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身邊人的逐一詢問,死者的形象漸漸清晰。
溫慧 38歲,國内名校畢業,海歸,就職于跨國制藥公司。
父母眼中值得驕傲的女兒。
領導眼中可靠的下屬。
同事眼中信任的夥伴。
下級眼中認可的前輩。
朋友眼中令人羨慕的存在。
面在心理醫生眼中,她是病情嚴重,極其脆弱的患者。
并且,除了醫生,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她正忍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6月1日晚 23:55分,三中隊辦公室。
英傑打開投影,案件初步掌握情況如下。
1 死者溫慧,背部有固定屍|斑,臉部,頸部出現屍|僵,其他關節還可活動,胃内排空,食物已進入十二指腸及大腸,推測死亡時間約飯後四到六小時。
2 死因為窒息死亡,頸部兩側有類似橢圓型淤青,同時伴有一條凹痕,勁部肌肉沒有發現出血,甲狀軟骨,舌骨沒有發現骨折。指甲沒有發現其他人的生物檢材。現場發現的紅繩與死者頸部勒痕相符。
3 現場提取兩枚有效足印,推測為男性,身高約為170-180之間,體重約為50-60公斤。
4 根據水瓶上的指紋,煙頭,紅繩及□□的DNA比對,發現前科人員,孫曉,男,35歲,曾因多次吸毒被刑事處罰,剛剛釋放不久。
5 現場發現高純度海|||洛|||因。
“高純海|洛|因?奉陽已經很久沒出現海|洛|因了,更别說高純的。”佘曉峰曾幹過禁毒,有點驚訝。
“溫慧吸|毒?”卞海洋有點詫異。
“不,溫慧體内沒有檢測出毒|品。”英傑道。
“意思是,溫慧被人掐住了脖子,然後用繩子再把她勒死”
卞海洋覺得有點别扭。
“孫曉長年吸|毒,一般吸|毒的人體質較差,身體虛,我感覺孫曉本想直接上手将死者掐死,後來體力不支,就用了現成的繩子。”佘曉峰接觸過很多吸|毒人員,相對了解情況。
“孫曉為什麼要殺溫慧,圖财? 溫慧的财物都在車裡,可車鑰匙遺留在現場?。”卞海洋提出疑議。
“也許孫曉壓根沒想到溫慧有車這件事,隻是想搶點現成的錢。”佘曉峰搓了搓臉,緩解困意。
卞海洋心裡有說不出的違和。
他記得現場的床單,幾乎沒什麼褶皺,看不出有類似掙紮的迹象。
溫慧身上也沒有抵抗傷,連指甲都非常幹淨。
“兇手事先帶了繩子,是蓄意謀殺?”說話的是新來的實習生,名叫姜來,填補卞海洋師父的缺。
卞海洋的思路被打斷。
佘曉峰聽着心裡搖着頭。
“如果是蓄意,應該會把兇器帶走,而且現場也沒有被清理,或者故意掩蓋的情況,我覺得不太像。”佘曉峰的想法和卞海洋不謀而合。
姜來與卞海洋算同齡,不熟,除了工作上的事,私下沒說過幾句話,雖然積極發言是好事,但覺得自己剛才可能有點魯莽,輕咳了一下,緩解尴尬。
“而且那根紅繩,它可能隻是……”佘曉峰尋找着合适的詞語。
“隻是增加情|趣的道具,隻是臨時變成了兇器。”佘曉峰找不出什麼特别合适的詞,就直說了。
“道具?什麼道具?”姜來不恥下問。
“啧……”佘曉峰有點為難。
“S 挨母聽過嗎?” 英傑大方的說了出來。
“啊……還算了解吧。”姜來再一次尴尬。
“可是在死者身上也沒發現捆|綁的痕迹。”卞海洋看着投影裡死者的照片,想尋找蛛絲馬迹。
“不一定用來捆|綁,有些喜歡這種……瀕死的快| 感,所以,沒有抵抗傷也算合理。” 佘曉峰解釋。
姜來的臉越來越紅。
“溫慧為人親和,工作能力突出,沒有債務,生活算是平順富足,但是她卻有抑郁症,就診六年,今年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這件事,她身邊沒有一個人知道。”英傑說着這些事,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根據心理醫生的說法,溫慧病情主要源于工作壓力,但她并不認同,溫慧對于治療一直有所隐瞞,雖然有藥物控制,也是治标不治本,任何治療都需要要患者的配合。”
“她曾要求溫慧入院治療,被溫慧強烈拒絕,并準備換其他醫生。”
“車裡發現的套裝,應該是溫慧平時的穿着,他在車上換了衣服,她為什麼要這樣做?”英傑想不通。
“痕檢報告上顯示,溫慧的一隻鞋緊靠牆根,一隻卻靠在床邊,牆台的灰塵有被抹去的痕迹,我感覺溫慧想過要……”卞海洋斟酌了一下。
“她可能有要跳樓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這麼做。”
其他三個都被卞海洋的話驚了一下。
英傑和佘曉峰都覺得卞海洋的想法太過于主觀,沒有事實依據,破案還得靠實打實的證劇。
姜來覺得卞海洋在說夢話。
“怎麼确定窗台的灰是溫慧抹掉了,鞋子的擺放有多種原因,不嚴謹,死者的死因确定了,脖子上的扼痕,勒痕都說明可能是他殺,找到孫曉,這案子就差不多破了。”
佘曉峰工作經驗告訴他,一切要以證劇說話,對這種主觀想法态度保守。
“她丈夫還沒有聯系上嗎?” 佘曉峰也想從溫慧丈夫這入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的線索,他也接觸過不少雇兇殺妻案。
“沒有,一直沒人接聽。”姜來負責聯系案件相關人員。
“嗡…” 英傑電話響了。
“抓到了!好,我們馬上過去。”負責抓捕孫曉的同事傳來好消息。
6月2日淩晨12:55分,三中隊審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