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匆匆忙忙的北京之行,從表面上看,似乎并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漣漪在小群裡積極召集的聚會,最終也遺憾地沒有成功舉辦。然而,正是由于這次看似平常的聊天交流,卻意外地讓她和葉凡成功渡過了“北京之行”所帶來的尴尬期,兩人的關系逐漸回暖,又重新恢複到了往昔那種每天都可以通過微信暢所欲言聊天的親密狀态。
“你還記得劉曉晖麼?”漣漪帶着些許回憶的口吻問道。“當然記得她啊!”葉凡毫不猶豫地回答,“隻不過後來跟你沒了交集,也就跟她聊的很少了。後來聽說她去了上海,緊接着又知道她嫁人了,前幾年還生了孩子。當然,這些消息都是從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仔細想想,我可能已經有足足 20 年沒有和她直接說過話了。”葉凡的話語中透露出歲月流逝的感慨。
“我提起她是因為想起了一件事情。”漣漪緩緩說道,眼神中流露出思索的神情。“是那個她給你我傳話傳錯了,導緻你我互相理解錯對方意思那件事麼?之前不是已經講過了麼?”葉凡疑惑地問道,眉頭微微皺起。“不是那件事!”漣漪急忙否定道,語氣中帶着一絲急切。
“那是哪件?”一直以來,保有強烈的好奇心可以說是葉凡一貫的行為特質,她似乎對所有同學的過去和現在都懷着一種難以抑制的好奇,始終處于急切地想知道的探索過程中。
“你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我家門口花鳥市場的那段路口分開麼?”漣漪帶着幾分追憶的神情問道。“當然記得,”葉凡迅速回答道,“我騎着一輛自行車,你們兩個也分别騎着自行車,我騎着往家的方向走,你們倆就在那靜靜地停着,目送着我漸行漸遠。”
“對!就是那次。”漣漪語氣堅定地肯定着。“那你還記得我和你們再見的姿勢麼?”葉凡像是在考驗漣漪的記憶力一般問道。“當然記得!”漣漪的通話聲音變得微弱起來,仿佛正在用真實的動作複習那段珍藏在心底的記憶,“你騎着車,然後把右手放在車座後方,接着擺動着做出再見的姿勢,那畫面至今還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嗯!你最大的優勢就是記憶好!但是就是不愛表達,什麼事都習慣藏在心裡不愛說出來,如果當時你能多表達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們或許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結果。”葉凡試圖把話題重新引向要解決的問題上,因為他心裡清楚地知道,無論兩個人将來是選擇在一起還是分開,都要立足于解決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任何人的逃避都隻會造成無窮無盡的糾纏,讓彼此陷入更加複雜和痛苦的境地。
“你知道我那天和劉曉晖做什麼去了麼?”漣漪的大腦此時仿佛出現了一個精準高效的過濾系統,她巧妙且完美地過濾掉了葉凡口中所有跟解決現有問題相關的一切話語。
“我哪知道?那天分開後我就回家了。”葉凡有些無奈地說道。
“那天我去和劉曉晖見網友去了?”漣漪回答的語氣中帶着些許神秘。
“就你!電腦都沒安上貓,大學畢業後才買上電腦的人還能去見網友?”葉凡用帶着幾分蔑視的語氣開着玩笑,臉上還挂着一絲難以置信的神情。
“哎呀!不是我去見網友,是我陪着劉曉晖去見她的網友!”漣漪趕忙解釋道,神情略顯着急。
“我這個從 1998 年就開始頻繁去聊天室裡聊天的人都沒有去見過網友,她還挺行的!她見網友幹什麼?”葉凡滿臉疑惑地問道。
“她要搞對象啊!”漣漪很是驚訝,心裡想着葉凡難道還不了解劉曉晖麼?
“啊!那然後呢?”葉凡急切地追問。
“到了約會地點我們看到那個人長得太醜了,我倆吓得拔腿就都跑了。”漣漪開心地回憶着當時的情景,臉上洋溢着歡快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有趣的時刻。
“你看看人家!最起碼也知道自己去努力努力!再看看你,什麼都等着,等着等着都沒了吧?”葉凡終于抓住機會把話題拉回到想要探讨的方向,但漣漪頭腦裡的語言過濾系統始終沒有停止過工作,她依然沒有接葉凡的話,隻是接着自說自話地繼續說着剛才的事情,“你知道劉曉晖的孩子多大麼?”
“我哪知道,應該有小學三四年級了吧?我生的比你們晚,今年都上一年級了。”葉凡回答道,聲音中帶着一絲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