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傍晚,家家戶戶炊煙袅袅。幾個小童手裡拿着木棍、柳枝在村子裡瘋跑着,玩兒騎馬打仗的遊戲。村頭新抽了枝葉的大槐樹下,聚攏着一堆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蹲或坐三五成群的閑聊着。
地頭兒鑄鐵的大鐘被生産隊長敲響,預示着一天的勞作到此結束。原本還在田裡勞作着的男男女女,瞬間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帶上自己的農具,慢騰騰的往地頭兒彙聚。
各個生産隊的小隊長站在地頭兒,根據每人的勞作情況,将這一天的工分記到本子上。
有的人會特意跑去看一眼自己的工分有沒有記錯,也有的人毫不在意扛着鋤頭繞過小隊長,徑直就往家走。
李村的知青們捶打着肩膀,扛着農具,邊往回走邊小聲的議論着周邊發生的新鮮事。
李衛國說:“你們聽說沒有,這幾天周村那邊又有幾個知青辦好了回城的手續。據說有的人連春耕的工分都顧不得要了,拿到回城的指标,直接打包行李就走了。”
一個長臉知青接着說:“可不是嘛!我也聽說了,這個月周村已經走了五六個人了,哎,真是讓人羨慕啊!”
“誰說不是呢,長得跟牛犢子一樣壯士的,也能辦到病假回城的指标。簡直就是糊弄鬼嘛,一看就是後門大将。最後苦的還不是咱們這些沒有關系,沒有後門的平民百姓。”又一個知青抱怨着。
徐婉茹說:“咱們也不用急,今年不是都沒有新知青派下來了嗎?而且最近回城的手續也越來越容易,說不定再過不久就有政策,咱們就都能回去了呢!”
長臉知青不屑的噓了一聲:“你當然不急了,誰不知道你爸是革委會的領導,到時候誰回不去你也能回去啊!”
徐婉茹的臉色陡然就變了,厲聲說道:“我好心勸慰你,你反倒來說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懶得跟你說話。”
長臉知青也從鼻子裡哼了一聲,小聲嘀咕道:“擺臉色給誰看,誰不知道誰啊!之前仗着自己家裡是革委會的,天天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要命,這兩年不行了吧!”
看兩個人的話越說越多,李衛國感覺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都是一個戰壕裡的同志,說這些幹什麼?”
“走吧走吧,趕緊回去弄點吃的!幹了一天活早就餓的不行了,難為你們還有力氣鬥嘴。”邊說邊嘻嘻哈哈将話題岔了過去。
衆人進院子的時候,蘇青兒正蹲在院裡整理柴草堆。她聽見腳步聲,擡頭跟大家打招呼,說飯已經做好了,讓大家洗洗手趕緊吃飯。
原本以為回到家還得做飯的諸人,頓時開心起來。
“看來家裡留個人也有好處啊,進門就能吃上飯的感覺真是不錯!”有人如是說着。
“是啊,我這肚子正餓呢,這下好了,走趕緊洗了手吃飯去。”另一個知青跟着附和。
徐婉茹看了一眼蹲在地上收拾柴草的蘇青兒,哼了一聲小聲嘀咕道:“在家待了一天,做頓飯有什麼可誇的,哼!”
蘇青兒聽了心裡暗暗奇怪,這人也忒不識好歹了些,自己請假了待着扣的是自己的工分,自己想怎麼歇着就怎麼歇着。主動給大家做飯是自己的好意,她進門就吃上了現成的飯還這麼多風涼話?
這是腦子不好使吧!不過她剛傳過來,雖然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到底很多事還弄不清楚,因此聽了這話也不還嘴,隻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周秀兒怕她多想,忙安慰說徐婉茹是剛才跟人拌嘴了心情不好,不是有意針對她的,讓她不要多想。蘇青兒笑着對周秀說她不會介意。
她這飯是做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吃的,至于一些莫名其妙的糊塗蟲,她才懶得搭理呢!更不會為了這種人的三言兩語生氣,犯不上!
蘇青兒拉着周秀一起進去洗手吃東西,邊走邊說:“今天的菜餅子我覺得做的可好啦,秀姐兒你一會兒嘗嘗我做飯的手藝有沒有進步。”
周秀看她真的沒被徐婉茹影響,這才放下心來。之前蘇青兒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病了一場反倒變得開朗活潑些了。
吃飯的時候,衆人都誇蘇青兒今天做的菜餅子好吃,說待會兒把糧食給她送來。又勸她幹脆這兩天她也别去上工了,在家好好歇歇,把柄徹底養好了再說。
蘇青兒卻表示自己明天就要去上工了。之前沒去是實在起不來床,如今好了自然不能繼續在屋裡躲懶,所以做飯這個活還是輪流來吧!大家隻要把今天的糧食給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