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凡懷着滿心的期待,終于抵達漣漪爺爺家樓下時,他才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這次出行的人員構成與他之前所設想的大相徑庭。原本他滿心以為漣漪會一同前來,然而現實卻是隻有漣麗出現在他的面前,而不見漣漪的身影。
一開始,葉凡的内心确實是有點失落的。這種失落感就如同原本期待着一場盛大的煙花表演,結果卻被告知取消了一樣。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漣漪一同出遊的美好設想,那些充滿歡聲笑語的場景,如今都化為了泡影。
但沒過多久,葉凡的心境又發生了轉變。他開始重新審視這次獨特的出行,漸漸地覺得這種情況其實也感覺不錯。畢竟,能代替漣漪帶着妹妹漣麗出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别樣的體驗呢?這種體驗仿佛讓他有了一家人的感覺。他想象着自己如同一個貼心的兄長,細心呵護着漣麗,為她遮風擋雨,為她帶來快樂。就如同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兄長照顧着妹妹,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這種感覺是如此的真切,讓葉凡的内心充滿了溫暖和責任。
在中學那段青澀而又充滿朝氣的時光裡,葉凡常常會和屈奮進結伴而行,一同前往那座宏偉的圖書大廈。對于那時的他們來說,這仿佛成了一種默契的約定,一種充滿期待的探索之旅。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諸如《電腦報》和《大衆軟件》等一系列有關電腦的書籍有沒有推出新的内容。然而,中學時代的他們,口袋裡的零花錢總是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将心儀的書籍買回家。所以,他們隻能選擇在書架前駐足,一頁一頁地翻閱,用目光貪婪地汲取着書中的知識和信息。
每一次前往圖書大廈,他們都隻是看,并不買。在旁人眼中,他們或許就像兩個癡迷于知識寶庫的孩子,雖然囊中羞澀,卻依然懷着對知識的無限渴望。而這座圖書大廈,對于他們來說,已然成為了一座免費的“圖書館”,雖然沒有借閱的服務,但卻給予了他們自由浏覽的機會。
就是在這樣一趟趟充滿期待與渴望的往返之間,葉凡逐漸熟悉了這條距離他平時生活圈很遠很遠的路。這條路,見證了他和屈奮進的青春歲月,見證了他們對知識的執着追求。起初,這條路對于葉凡來說是陌生而遙遠的,沿途的街景、店鋪、行人,都與他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截然不同。但随着一次次的往返,他開始留意到路邊那棵總是在春天綻放出絢爛花朵的桃樹,注意到那家總是飄出陣陣誘人香氣的面包店,還有那個總是在傍晚時分坐在門口乘涼的老人。這條路,從最初的遙不可及,慢慢變得親切而熟悉,仿佛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融入了他的成長記憶之中。
葉凡小心翼翼地牽着漣麗的手,一同邁上了擁擠的公交車。這一程的路程着實漫長,以往葉凡與漣麗的碰面,幾乎都會有漣漪在場,三人在一起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輕松而愉悅。然而,這次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僅僅隻有他和漣麗兩人,這讓原本活潑開朗的葉凡瞬間變得有些拘謹,就連張口說話都仿佛成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難題,氣氛也随之變得比較尴尬。
車上的人多得超乎想象,摩肩接踵,根本找不到一個空着的座位。無奈之下,他倆隻好站在離前車窗最近的位置,身體随着車輛的行駛而微微晃動。
那時候的公交車前端,有一塊專門放置發動機的地方,大家形象地稱之為“鼻子”。那“鼻子”轟轟作響,像是在不停地喘着粗氣,還時不時地散發着令人難耐的燥熱。然而,葉凡望着那似乎沒有盡頭的路途,咬了咬牙,還是選擇坐在了那“鼻子”上。畢竟,這段路途是那樣的遙遠,對于葉凡來說,忍受一時的燥熱,總比一直站着受累要好得多吧?他坐在那裡,心裡默默想着,隻希望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結束這略顯尴尬和疲憊的旅程。
漣麗的個子相對較矮,仿佛還未經曆足夠的陽光雨露滋潤,尚處于成長的初始階段。而葉凡的個子則比較高,身姿挺拔,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也正因如此,當葉凡坐在那放置發動機的“鼻子”上時,恰好與漣麗處于等高的位置。
