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内有燈柱被标記。
倫敦郊野正在進行一場實驗。
“咔嚓”、“咔嚓”……
金屬齒輪與發條的轉動聲非常微弱,但在空曠又寂靜的倉庫内仍能被捕捉到。
18:22,郊外廢棄倉庫。
麥考夫、夏洛克與鮑勃·約翰遜三人站着倉庫門口,正在進行昨夜白廳爆.炸的還原模拟實驗。
昨天,麥考夫繪制出三種炸藥.定倒計時裝置的模拟圖。
剛好夏洛克下周再開學,今天借他一用。
以一個白天的時間,兄弟倆一起把模拟圖做成九個實物裝置。
再分别裝入不同品質與數量的高錳酸鉀與強氧化劑,九枚定時炸.彈新鮮出爐。
鮑勃去聯系安全的實驗場地。
天黑後,他駕駛馬車,連人帶彈,一起送去聯系好的廢棄倉庫。
這會,鮑勃聽着倒計時裝置發出齒輪轉動聲,聲音若隐若現,很容易被忽視。
他感慨:“沒想到有朝一日,我作為文官居然也會參與到爆.炸實驗裡。謝謝兩位給了我與衆不同的人生體驗。”
今天上午,鮑勃被麥考夫告知暫放手頭工作,臨時征召他為内部調查員。
當時以為幻聽了。不是為調查本部門的炸線事件而意外,而是聽到今夜要搞模拟爆破實驗而震驚。
這麼快的嗎!
一個白天就手搓出幾隻炸.彈裝置?
那些金屬機關都要手工定制,兩個福爾摩斯用六七個小時就能完成?
事實擺在面前,速度就是這麼快。
不能說福爾摩斯們表現出不像人類的速度,隻能說快到像是不明嫌犯本人前來複制了一批倒計時機關。
麥考夫對鮑勃的感慨,謙虛地回應:
“約翰遜,你客氣了。這場實驗對你來說,還談不上參與感。我們隻是站在門口等待爆.炸發生,然後觀察哪一組實驗品最符合案發現場的情況,沒有多少互動性。 ”
通過對比爆.炸效果,确定投彈者具體用了哪個牌子的炸.藥原料,從而縮小偵查範圍。
鮑勃本來不覺得,但聽麥考夫的平淡描述,他竟也認同了。“聽起來是不夠刺激,像我們這類文官也許沒機會參與更刺激的實驗中。”
夏洛克提出反對意見。
“那可不一定。說不定什麼時候,您一邊做着電報員工作一邊就獲得參與刺激實驗的機會。有類似的先例。”
“哦?”
鮑勃好奇,“我從沒聽說過?還請細說。”
麥考夫掃了一眼弟弟。隻見夏洛克滿臉熱忱,似單純與人分享趣味知識。
他平靜地收回眼神。一個期待地發問,另一個誠心地回答。多麼暖心的氣氛,他怎麼能打斷呢。
夏洛克對鮑勃興緻勃勃地說起來。
“那是一百二十七年的舊聞,隔壁法國人做的實驗。在巴黎的加爾都西大修道院,1726年4月的一天,開始對電報業邁出了先驅性探索的一布。
兩百位修士參與其中,最初不知道實驗目的是什麼,就是聽從院長命令列成一隊。排隊排得像歪歪扭扭的蛇形,然後各自伸手,握住同一條超長金屬絲。
1.6公裡的金屬線,就是一條沒有包裹絕緣外殼的電線,它把修士們串聯起來。修道院院長讓-安托萬·諾萊特二話不說,把電線接上萊頓罐蓄電池。直接開啟電擊,就聽‘嗖——’”①
夏洛克一邊拟聲,一邊原地狂魔亂舞。不,更貼切地說是充滿藝術表現性地還原當年盛況。
“兩百個修士握着金屬絲被集體觸電了。他們尖叫着,全身抽動。那場面,想想就壯觀。”
鮑勃聽着,眼中的好奇被無語取代。
他發誓自己是正常人,沒有趕着上被電擊的嗜好。又忍不住問:“這與電報有關?”
