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花清明成了村裡最被認可的娶親人。他給好多家都帶來了新娘,綿延了好多子嗣。有新娘逃跑,或是不安分的,也會找花清明去勸服他們。
漸漸的,花清明成了村裡人心中默認的下一任村長。他本害怕如此會搶了阿爹的位置,恐阿爹會惱怒,而去向阿爹跪地認錯。
然,阿爹卻真心感謝他。
阿爹說,他與花清明不同,雖然他默認着村裡的習俗,循規蹈矩,就像村裡的先輩一樣做着娶親人。但他膽子小,他内心實在接受不了,可不吃肉又會被活活餓死。逃跑,他又無法抛棄他的親爹。從他第一次做娶親人開始,每天晚上都會做噩夢,夢到那些死去的女人和孩子來找他索命。直到他兒子被認可,他才得以逃脫做村長的命運,也減少了出去做娶親人的次數。隻有想給他娘子買她愛吃的吃食與物件,才會出山。
為了阿爹阿娘,花清明選擇認命,成了花眠村中最年輕的村長,按照先輩留下來的規矩做事。
花眠村的先輩認為女子除了生育以外并無其他過多價值,不宜浪費用來保命的珍貴糧食,所以村裡到了無法産子年齡的女子和産下的女嬰養到斷奶後稍胖一點,都會被當做食物。
隻有生下男丁數多的女子可以活到老死,無法産子之後,他們的作用就隻剩下洗衣做飯,還有,規勸那些不安分的新娘。
這些能自然老死的女子,死後會舉行一個儀式,将所有女子叫來送葬。在歌頌完她的平生之後,再将她們沉入水中。
而後,其餘能自然老死的女子就會借此機會給那些不安分的女子洗腦。
借口則是:有貢獻的人才有資格死後沉入河裡,而沉入河裡,才能真正與花眠村融為一體,死後魂魄才能得到山神的庇佑。
“夫君,你說的那些傳說竟大多都是真的,你講時,我還覺着怎麼可能會有如此荒唐的事,興許都是以訛傳訛罷了,不曾想…那些女子和無辜的孩子真的好慘。不是都說因果報應嗎?我看他們好像一點報應也沒有,反而人丁興旺了這麼多代。”
聽她恢複記憶後還是下意識叫他夫君,有情緒也是第一個跟他說,茶溯洵心裡升起暖流。那些萬年來日夜累積的獨孤,好像再次因為她更具象的存在,而消散些許。
“但至少,那四個女子也許是真的從火坑裡逃出來了。他們會有報應的娘子,都會有報應的,别忘了你夫君是誰。”
“嗯。”
茶溯洵拿掉她手裡那本花清明的村長日記,轉而遞給她一本村史。
“寫了這麼多,都沒提到與黃泉客棧相關的有用記載,可見村長日記沒用。還是看這本村史吧,若這本都沒有,剩下的就基本不用翻了。”
這本村史中記載,花眠村的人是從囝鹜國邊境之地逃過來的。他們生于苦寒的邊境高山,土地貧瘠,大多都是巨石塊,挖不完也搬不動。
那裡幾乎有半年都處于寒冷中,也就更種不出來什麼好菜,養的家禽,等天一冷起來就會凍死。所以他們隻好派年輕力壯的男人在天回暖時下山去挖野菜,打獵捕魚,而後帶回山。平日帶回的肉就做成風幹的儲存,入冬前最後一月帶回來的肉,就埋進雪磚砌的冰窖裡,以備冬日續命。
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下山到其他鎮子生活,可是下山去嘗試的那些人無一例外都被排斥。
況且,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找賴以生存的食物了,根本沒有時間精力,也沒有方法掙銀子。所以在山下處處都需要用銀子交換生存的地方,根本留不下來。
後來,在某一個冬天結束時。大家照舊小心翼翼地拆掉封住門窗縫隙的動物皮毛,以備來年寒冬時還要再用。将皮毛收好,這才出門,檢查互相是否還活着。
這年,又有八個老人、四個婦女、三個嬰孩沒能熬過這個寒冬。
待他們再次下山時,卻得知了别國已打進了囝鹜國,且囝鹜已經處于下風,預計很快便會滅國。
故而,在花眠村第一任村長的帶領下,所有人開始尋找新的住處。
幾經周轉,他們逃命到了西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們不再選擇去強行融入别人,而是選擇隐居山中。最初他們并不是躲藏着生活在這山崖之下的夾縫中,而是生活在固戍山上的。
那是他們迄今為止過得最舒服的日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種的菜,還有新鮮的肉和魚,更有喝不完的水。
然而,這樣的生活也沒能過太久。
平靜安逸的固戍山突然就鬧了妖怪,它們開始肆虐追殺動物和人,似乎要将所有活物趕盡殺絕,占領這座山頭。
索性,村長帶他們冒險躲進了這裡,建立了花眠村。住進來沒多久後,村長就開始帶着村裡的年輕男子探索地盤,發現了這座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