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停
瑤光同俞二俠下山,一路暗暗追着天鷹教,直到海邊。
他二人見天鷹教有乘船出海之意,就也決定要雇條船出海,恰巧遇見昆侖派的弟子也追着天鷹教而來。
如今,瑤光早不複當年稚弱少年模樣,變作一俊美男子,隻容顔還帶着依稀幼時的精緻,又束發做道士打扮,若不是熟人一般還不太敢認他。
巧的是,這次昆侖派打頭的兩人恰好就是熟人,當年用兩儀劍法合攻瑤光的衛四娘和西華子。
西華子一向莽撞,也沒認出他來。
反倒是衛四娘為人精細,加上她是女子,對好相貌的男孩子總是記得清楚一點。
而且,那一日,瑤光雖然鬧了昆侖,卻沒把事情鬧大,他和殷六俠自然不會對外宣揚,昆侖派的弟子打輸了,更不會到處去說。
所以,這事居然兩方默契的瞞了下來,誰都不知曉。故此,也就不算結仇。
相反,衛四娘因為這事,還得了些便宜。瑤光一鬧,讓那不孝順的五姑先是丢了臉面,後來又失寵于掌門人,她自己便得了掌門夫人好大一份賞,也因此,她見瑤光經過,便主動招呼了一聲道:“可是武當派的俞少俠?”
俞蓮舟一愣,武當七俠成名多年,人人稱一聲俞二俠,如今一大把歲數,怎麼還有人叫自己少俠?
旁邊瑤光卻是一個恍然,他自己是孤兒,也不曉得自己姓什麼,所以,有時候對外說話,想要有個稱謂,便報師父的姓氏。這事自家師父和六師叔、七師叔他們平日都是知道的,反而是二俠長年在外奔波,不太曉得這些事情。
瑤光聽見,就說:“二師伯,大概是叫我呢。”
俞蓮舟一怔,緊接着想到自家三弟,有些明白,也不插嘴,擡眼望過去,見是昆侖派的服飾,就也迎了幾步。
西華子對當年敗于瑤光之手猶自耿耿于懷,隻礙于俞蓮舟在側,自忖恐不是這成名已久的俞二俠對手,不願輕易出手。
衛四娘卻笑臉相迎,開口說想同武當聯手,一起追擊天鷹教。
瑤光心中挂念張翠上的事情,有心不願帶他們。可轉念一想,若是不帶,回頭他們自己雇船照樣出海,反而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好一點。
他于是望向俞蓮舟,見俞蓮舟默默點頭,便應承了這事,邀請昆侖派上船。
船行一半,因昆侖派幾人太過張揚,加之船又是跟在天鷹教船屁股後面,天鷹教的人哪能察覺不到,自然回船攻擊。
兩方頓時就互掐了起來。
瑤光一邊回憶着原著劇情,一邊随手同天鷹教的一些小喽啰随便過上幾招,他正想着張翠山究竟什麼時候才出現……
就聽一個女子的聲音高喊道:“日月光照,天鷹展翅,聖焰熊熊,普惠世人。這裡是總舵的堂主。哪一壇在燒香舉火?”
他心下頓時一定,暗道:“來了。”
果然,這邊俞蓮舟剛說一聲:“好!大家住手。”那邊一男子就高聲問道:“是俞蓮舟俞師哥麼?”
俞蓮舟一怔,下意識回叫道:“我正是俞蓮舟……” 他話未說完,便覺得适才問話的聲音十分耳熟,這時細一琢磨,便不由得激動起來,道:“……啊……啊……你……你……”
就聽那人答道:“小弟張翠山!”
那男子也極為激動,眼見所待的木筏跟大船相距尚有數丈,也顧不得等待,從筏上拾起一根大木,使勁一抛,跟着身子躍起,在大木上一借力,已躍到了對方船頭。
俞蓮舟搶上前來,師兄弟分别十年,不知死活存亡,這番相見,何等歡喜?