“凡哥,你臉頰的毛細孔有些大啊!得塗一些收縮水。”漣麗那清脆的聲音突然響起。聽到這話後,葉凡的第一反應便是自己可能是和漣麗的距離太近了。畢竟,這樣近距離的觀察,才會讓漣麗注意到如此細微的面部特征。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他整個身體下意識地往後移了幾個厘米。這一瞬間的動作,帶着些許的慌亂和羞澀。他的臉龐微微泛紅,心中暗自嘀咕:怎麼會這麼近就被漣麗發現了這個小瑕疵。而漣麗看到葉凡的反應,不禁咯咯地笑了起來,那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在這略顯嘈雜的公交車廂内,顯得格外悅耳。
這個舉動隻是讓葉凡感覺有少許的詫異,不過,這短暫的詫異如同微風拂過湖面,僅僅泛起了一絲細微的漣漪,很快便消失無蹤,并沒有被他放在心上。
在随後的時光裡,葉凡跟漣麗盡情地玩兒了一整天。他們一起在公園的草坪上追逐嬉戲,一起在遊樂場中歡笑尖叫,一起品嘗着街邊美味的小吃,那歡樂的場景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當夜幕悄然降臨,葉凡便肩負起送漣麗回家的責任。
此前,葉凡對漣麗的家是完全陌生的。這次的公交車路線由漣麗來選擇,一路上,他們望着車窗外不斷後退的街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天。到站時,天色已晚,路燈散發着昏暗的光芒,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有些朦胧。葉凡努力地辨認着周圍的環境,隻記得她家對面是一處綜合性商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旁邊是一所臨省的大學校園,校園的圍牆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甯靜。
她指着家的方向告訴葉凡,由于拆遷的關系,前面的一處胡同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回家必須要穿過這條胡同。葉凡出于關心,說道:“那我送你進去吧?”她微笑着婉拒,說道:“不用,謝謝凡哥。”随後,便轉身消失在那條胡同的黑暗裡。
葉凡望着她離去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見,才轉身走向公交站台,坐着公交車回家。一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登上社交軟件,懷着一絲擔憂問上一句:“漣麗,到家了麼?”沒過多久,對方的頭像閃爍了兩下,他急忙點開,便看到:“凡哥,我到家了。”看到這句話後,他那顆懸着的心終于落了地,便放心地躺在床上,蒙頭大睡。在睡夢中,他還不禁暗想:這一天的大姐夫當的真爽。仿佛這一天的經曆,是他生活中一段無比美好的插曲,讓他的心情格外舒暢。
也許是前一天對漣麗那宛如大姐夫般無微不至的照顧,終于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回報。而且這回報來得竟是如此迅速,快得讓葉凡都有些猝不及防。
就在這一天,當葉凡還沉浸在睡眼朦胧的狀态中時,他的手機就嘟嘟嘟地開始又震又響,那聲音尖銳而急促,仿佛是電視裡常常播放的“雷利奧,雷利奧……”之類充滿節奏感的音樂。在那一瞬間,葉凡的腦海中似乎出現了幾個卡通人物,正歡快地蹦出來,在他的腦袋上盡情地跳舞,讓他原本還有些混沌的意識更加混亂。
而造成這一切歡快幻象的源頭,正是手機屏幕上閃爍出的那段拼音,“LianYi”。葉凡的這部手機,還是他在馬來西亞留學時購買的。那是一款翻蓋的手機,擁有前後兩屏,綠色的方屏和藍色的圓屏,獨特而别緻。隻可惜,由于沒有中文顯示的功能,他所看見的所有内容,都隻能用拼音來代替。這在某種程度上,雖然給葉凡帶來了一些閱讀上的不便,但也成為了他手機的一個獨特标識。每次看到那些拼音組成的字句,葉凡都會想起那段在異國他鄉求學的難忘經曆。
他呆呆地盯着那圓屏上顯示的“LianYi”,内心瞬間被激動的情緒所填滿,整個人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揪住。在把翻蓋翻起的前幾秒,他的腦子又如往常一般開始不受控制地亂轉起來。
以前,每當他滿懷期待地給漣漪打電話時,結局不是未接的冰冷提示音,就是無情的拒接。那些失落與沮喪的瞬間,如同尖銳的刺,一次次刺痛他的心。而漣漪從來都沒有主動給他回過電話,一次都沒有。
這也就意味着,“LianYi”這組字符極有可能是破天荒第一次出現在他的手機藍色圓屏上。這個認知讓他的心跳愈發劇烈,仿佛要沖破胸膛。
終于,他顫抖着雙手翻開了手機的翻蓋,然後迅速将聽筒放到耳朵邊,緊張得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錯過了電話那頭哪怕一絲一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