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們的每個周末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要麼興緻勃勃地去爬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壯美風光,呼吸着山間清新的空氣,感受着攀登的挑戰與樂趣;要麼興高采烈地去郊遊,在廣闊的田野間漫步,欣賞着五彩斑斓的花朵,聆聽着鳥兒歡快的歌聲。即使是在家休息的時候,也要把好友張彼得叫過來聚聚,大家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樂,笑聲在房間裡回蕩。
但自從出了這個生育的事情,他們原本輕松惬意的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他倆平日在各自單位忙碌地上班,承受着工作的壓力和疲憊。而到了周末,本應是放松休息的時光,卻基本上都是在醫院“上班”了。
葉凡和高雯在醫院的走廊裡穿梭,排隊、檢查、咨詢醫生,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焦慮和期待。然而,他們始終手牽着手,相互給予力量和勇氣,堅信隻要堅持不懈,總會迎來希望的曙光。
從婦科一路查到生殖科,這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仿佛沒有盡頭。從 2013 年開始,一直持續到 2014 年,時間在流逝,希望卻似乎越來越渺茫。
一個月接着一個月過去,每一個月都充滿了期待與緊張。每次在焦急等待之後,葉凡滿懷忐忑地拿起試紙上,然而,每一次,那試紙上都沒有出現能讓他驚喜的兩道杠。那本該象征着新生命降臨的标志,卻始終未曾出現,這讓葉凡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失落與痛苦之中。
在辦公室裡,王媛麗那些嘲諷的話也在不斷地變本加厲。最初隻是“葉凡可能不能生”,這模棱兩可的話語已經像一把利刃刺痛了葉凡的心;接着變成了“葉凡不能生”,語氣更加笃定,傷害也更加直接;然後又演變成“葉凡絕後了”,這種惡毒的言辭簡直是在葉凡的傷口上撒鹽;最後竟然演變到“葉凡不是個男的”,這般極端且侮辱性的話語,如同狂風暴雨般沖擊着葉凡的尊嚴和自信。
葉凡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但他依然咬緊牙關,堅定地繼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向命運低頭。
很少有人知道葉凡求子心切究竟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仿佛一個深藏的謎團,讓人難以捉摸。想把這個原因清晰明了地說清楚,恐怕就要追溯到葉凡的原生家庭了。
葉凡的父親葉作鐵,實際上是一個身世凄苦的棄兒。當年,不能生育的漣茉芬在河邊兒的醫院偶然發現了這個被遺棄的孩子,心生憐憫,便将其抱養回家。一個是無法擁有親生孩子的漣茉芬,一個是自幼無父無母、孤苦伶仃的葉作鐵,命運的安排讓他們相依為命。
故事講到這裡,看似平常,并無太多稀奇之處。然而,後來漣茉芬嫁人了,所嫁之人乃是葉震鵬。葉震鵬已有兩個孩子,分别是葉作金和葉作銀,且這二人皆是他的親生骨肉。結婚之後,葉震鵬雖說給葉作鐵起了帶有家譜中間字的名字,看似給予了一定的認可,但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卻劃分得格外明确。
此時的葉作鐵深刻地認識到血緣關系的重要性,他感覺自己備受冷落、不受待見,仿佛一切的不公待遇都是因為自己和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半點兒血緣。他的童年便是在這樣壓抑和痛苦的環境以及自卑的心理中度過的。
時光流轉,直到葉作鐵結婚後,生下了葉凡。那一刻,他的内心湧起了前所未有的喜悅和安慰。他覺得這世界上終于有了一個血管裡和自己流淌着一樣血液的人,仿佛黑暗的人生中終于出現了一絲溫暖的曙光。這讓他在長久的孤獨和不安中,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和慰藉。
葉作鐵用那寬厚而有力的雙臂,緊緊地将嬰兒時期的葉凡輕柔地抱在懷中。他的目光中滿是慈愛與堅定,身體微微顫抖着,仿佛懷中抱着的是整個世界最珍貴的寶物。
暗暗發誓的那一刻,葉作鐵的内心湧動着無盡的決心和力量。他在心底深處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自己的誓言,那聲音雖然無聲,卻如同洪鐘大呂般震耳欲聾。
他深知自己曾經所經曆的痛苦和委屈是何等的刻骨銘心,那些孤獨無助的時刻、那些被冷落忽視的瞬間,都如同尖銳的刺,深深地紮在他的靈魂深處。
所以,葉作鐵下定決心,一定要給予葉凡滿滿的父愛。他要陪伴葉凡走過每一個成長的階段,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他要為葉凡遮風擋雨,讓他在溫暖與關愛中茁壯成長;他要用心傾聽葉凡的每一句話,讓他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他要用自己的行動向葉凡證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父親永遠是他最堅實的依靠。
葉作鐵抱緊葉凡的雙手又緊了幾分,仿佛要用自己的力量為葉凡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愛的堡壘,讓他在這個充滿愛的港灣中,永遠遠離痛苦和委屈,隻擁有幸福和快樂。
因為母親程敏和婆婆漣茉芬之間激烈而持久的婆媳矛盾,葉凡在上小學二年級時,便過早地知曉了奶奶漣茉芬并非自己的親奶奶這一殘酷事實,從而在他幼小的内心裡悄然産生了嫌隙。
