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你好,神秘法醫[福爾摩斯] > 第13章 Chapter13

第13章 Chapter1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Chapter13

麥考夫用四十分鐘完成了對爆.炸現場的全部勘測。

門與窗沒有損壞痕迹,不存在暴力入侵分揀室的可能性。

室内出現了顯然不屬于這裡的東西。

——一些機械結構金屬零件殘片,比如彈簧、發條、齒輪等物品。

這些碎片上附着微量的高錳酸鉀粉末殘餘。

高錳酸鉀是危險品。與過氧化氫、濃硫酸等混合後,極易引起爆.炸.

不是人人都了解這種知識,但有心想掌握類似技能,不必進入學校學習。

書店裡出售相關刊物,介紹化學理論與實驗操作。書上的步驟不一定清晰,但多試幾次又沒被炸死,可以調配出想要的炸.彈當量。

倫敦對這類實驗原材料的監管不算嚴格。

比如砒.霜用作毒鼠藥,能随意買賣。

有人将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用于外傷清創,所以錢到位,在藥劑鋪就也買到它們。

麥考夫将爆.炸碎片逐一收集。

比起爆.炸物原料的較易獲得,裝載彈.藥的精密容器隻能手工定制。

投彈者至少要制作一個延時裝置,甚至是定時裝置。

先将高錳酸鉀與強氧化劑分裝在兩個區域。

間隔闆與機械臂相連,在齒輪緩慢轉動、彈簧發條收縮到某個位置時,間隔闆被抽離。化學反應發生,最終引發爆.炸。

這類裝置無疑是精密的,需要高超的機械技術。

再看裝載爆.炸機關的外盒。

拼湊殘片可以确定盒子以橡膠制成,前部附有毛氈作為緩沖墊,就是氣動管道使用的普通傳輸盒。

倫敦地下的氣動管道錯綜複雜。

管道不擁堵的情況下,這種小盒子的傳輸速度很快,15秒走一百米。

麥考夫暫時不能肯定投彈者是算準時間讓爆.炸發生在外交部辦公樓,還是隻求一炸,随便炸到哪裡都行。

選擇不同的爆.炸點,投放盒子的位置勢必不同,對倒計時裝置的細節把控也有差别。

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

盒子不是從經由管道運輸,而是有人直接手動放到分揀室。

這隻傳輸盒不是全新的,有一兩年的使用痕迹。卻無法證明在爆炸發生前,它曾經通過氣動管道。

盒子沒有鋼印标号,同一公司生産的外觀一緻。由于在管道内運輸時摩擦生熱,也不适合在盒子外部粘貼紙質标簽。

在日常的電報工作中,弄丢幾隻空盒是司空見慣的事。隻要不是一丢幾十隻,也不必去登記損耗。

換句話說,投彈客能夠通過某種渠道,不引人注意就獲得舊傳輸盒。

目前還能确定另一點。不明嫌犯對電報線路有一定專業認知,且有機會接觸到電報系統。

假設炸.彈通過管道傳輸,投放者要能接觸到與外交部辦公樓相連的氣動管道線路。

以上這些線索卻無法立刻快速縮小範圍。

盒子傳入白廳,不僅走點對點的直線傳送,每天也有大批量的消息需經過好幾個電報中轉站進行轉運。

中轉站不隻負責傳遞政府單位消息,也有商業運營線路。那意味着雇傭的電報員有成千上萬,那些人都可能是嫌疑人。

精密的自制炸.彈機關,足見不明嫌犯絕非沖動作案。

如果他是中轉站的員工,可能本來就是分揀員,便于接觸氣動管道。也可能是其他崗位,而要假裝不經意靠近非他所屬的工作線路也不難。

因為電報圈的一種風氣,是封閉而排外。

麥考夫清楚電報員們自成一套規則,以摩斯碼取代了日常生活語言,在線上活躍交流。

當成為這個群體的自己人,絕大多數電報員之間的關系會被迅速拉近,相互幫助接線很常見。不明嫌犯趁着同事不備,投入裝着炸.彈的盒子,不會引起太大關注。

