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城颔首,神情頗為凝重,沒有半分泰然,甚至眼神都透出隐隐憂懼,“天物刃,潰流勢,專破先天境界,護體罡氣。”
說到此處,秦逸城感歎,“若不是查閱過藏劍閣中先代祖師所載的《劍藏遺事錄》,老夫也不敢相信,這世上還有如此神奇的武功。”
先天罡氣,顧名思義就是達到先天境界才能使用的護體罡氣,比起後天境界的護體真氣,先天罡氣要更加霸道也更加堅固厚重,如果将護體真氣比喻成藩籬,那先天罡氣就是一道城牆,二者擁有的強度完全可以說是天壤之别。
但即使是這種強度的罡氣,在天物刃面前還是冰消瓦解的潰散。
天地萬物皆可為刃,是為《天物刃》。
《天物刃》是滄海四部秘典玄功之一,其本質就是煉氣。可以說當今世上修煉精研内功真氣的武學,皆無有出其右者。
天物刃修煉到最高境界後,不僅能将修煉者本身的真氣凝氣為刃,還能運用“散流勢”削弱遲緩對方的攻勢,運用“潰流勢”破解對方的防禦,擊潰敵人的先天罡氣,甚至可以奪取他人真氣化為己用,以達到對戰之時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效果。
《天物刃》之所以被稱為邪功,并不隻是因為其出自滄海,更因其太過霸道無解的特性,徹底威脅中原武林以内功為尊的武學理論基礎。
霸佛劍聖互換眼神,已成默契,皆道,天衣斷不能留!
秦逸城對逆浮屠道:“今茲事體大,非同尋常,若縱虎歸山,他日中原武林必有浩劫。如此邪魔外道,不必與她講什麼江湖道義,你我聯手,誓要将此子就地格殺,以絕後患!”
群雄驚聲嘩然,霸佛略微沉吟,回道:“善哉,秦宗主所言極是。魔道妖邪當前,貧僧不可再逞一時之勇,應以武林安危為重,速戰速決!”
說罷,霸佛劍聖相對颔首,面朝天衣,從左右接近,以為犄角之勢。
群雄大驚,哪裡看不出他們的意圖?真正讓他們感到吃驚的卻是……
“聽他們的意思,他們是要聯手滅殺風劍心?”
“居然要霸佛和劍聖聯手,看來這天衣的武功确實高的可怕。”還有人輕聲與人私語道,“不過,這霸佛和劍聖都是成名三十餘年的絕頂高手,武林名宿,居然聯手對付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這是不是有點……”
“噓,快噤聲,兄弟你不要命了?”
旁人連忙打斷,左顧右盼後,才敢小聲說道:“這也就是說,天衣,就是厲害到這種程度啊。”
當世最強的三位絕頂高手對峙而立,群雄雖衆,在霸佛、劍聖、天衣的眼裡心裡和感知裡卻沒有他們。在對戰這個級别的強者時,必須全神貫注,有時或許隻是刹那時的一個恍惚都能讓自己失去性命。
直到黑夜的風輕輕吹起,天上的雲遮住黯淡的群星,劍氣和殺意在演武場中蔓延,風雨欲來之時,雷霆萬鈞之際,秦逸城終是出了第一劍。
這當然并非因為他是最先沉不住氣的人。絕影劍聖縱橫江湖四十載,曆經大小千百戰,其戰鬥的經驗和直覺都遠不是風劍心可比的。他既然能出手第一劍,那就意味着他必然已經對現在的形勢和面對的敵人都擁有足夠的認知,權衡過對敵的勝負把握和出劍之後的走勢,在慎重思量過後,他決定最先出手。
