慰藉。
隻是這站賽車在調校方面似乎總是差那麼一點點,李森嶼在一練就有所體會了。
周六下午,阿塞拜疆大獎賽排位賽。
Q1,賽車調校在三練後似乎就有點走偏,不是很好操控,但又不至于不能操控。
操作手感很奇怪,駕駛這樣的賽車,李森嶼不得不更加小心。
但好在他在第一節結束時,把成績刷到了第六。
湊合吧。
這個成績。
好在還有一點點時間來調整,車隊根據李森嶼的反饋進行了調整。
不過這也導緻李森嶼出場的時候,有幾個車隊的賽車已經跑完成績回來了。
李森嶼有點着急,但調整的結果還算理想。
在Q2最後階段,他上升到了第四。
就在李森嶼自信的以為會保持這個成績完成Q3,第三節還是讓他有些失望。
首先,放車時機不對。
其次,賽車的轉向過度的毛病莫名其妙又加重了。
最後,李森嶼還被阻擋了。
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但結果被影響了,還是非常不爽。
第六。
正賽三排發車,不好不壞吧,旁邊就是詹姆,他第五,羅伊這場不知道是沒跑好還是賽車不給力,第七。
按理說,這場比賽他們怎麼說也應該在第二排,結果被霍丁的兩位頂上去了。
車隊排位賽一結束,就叫上兩人開複盤會。
開了一個小時,也影響不了什麼,排位賽結束後,FIA會把每支車隊的賽車封存,不允許繼續改動。
在正賽錢兩三小時車隊才能碰車,可以調,但這兩三個小時也幹不了什麼,就隻是微調。
開會也是為了吸取教訓,下一站新加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可新加坡雖然也是街道賽,但兩條賽道特性不同,新加坡彎道較多,整體速度不如巴庫賽道,還是夜賽,溫度又有所不同,調校自然也不會一樣。
隻能說,盡量吸取教訓吧。
周日。
原本是個晴朗的好天氣。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着。
車隊甚至跟兩位車手讨論了配合策略,盡可能的超過霍丁二人。
從爬山時間後,兩人的關系就有所緩和,至少詹姆說話不在陰陽怪氣,甚至也能主動提出配合。
這讓沉浸在兩人拉扯關系的車隊人員松了口氣。
可現實就是為了撕碎人的美夢。
阿塞拜疆大獎賽正賽51圈,出發時,所有車手都選擇了黃胎起步。
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數都會選擇一停戰術。
可意外總是會在預料不到的時候發生。
開局一切順利,李森嶼和詹姆甚至在比賽一開始的一号彎前,就利用發車優勢搶下了三四位,成功甩開了霍丁的兩位車手。
而霍丁兩位車手節奏被打亂,還被羅伊鑽了空子,一下超了兩位,上升到第五。
之後的比賽雖然也有不少超車出現,但至少都還算順利。
第二十五圈,為了尋求變化,破局,李森嶼率先進站。
下一圈,皮埃諾和詹姆同時進站更換硬胎。
而圈速一直保持第一的約翰不知道怎麼也被賽車在第二十七圈召喚進站。
他明明可以再堅持一下。
也許就是這破操作,才讓命運的齒輪奇怪的旋轉起來。
巴庫賽道是條高速賽道,換胎出站後,四個人就落在了後排車陣中。
按理說,有輪胎優勢在,四個人雖然暫時割開,但很快就能被縮短。
更關鍵的是,李森嶼因為主動求變,已經在原來先頭部隊中處在領先的位置上。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很有可能拿到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分站賽冠軍。
可就在他繼續追趕,已經來到第八的艾倫身後。
命運的齒輪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