那時候的葉凡,本應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中盡情玩耍、快樂成長,但家庭中的這一紛争卻給他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父親口中頻繁提及的“血緣”一詞,如同不斷敲響的警鐘,讓他在成長的歲月中耳濡目染,一直到長大成年。
葉凡覺得自己生一個孩子便是家族的延續,這種想法在他的心中愈發堅定。況且,生性愛和人交流的他,一想到老了之後無後的凄涼場景,便無法忍受。那孤獨終老、無人陪伴的畫面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越想越害怕,越害怕那孩子卻仿佛越不願意到來。
葉凡深陷于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漩渦之中,不停地徘徊掙紮。他的内心猶如一片狂風肆虐的海洋,波濤洶湧,備受無盡的煎熬。
每一個寂靜的夜晚,當月光灑在窗前,葉凡都會輾轉反側,思緒萬千。那些家庭中的矛盾、關于血緣的執念以及對未來無子的恐懼,如同一群惡魔,不斷地在他的心頭纏繞,讓他難以喘息。
從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家族血脈的延續在許多人的心中都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從社會心理學的層面分析,外界的壓力和自身的期望相互交織,使得葉凡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負擔。
然而,即便如此,葉凡依舊執着地期待着那個能夠延續家族血脈、給他帶來慰藉的孩子的降臨。他的眼神中始終閃爍着一絲堅定的光芒,那是對未來的一絲希望,是無論遭遇多少挫折都未曾熄滅的渴望。
他常常在心中默默祈禱,想象着孩子那可愛的面容、清脆的笑聲,仿佛這些美好的畫面能夠給予他力量,支撐他走過這漫長而艱難的等待。
葉凡知道,這個孩子的到來不僅意味着家族的延續,更意味着他内心深處那份對愛與溫暖的深切渴望将得到滿足。所以,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崎岖,他都不會放棄這份期待,堅定地等待着那個屬于他的新生命的降臨。
葉凡深陷于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漩渦之中,不停地徘徊掙紮。他的内心猶如一片狂風肆虐的海洋,波濤洶湧,備受無盡的煎熬。
每一個寂靜的夜晚,當月光灑在窗前,葉凡都會輾轉反側,思緒萬千。那些家庭中的矛盾、關于血緣的執念以及對未來無子的恐懼,如同一群惡魔,不斷地在他的心頭纏繞,讓他難以喘息。
他常常在心中默默祈禱,想象着孩子那可愛的面容、清脆的笑聲,仿佛這些美好的畫面能夠給予他力量,支撐他走過這漫長而艱難的等待。
情急之下,走投無路的葉凡和高雯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無奈地選擇了做試管這一途徑。做試管的那個月,葉凡滿心期待,内心充滿了對新生命即将降臨的憧憬和渴望。
高雯則在婆家的二樓靜心靜養,她小心翼翼地呵護着自己的身體,期盼着一切能夠順利。
每一天,葉凡最開心的那一刻,便是下班時分從電視台的車棚裡取出自行車的瞬間。他的眼神中閃爍着急切的光芒,仿佛這自行車是能帶他駛向幸福未來的魔法工具。然後,他會用盡全力猛蹬着自行車,恨不得立刻飛回家中,查看老婆的肚子有沒有令人驚喜的動靜。
在辦公室裡,那些異樣的眼神和無情的嘲諷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葉凡的心靈,讓他臉上難堪,心裡更是難受得如同被巨石壓着。從人際關系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負面的社交環境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然而,唯有回家那點兒期盼,還能讓他在時時刻刻看起來像個正常人。那是他心中僅存的一絲溫暖和希望,支撐着他在這艱難的日子裡繼續前行。
每當想到家中等待着他的高雯,想到那個可能正在孕育中的新生命,葉凡便能暫時忘卻工作中的煩惱和委屈。他會在回家的路上,想象着未來孩子的模樣,想象着一家三口幸福美滿的畫面,這些美好的想象給予了他力量,讓他能夠勉強在這充滿壓力和挫折的生活中保持着表面的鎮定和堅強。
那天他如往常一般結束了疲憊的工作回家時,不經意間瞥見樓下垃圾桶裡歪歪斜斜地摞着一個鼓鼓囊囊盛滿垃圾的袋子。出于好奇,他随意地湊過去瞧了瞧,沒想到,那袋子裡竟然有一條顯眼的試紙。
葉凡懷着一絲疑惑仔細地查看,隻見試紙上赫然呈現出兩道紅紅的杠杠。“天!我成功了!”葉凡的心中瞬間湧起一陣狂喜,他下意識地想,這一定是從自己家裡丢下的垃圾,而那試紙毫無疑問一定是高雯測完懷孕後扔掉的。“高雯懷上了,高雯懷上了!”葉凡興奮地喃喃自語,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此刻的葉凡仿佛被巨大的幸福擊中,整個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他像個孩子般雀躍着,腳步變得無比輕快,三步并作兩步就沖進了家門。
他的心跳急速加快,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未來的美好畫面。他想着要如何将這個好消息告訴親朋好友,想着要如何為即将到來的寶寶準備一個溫馨的小房間,想着要如何給予高雯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葉凡帶着滿心的歡喜,迫不及待地想要與高雯共同分享這份天大的喜悅,那扇家門在他眼中仿佛是通往幸福未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