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座金爐香藹藹,彤墀仙掌露涓涓。
承歡頻荷溫顔接,凜惕趨跄繡扆前。
”
绮羅研墨的水平跟她的樣貌一般讓我驚歎。一氣書完,我放下筆,轉臉看到身側的绮羅,我忍不住歎氣:“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 ”,說的就是绮羅這樣才貌俱全的美妾吧!
绮羅可謂完美契合了我對妾侍的想象——除了不順服這一個缺點之外。
琴雅跟着也得了,提筆書出。我望一眼:爆竹除舊歲,桃符換新春。圍爐竟舉杯,萬家共團圓。
實無甚好評。
随後玉婷:華堂笑語漏遲遲,幾度紅箋手自裁。年年此夕費吟呻,一星如月看多時。
玉婷一貫有些小性,今兒琴雅挑事在先,玉婷心裡不忿,詩就作得譏諷,譏諷琴雅附庸風雅學作詩,不如不作,作了也是白作。
唉,玉婷這首也是白作。皇阿瑪可不會取這種争風之作。
……
再秀英: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白描形象的閨閣年景,且立意堪合婦工婦德,秀英這詩作得不錯。就是這閨閣正月不做針線的典怎麼有些耳熟?
倏忽想起昨兒绮羅跟春花要描花樣筆的故事,我心裡一動:這也太巧合了!
秀英怎知绮羅房裡事?還是秋花秋柳誰走的秀英門路?
掃一眼绮羅。绮羅坐自己座兒上扶手不動地,沒一點鋪紙動筆的意思。
我不免訝異:绮羅不打算作詩得禦賞?為什麼?
……
詩交上去,沒意外地得了皇阿瑪的賞——事實上,我一衆兄弟,連不通漢文的胤祺、錯韻的胤?以及過了年也才七歲的十六弟胤祿都得了賞。
依舊是一人兩盆玉石擺件。
太子先挑,挑了一對象征我大清江山永固的銅箍鐵桶萬年青,接着胤褆、胤祉選了象征“四季平安”的四季花盆景和寓意“事事知足”的柿子菊花盆景,然後方輪到我。
琴雅、玉婷、秀英三個人裡,原數秀英學問最好,今晚的詩也确是她作得最好。
我琢磨着绮羅已得了皇阿瑪的賞,秀英多半也能得賞,由此便不宜叫琴雅、玉婷空手而歸。
想想我挑了一盆寓意生子的石榴盆景和一盆寓意“連生貴子”的蓮花桂花盆景。我打算石榴送琴雅,荷花贈玉婷。
禦前謝恩,皇阿瑪對我跟對绮羅一樣就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我知道皇阿瑪不滿意——我一個皇子,原當為國事效忠,何能似婦人一樣就想着生孩子?
但我沒有辦法,绮羅才容太過出色,我為我後院平衡,必須做些表态。
……
今晚作詩的一應福晉中,皇阿瑪宣布前三名:绮霞、绮雲和秀英。
秀英應聲而起,和绮霞、绮雲站到了一處。
秀英矮绮羅大半個頭,看着比绮雲還矮,加上一身桃粉,立绮雲旁邊,沒意外地還是個妾樣陪侍。
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同為庶福晉,就身姿氣韻這塊,秀英便差了绮羅十萬八千裡。
皇阿瑪眼光掃過绮羅,绮羅坐得紋絲不動,恍然未覺。
……
依舊绮霞先選,這一回绮霞挑了一對佛手盆景。
我瞬間想到正月初二绮霞也要回娘家,這對佛手盆景,不用說就是她送她家老太太的禮。绮羅才隻一盆佛手,绮霞現預備兩盆——绮霞故意地壓绮羅一頭。
我掃绮羅一眼,绮羅依舊坐得紋絲不動,無動于衷。
再是绮雲。绮雲壓绮羅一頭的心思跟绮霞一般無二,奈何佛手就隻剩一盆,绮雲隻能另挑了盆百寶靈芝。
輪到秀英,秀英挑了一盆象征高潔的白玉梅花和最後一盆珊瑚石榴。
秀英跟皇阿瑪謝恩,皇阿瑪颔首誇贊:“不錯,你的詩清新,挑的這梅花盆景也不俗。”
為給皇阿瑪榮辱不驚印象,秀英原壓着心裡的歡喜,聞言再忍不住,眼角眉梢立帶出笑來。
秀英一臉喜氣地回到座位。小太監跟着送來梅花、石榴盆景,跟绮羅的佛手、海棠和我的石榴、蓮桂放在了一處。
秀英看一回盆景,忽而跟玉婷似的拿手絹捂嘴輕笑:“爺,您也該讓绮妹妹做一首才是!”
秀英這是自謂赢了琴雅、玉婷尤覺不足,還可惜沒能看到绮羅出醜?
聞言我不禁想笑——但沖秀英剛剛寫詩,連墨的好壞都沒分辨出來,有什麼好驕傲?
就她那點脂粉堆裡闖蕩出來的才女名聲,唬唬琴雅、玉婷倒也罷了。比绮羅,掃一眼似沒聽見一樣坐得闆搖不動的绮羅,我忽就有些理解绮羅的日常裝傻了——跟一群自以為是的夜郎,确是沒啥好争論的。即便争赢了,也不過是比照對牛彈琴的人一樣,是個笑話。而輸了,就更沒必要了。
特别是她那兩個嫡出姐妹,绮霞、绮雲,不是一般的争強好勝。
绮羅早年在家——我想起春花那句“不得勢”的評語,心說想必日子很不好過,所以養成了現今這個裝傻充愣,萬事不出頭的脾性。
剛绮羅不作詩,想必也是不想跟绮霞、绮雲較勁,避其鋒芒。
绮霞什麼手段,我沉吟:整治得绮羅如此乖巧?
……
琴雅掃秀英一眼,秀英垂下了頭。
秀英得意忘形,渾然忘了琴雅将門虎女,不善詩文,作詩都是趕鴨子上架,純屬湊數。
秀英平時看着還好,實際對绮羅滿懷嫉妒——绮羅隻一個鑲黃旗滿洲秀女身份就壓死她了。其實也不獨是她,玉婷、琴雅哪個不忌妒绮羅?
平日裡說起來都是女子以德為先,現實是都嫉妒死绮羅的美貌了!
想着绮羅那一張臉,還有她的郭絡羅姓氏,我默默拿定了主意——既然先绮羅在家時為郭絡羅家的嫡庶規矩壓制得不敢逞能冒頭,現入了爺府,爺必也是要她低頭認命,安份作小。
爺一個漢子不能連绮霞都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