兩人四手相握,一個叫了聲: “二哥!”一個叫了聲:“五弟!”眼眶中充滿淚水,再也說不出話來。
那邊天鷹教排場更大,隻聽大海螺嗚嗚吹起,又搭了木闆,百來名教衆列隊相迎,殷素素帶着張無忌,先同天鷹教人見了禮,就走向武當這邊。
未等張翠山開口介紹妻子,瑤光卻從俞蓮舟身後閃出,見禮笑道:“瑤光見過五師叔,謝天謝地,五師叔平安無事。”
張翠山忙擡頭看過去,道:“你是瑤光,哎呀,你竟長的這麼大了。”
當年他下山時,瑤光還是個七八歲的幼童,在俞岱岩床邊哭泣不止,如今見他長身玉立,容顔俊美,唇邊帶笑,不由得感慨萬分。
他有心想問一句俞岱岩的事情,但适才興奮之下,沒注意場面,這時候被瑤光這麼一鬧,舉目四下裡一望,隐隐有些顧忌眼前這個場面,不好多談,便拉着瑤光的手道:“過來見見你師弟無忌。”又擡頭笑道:“二哥,這是你弟婦和你侄兒無忌。”
俞蓮舟頓時大驚,天鷹教和武當派适才正在惡鬥,哪知雙方各有一個重要人物竟是夫婦,不但是夫婦,而且還生了孩子。
殷素素過來見禮,口稱二哥。
俞蓮舟對天鷹教素沒好感,這時候不好傷張翠山的顔面,隻含混着應了一聲,轉身想同瑤光說幾句話,卻見瑤光竟直接跑去張翠山那邊,正抱了一個孩子哄着玩。
兩方一時間沉默。
别人尚還好,隻昆侖派西華子性情最是暴躁,之前對瑤光就因着舊怨不曾給過好臉色,此時見失蹤多年的張翠山出現,忍不住就第一個蹦出來,厲聲質問道:“張五俠,謝遜那惡賊在哪裡?你總知道罷?”
說起來,這五俠張翠山也是個不喜說謊的人,這話要問殷素素,隻怕寥寥幾句就應付過去。但一問他,他不喜虛言敷衍,也不願謊言相欺,便隻扭頭不回,問俞蓮舟道:“二哥,到底怎麼回事?”
西華子那邊暴躁追問,但周圍人見五俠張翠山回避問話,心中已有結論,覺得這謝遜的下落,這為五俠必然有些線索,也不開口,隻拿西華子當個出頭鳥,由着他開口逼問。
俞蓮舟卻開口道:“我們少林、昆侖、峨嵋、崆峒、武當五派,神拳、五鳳刀等九門,海沙、巨鲸等七幫,一共二十一個門派幫會,為了找尋金毛獅王謝遜、天鷹教殷姑娘,以及敝師弟張翠山三人的下落,和天鷹教有了誤會,不幸互有死傷,十年中武林擾攘不安……”
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又道:“天幸殷姑娘和張師弟突然現身,過去許多疑難不解之事,當可真相大白。隻是這十年中的事故頭緒紛纭,決非片刻之間說得清楚。依在下之見,咱們一齊回歸大陸,由殷姑娘禀明教主,敝師弟也回武當告禀家師,然後雙方再行擇地會晤,分辨是非曲直,如能從此化敵為友,那是最好不過……”【注1】
瑤光聽自家二師伯話語說的堂堂正正,義正言辭,心裡佩服之餘,卻又有些無奈。
武當派諸人其實并非沒有防人之心,隻是總把人心想的太好,他們把這事看的太過簡單,以為大家真是找謝遜尋仇的,還一本正經的想要召開什麼大會,把事情說清楚,然後還幻想能化敵為友……卻不知這群人貪婪堪比豺狼,哪是為了尋仇找個理由,哪有化解仇恨的心思,一個個的為名為利為了屠龍刀,恨不得瓜分了武當。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一歎,低頭忍不住歎了一句道:“好人總是受欺負的。”
懷裡小孩一雙黑色的眸子明亮天真,不禁接口道:“師兄說的不對,爹爹說好人會有好報的。”
瑤光不由得一笑,從袖子裡摸出幾顆糖果,塞在孩子嘴裡,這還是以前總拿來哄宋青書用的,如今又派上了用場。
張無忌自幼生活在冰火島,那裡缺衣少食,如今看什麼都稀奇,适才父親讓自己喊這青年師兄,他便有十二分的好奇,隻覺得這師兄看起來無比好看,比他媽媽還好看,而且笑起來暖暖的,讓他很是喜歡。被抱起來的時候,因着瑤光動作輕柔,讓他有一種被呵護的感覺,不由得心生依賴。
這個時候吃着從來沒吃過的美味糖果,就把父母忘在腦後,隻顧着同這個師兄說話。
瑤光見俞蓮舟和張翠山在那邊,面對衆人追問,神色有些氣惱,又見殷素素眼珠轉動,覺得有這三人在,一時間也無人敢持武行兇,隻差一個不懂事的張無忌最是容易出事。
他心中早有打算,便假裝抱着孩子在船欄邊看海講故事,一步步走遠。
這時候,衆人注意力都在張翠山身上,自然無人察覺到這一大一小,竟是走的遠了。
孩子本就貪玩,加上這個哥哥又是父親說過的師兄,知道是自己人,他聽着這個師兄講有趣的故事,連自己離父母越來越遠都沒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