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本以為,這會是一場效率極高的繁忙旅程。
洛恩對這座城市的喜愛以及事先籌備像是一種誤導,再加上隻有周末的午後有時間,讓人下意識覺得,他是那種“嚴格自律”的性格,精心設計的路線囊括這座城市所有的景點,争分奪秒地去探索經曆。
暴風雪見過很多“伊利斯一日遊”或周末兩日遊的旅遊團。
伊利斯占地面積不大,但有着豐富的曆史古迹和現代地标,以及多種多樣的體驗本地文化的方式。
因此,一日遊的計劃總是緊湊忙碌的,通常是一批青壯年遊客在清早抵達伊利斯,然後順着既定的路線和安排,像是參加越野比賽似的在城市裡跑來跑去,在步行區外行動的時候會搭車,但總是把珍惜時間、最大化效率當作自己的第一信條,就連用餐也要選在路線上方便又獨具特色的小餐廳,分配給吃飯的時間十分拘謹,簡直像是軍事化管理。
暴風雪曾經對這種行為略感嗤之以鼻。
伊利斯迎來更多的訪客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活了很多年的大白貓最看不慣火急火燎沒耐心的年輕人,他們成群結隊緊跟着導遊在步行區東奔西跑的身影,像是忠誠追随頭羊的羊群,不僅不會讓暴風雪對他們肅然起敬,反而是和這座曆史小城風格截然不符的景象。
在如此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忙忙碌碌的一群遊客不是什麼奇景。
但這樣快餐化的打卡式旅遊不适合伊利斯,實際上,這種遊覽方式不适合任何以文化或曆史底蘊聞名的城市,暴風雪堅持這麼認為。他們隻看到了這座城市最表面最淺顯的一層,收獲當然是十分有限的,除了“我到過這個地方”的自我滿足感以外。
伊利斯這個地方,暴風雪已經遊蕩了數百年,他目前為止還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無論是作為貓的出生、作為貓的死亡,還是後來的成長、了解人世、承擔職責,有關暴風雪的一切都發生在這座小城,他對外面的世界有所耳聞,卻從來沒想過離開。或許這樣的生活在别人看來枯燥無味極了,對于暴風雪來講,伊利斯依然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地方。
一座用數百年的光陰去探索都不能看透全部的城市,短短幾小時的遊覽又能帶來什麼呢?
當然,從客觀的角度來講,用這樣的标準去要求普通遊客實在是強人所難。畢竟,伊利斯對于暴風雪來講是極為特殊的存在,是唯一的故鄉,而對其他人來講,它不過是“五十個最美小鎮”清單上的一項,和某某臨海小鎮、某某臨山小城沒什麼區别,旅遊這種事,自己開心就好了,不需要過度計較收獲。而且,大部分人并沒有深度遊覽的時間和精力。
暴風雪還是為大部分遊客感到惋惜,從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旅程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奇怪的是,發現洛恩的筆記和路線圖之後,暴風雪默認洛恩也要來一場高效旅程——沒到一日遊的密集程度,也是比較快餐化的遊覽,畢竟洛恩标記出來的地點太多了,根本不容得人細細品味。然而,他卻沒有對洛恩的計劃感到輕蔑,這又是為什麼呢?
暴風雪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結論,洛恩并不是無腦接受别人制定的方案,無腦跟着别人四處亂竄,而是自己做出調查研究之後,自己策劃路線、選擇目的地,然後“分期”完成計劃,最終效果可能差距不大,但是獨立思考總是可貴的。
再加上洛恩獨來獨往的性格,缺乏大型旅行團人數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所以…不那麼惹人厭煩?
暴風雪快要找不出借口了。
歸根結底,大概是他對洛恩潛意識的信任。
洛恩那麼喜歡圖書館,是發自内心的憧憬和熱愛,暴風雪以此類推,覺得洛恩肯定不僅僅是為了一座圖書館搬來這座城市。那麼,他對伊利斯本身肯定也有種特别的喜愛和歸屬感。這樣的人,當然和來去匆匆的普通遊客存在本質區别。
總之,洛恩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各個景點之間快速奔走本就不是洛恩的企圖,而是暴風雪看了他的地圖之後萌生的錯覺。
洛恩願意在寂靜無聲的圖書館裡度過大段時間、安心閱讀,說明他本就不是個沒耐心、急性子、脾氣火爆的人,他的遊覽計劃也屬于這個風格,重中之重便是自由悠閑,無拘無束、随心所欲,從不會“挑戰自我”、以違背本性的方式去完成任務,而是把自己的開心和滿足放在第一位,計劃和安排什麼的,是最不重要的一環。
洛恩在探索、享受這座城市,而非簡單意義上的遊覽。
一邊在人迹罕至的古典小巷子裡慢悠悠地踱着步子,洛恩一邊給暴風雪講起自己今天的安排。
“我本來想去美術館,在那裡我能呆上一整個下午和傍晚。”洛恩笑道,“不過,這不是你一定要跟來嗎,那種地方肯定是不讓你進去的,再說我也不是你的主人,沒資格把你當作我的貓來…管理?答應了和你一起出來玩,總不能把你一隻貓晾在外面。所以,臨時改變計劃,今天我們去看看美術館後面的雕塑花園,那是個寵物友好的地方,你一定會喜歡的。”
“喵。”暴風雪滿意道。他喜歡細心體貼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