麥考夫将一條條推測清晰地記錄在案。

再通過殘破變形的機關碎片,經由一系列物理學公式演算,還原裝.彈機械的構造。

三幅精密無比的模拟圖被快速畫了出來。

這速度快得過分了,太像是制彈者本人到場。

三選一,要确定究竟是哪一款,還需結合爆.炸物的原料品質做判斷,最終進行實際測試才能得出肯定結論。

梳理完這一切,他又用鑷子夾起一塊變形的金屬碎片。

這是所有金屬殘片中最特殊的一片。

上面刻有圖案。

很小,小拇指指甲蓋的尺寸,刻着某種昆蟲的腦袋,有兩根觸角。

遺憾的是缺少下半截圖像無法判斷昆蟲的具體種類。相應的下半截金屬片被炸得粉碎,不能再辨析原來的模樣。

這是投彈客故意留下的标記符号嗎?

以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不明嫌犯費盡心思投彈的動機是什麼?

21:45。

麥考夫拿着調查報告回到會議室,一群同事非但沒有散去,而且辦公樓的四十六人全都到齊了。

他一進門,立刻被四十六道目光齊刷刷地盯上。

這些眼神就像是期盼代表司法公正的女神「忒彌斯」速速降世,絲毫沒考慮到麥考夫的性别不合适。

這會,外交部事務官們都很清楚自己背上了投彈嫌疑。

将近一個半小時,大家絞盡腦汁自證、旁證、互證清白,隻求說明與爆.炸沒有一便士的關系。

當勘查現場的麥考夫進門,最希望從他嘴裡聽到一句讓真相大白的調查結論。

麥考夫将初步調查報告交給克萊長官。

“投彈的機關再精妙,也不能違背物理學原理。通過機械動能讓内部結構形成倒計時的轉動效果,而盒子能儲備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類比給八音盒上發條,播放音樂的時長是有限。

爆.炸倒計時的裝置大小被限定在一個運輸盒的尺寸内,本身能轉化與儲備的機械動能也就有限。

麥考夫給出推測,“一旦啟動裝置,預估四十五分鐘後會爆.炸,最長不會超過一小時。”

這句話成功點燃會議室衆人興奮與慶幸的情緒。

“哈哈,我就知道福爾摩斯會還我們清白!”

“太好了!不超一個小時太好了!”

“我就說,我們都是安分守法的好人。怎麼可能去搞炸電報線路,這不是砸自己的飯碗嗎!”

一些情緒外露的事務官們已經歡呼出來。

之前相互舉證的環節中,二樓分揀室的鑰匙保管者查普不得不自爆了早退問題。

白廳規定事務官們17:00下班,查普需在下班前反鎖分揀室的房門。

在他的實際工作中,包括今天在内,卻是隔三差五地提前下班。

反正不急着拆盒,大家默認等到第二天上班再記錄訊息,基本16:00後都不進分揀室。

今天,查普大約16:20反鎖分揀室的門,16:30就拎包走人。

門口的簽出登記不是問題,讓相熟的同事幫着代簽一下就行。

17:55爆.炸發生,最遲機關盒需在16:55被放到分揀室。

分揀室門窗無損壞痕迹,有鑰匙的人又早就離開了,内鬼投彈的可能性驟減。

是不是有誰偷配鑰匙?或是以高技術開鎖?

基本也能排除這兩種可能。從16:50到17:15是下班高峰期,多數人準備或正在離開辦公樓的路上。

分揀室不在犄角旮旯,是在樓梯口附近的顯眼位置。

人群容易看到分揀室門口的情形,今天沒發現誰鬼鬼祟祟地出沒。

由這推測,炸.彈更可能是通過氣動管道進入分揀室。

克萊長官看向麥考夫,“你怎麼看?”

麥考夫說得果斷,“我認為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親手搓出一個炸.彈盒。”

衆人聽了無不感動,果然是麥考夫·大好人·明辨是非·聰明絕頂·福爾摩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