風息出鞘,那是一柄無形無影甚至無質的神劍。刹那間,從劍聖秦逸城的四周掀起磅礴浩瀚的真氣,大地為之顫動,參天劍芒直達蒼穹,仿佛開天辟地的一束光芒,穿透黑夜,直接天際。
風劍心眸光微動,暗道,無上劍意果然名不虛傳。相距二十丈,秦逸城随手揮出一劍,刹那間,狂風起,天地暗,如有暴風迎面而來,風刀霜刃遍布全場。
風劍心青絲如墨狂舞,淡衣獵獵翻飛,整座演武場都籠罩在劍聖浩蕩雄宏的劍意之中。
秦逸城不愧劍聖之名,當世能将劍意修煉到風雲幻變,氣若洪流者,中原武林唯他而已。且看他起手一劍“風舉雲搖”就有如此威勢,着實令人高山仰止,望塵莫及,群雄瞠目,無不歎服。
緊接着秦逸城再出一劍“風馳電掣”,風息上斬,劍氣幻形成萬千利刃,猶如風暴之勢,宛若閃電之疾,直向風劍心卷去。
誰知劍刃風暴居然徑直穿透少女的身軀,群雄驚呼聲起,秦逸城卻是微微皺眉,忽聽霸佛叫道:“秦宗主,在左邊!”秦逸城瞬間眼神倏凜,右手舉劍擋向左側,但聽金鐵交鳴之聲,霜翎與風息已經撞在一處,頓時劍影如幕,真氣如潮,四散的劍氣引起的沖擊瞬間将地面切割粉碎,甚至開始向回廊和殿前逸散,相距百丈之外還能割裂梁柱,撕裂衣角,這威力當真恐怖。
群雄無不駭然心驚,盡皆避其鋒芒。
突然,風劍心與秦逸城臉色驟變,霜翎和風息一觸即分,同時向後退去。就在風劍心立足未穩的瞬間,九枚金珠猶如九道天雷向她擊來,天衣連忙橫過劍鞘一擋,隻聽場中轟隆隆九道雷聲悶響,場中煙塵滾動,石屑紛飛,地面狂搖,震顫不止,群雄直聽得心驚膽戰,這等威力比之火炮也不遑多讓。
而這僅僅是霸佛逆浮屠袖中擊出的九枚舍利金珠。
待到九聲雷過,金珠如有靈性,回到主人身邊,在逆浮屠周身盤旋,猶如一頭巨大的黑金龍王。
逆浮屠右手曲肘成掌,左手托腰,掌中執念珠,沉吟道:“俱利迦羅龍王!本座可不止有世尊法相。”
殿前禅宗的未虛大師立刻瞪眼驚呼出聲:“這,這是龍王聖顯!”
群雄盡皆側目望向他,未虛怔怔盯着場中出神,道:“老衲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門傳說中的玄功。世人皆知,我禅宗既有救世的經典,也有降魔的奧義,其中以《伏魔正法》和《渡世玄疏》并稱兩大佛門密經,《伏魔正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世尊法相,而《渡世玄疏》達到最高境界,就能驅使八大龍王降妖除魔,這就是師叔現在施展的龍王聖顯。”
說到這裡,他不禁歎服,感慨連連,“想不到這世上竟有人能同時練成《伏魔正法》和《渡世玄疏》,師叔資質之高,就算在禅宗曆代先賢法師之中也是天縱奇才,恐怕除創派祖師以外,再無人能及。”
玄明道長也是歎為觀止,眼神豔羨,“這《渡世玄疏》既然能和《伏魔正法》并稱兩大佛門要秘,想來也是一門驚天地,泣鬼神的神功。”
未虛聞言,縱是謙遜,也不免露出三分與有榮焉來,“據老衲所知,蔽宗自立派千年以來,除光慧祖師以外,再無第二人能同時修成《伏魔正法》和《渡世玄疏》,這兩門玄功但凡能修成一者,就足以傲視群雄,若能二者兼修,則當世再無抗手!”