“當然有關。”
夏洛克懷疑鮑勃上學時逃課了,否則為什麼沒從他生動形象地講述中聽出實驗目的。
“讓-安托萬·諾萊特的實驗證明電流能被即時遠距離傳播,理論上可以制造出這類傳遞電信号的機器。真正實現電流傳遞電報卻要等到諾萊特實驗的八十六年後,摩爾斯發明電報。”
夏洛克最後總結,“雖然您沒趕上18世紀的諾萊特實驗,但别失望,說不定哪天就趕上本世紀的刺激實驗了。到時候,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這會,鮑勃仿佛被一百二十七年前的電流給隔空劈了,機械地問:“請說。”
夏洛克:“将來,如您有幸參與刺激實驗,不如邀請我同往。”
劍橋的大學生活相對平淡,哪像白廳辦公樓會被投彈客光顧,誰也說不好什麼時候天降刺激實驗。
鮑勃徹底無語,不禁看向麥考夫,你弟弟這麼愛好科學實驗你知道嗎!
他又轉頭問夏洛克,“你哥哥獲得實驗名額的可能性高一些吧?你不參加他那組?”
夏洛克微笑,“約翰遜先生,您謙虛了,我認為以您對生活的熱情探索态度,更容易被實驗主辦方選中。而我的哥哥生性喜靜,參加實驗的可能性不大。”
鮑勃正想點頭認同,轉念又覺得哪裡不太對。
難道自己有特殊嗜好,居然要趕着上找人電擊自己嗎?!夏洛克其實是不舍他哥哥受苦吧?
麥考夫聽着話題趨向離譜方向,取出懷表看了看,顯示18:28。
“抱歉,先生們,我不得不打斷兩位的火熱聊天。還有兩分鐘,炸.彈裝置的倒計時即将結束,九個實驗品将被引爆。”
夏洛克立刻轉頭,全神貫注地看向倉庫内,絲毫不像剛與鮑勃進行了一場友好而熱情的閑談。
鮑勃被一口氣卡在嗓子眼。
想說點什麼,但又不知道能說點什麼,或許他本就不該挑起刺激實驗的話題。
鮑勃隻能認真倒數,等待今天實驗的關鍵一步。
119秒、118秒……2秒、1秒,微弱的齒輪轉動聲停止。
三人立刻朝後退,更緊緊捂住耳朵。
下一秒,爆破聲起。
“轟”、“轟”……,接二連三地爆破聲在空曠倉庫的不同位置炸響。
黑煙飄蕩,刺鼻性氣味彌散開來。
三人不着急入内,又耐心等待了好一會。
等煙霧徹底散去,确定不會二次爆.炸後,進入倉庫觀察九個點位的不同爆.炸痕迹。
麥考夫從頭到尾觀察九個實驗品,最終在五号面前站定。
“五号實驗體與昨夜分揀室爆.炸的效果吻合。”
鮑勃立刻翻看記錄簿。
“好消息,五号裝入的炸/藥原材料品質上佳。售賣優質原料的店鋪少,倫敦約有三十家店。明天一家一家查過去,找到購買者的可能性變大了。”
與外交部被炸氣動管道相連的電報站、電報中轉站不在少數,這些公司的電報員都在嫌疑犯名單上,估測有上萬之多。
獲得了炸.藥原料的購買者名單,能與電報員名單做交叉比對,快速縮小嫌疑人範圍。
麥考夫:“先不要貸款樂觀。如果投彈者不是在倫敦購買材料,或者店家沒有銷售記錄,又或者不明嫌疑人買東西時進行了喬裝呢?”
鮑勃被問得整個人肉眼可見得蔫了。“你說得對,确實存在很多障礙。”
麥考夫:“但明天該查的藥劑鋪,你還是要繼續查。”
鮑勃問:“你呢?”
麥考夫微笑,想到今早在炸.彈殘片提取到的一枚指紋。“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什麼意思?
鮑勃不太理解,但沒再等到具體答案。
三人前往廢棄倉庫前附近的馬車站點,這裡位于前往劍橋鎮的路線上。
夏洛克帶着行李連夜返校。
他對投彈案是有點興趣,但新學期的化學實驗更吸引他。
反正有麥考夫參與偵破電報爆.炸事件,相信不久就能滿足他獲知整件事來龍去脈的好奇心。
麥考夫與鮑勃返回倫敦市内後分開。
明天一早,麥考夫準備給素未謀面的探員先生送去“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