就看今日這一戰,三位絕頂高手所展現的戰力已然令人歎為觀止,望洋而歎,因此群雄絲毫不懷疑未虛禅師是否有誇大其詞。尤其是先前還蠢蠢欲動,想取劍宗代之的華氏父子更是心有餘悸,再也不敢輕觑劍宗無人。
他們心中已經了然,即使劍宗劍聖之下再無英傑,隻要絕影劍聖秦逸城還在,他們清源流想超越劍宗,獨霸西南就難如登天。
此時隻能忙來奉承,華清徐笑呵呵道,“禅宗有霸佛這等天下第一的英雄坐鎮,無愧千年一秀之名。禅宗底蘊深厚,淵遠流長,也難怪世人常有‘山海風流移不動,萬派千門朝聖宗’之譽。今日有霸佛劍聖在此,我等盡可高枕無憂矣。”
此時,天昏地暗,星月無光,回廊殿前的燈火不能照映到演武場上,那裡隻有急促如雨的金鐵交擊之聲和劍與劍撞擊的星火,在滿場閃爍如電。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快的劍,或許說他們能“見到”本身都不夠準确,諸門各派的豪傑們能看到的僅有不斷閃爍位移的星火,時而在東,時而在西,時而在南,時而在北,快到他們幾乎認為東南西北同時有四對高手在捉對厮殺。
霸佛逆浮屠站在場中,他在替劍聖壓陣,不時從他手中釋放出一道形态各異的龍相,對着風劍心就是狂轟濫炸。百丈之内,土崩地裂,盡成齑粉。
群雄遠遠相望,但覺場中狂風陣陣,劍氣凜凜,不時有龍吟虎嘯,電閃雷鳴。群雄心中驚歎:這就是先天境界之間的決戰,早已不是凡人能想象的戰鬥,而是另一個境界的交鋒,旁人莫說想不自量力,援手相助,就是不小心踏進其中,都會被這些霸道兇絕的真氣風暴絞成肉泥!
電光石火之間,秦逸城斬出一劍“狂風駭浪”,劍氣如風如潮,有移山倒海之勢,霸佛使出“伊羅缽多羅龍王”,身後幻化出七個龍頭的惡龍之相,瘋狂的向風劍心撲咬過去。
但聽轟隆隆之聲不絕于耳,一時間天樞峰地動山搖,氣浪滔天,群雄以袖掩面,不能直視場中。群雄見如此威勢,當真是熱血翻湧,心中暗喜,這回定教那女人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
誰知這陣可怕的攻勢停止之後,猶若雨消雲霁,劍聖霸佛卻不約而同緊皺着眉,神色凝重難測,等那股煙塵散盡,露出天衣那仙姿玉立的淡影,竟是分毫無損。
風劍心霜翎早已入鞘,右掌擋在身前,掌前一道氣牆如有實質,正是這道氣牆擋住了劍聖和霸佛的攻擊。
葉客雲當即叫道:“這是六合印!”
作為六合門楚豫南的弟子,哪有認不出師父絕技的道理?群雄不由驚呼,紀立棠更是脫口而出,“楚門主的六合印居然能擋住劍聖和霸佛的攻擊?”
群雄初時驚異,思量之後随即釋然,心中道:恐怕不是六合印能擋住劍聖和霸佛,而是天衣的六合印才能擋住這兩位當世最頂尖的強者。
直到此時,中原群雄終于意識到,風劍心能擊敗霸佛登頂天下第一,既不是偶然,也不是靠偷襲暗算,就憑她以一敵二獨戰當世兩大高手還能不露敗象,就憑這份武功造詣,也無愧天下第一之名。
華氏父子和公孫錦及紀立棠等人更是一陣心驚膽駭,今日若非霸佛劍聖在此,風劍心想要殺他們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接着劍聖的舉動更是讓他們感到震撼。
卻見秦逸城忽然神色嚴肅的聳動右肩,望向風劍心道:“活動筋骨就到此為止吧,接下來我們也該動真格了。”
風劍心的神情同樣淡然自若,道:“您說的對,再這樣打下去,你們是殺不了我的。”
他們說話的聲音尋常,卻清晰的傳入在場群雄耳中,諸門各派的豪傑俱都難以置信。
“他們在說什麼?剛,剛剛的,隻是在活動筋骨?”
“是的,我也聽到了,秦老宗主确實是這樣說的。”
“不,不可能吧?就剛剛那樣的,我感覺整座天樞殿都要被他們拆了,這還隻是活動筋骨?這怎麼可能?”
然而,也有洞察入微的人道:“我看,這也并非絕無可能,你們注意到了嗎?就剛才那一戰如此激烈兇險,但無論是霸佛,劍聖,還是天衣的呼吸都完全沒有亂。”
就在此時,三股磅礴浩瀚的真氣突然同時沖天而起,那種恐怖的威壓相互傾軋,如同狂潮駭浪,仿佛峰嶽群山,似是無盡淵薮,将在場群雄壓倒在地。
此刻,群雄終于理解到,所謂的動真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