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一陣忙點頭後擡起頭,打算道謝,卻驚訝地在麥格教授臉上看到一個贊許的微笑。平日裡總是闆着臉的麥格教授笑起來竟是意外的慈祥,她一時有些忘詞,磕磕絆絆地道了謝,忙把目光移回桌面上。
值了,穿越值了,泰勒·前忠實哈迷·格蘭特默默對自己說。
午餐時泰勒本打算坐到昨天分院時的位置上,卻遺憾地發現自己來晚了。那一片已經被斯萊特林新成立,并正在飛速吸收新人的,以潘西帕金森為首的女生小團體占領了。泰勒不打算自讨沒趣地往她們跟前湊,便随意找了個最末端的空位置坐。一面安安靜靜地用餐,一面琢磨起了校長先生的行程。怎麼樣才能以最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堵住他呢?
下午的魔咒課很是順利,泰勒仍一個人坐着,不過這不算事。隻要能學魔法,讓她站在天台上吹冷風她都願意。
結束了“讓羽毛飛”的神奇體驗課,并順利地在課堂上再次為斯萊特林加了五分,泰勒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成為新一代大魔法師的可能性。她步伐輕松地回了宿舍,開始履行每個離家上學的小孩子都有的義務,給父母寫信報平安。
對泰勒來說,給父母寫信是一門學問。不像在原生家庭土生土長的小孩,泰勒的自我定位是一個不得不長期借宿于此的外來者,于是她對待格蘭特夫婦便不像在記憶中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那樣不假思索。她自诩是一個心智和閱曆都高于目前的同齡人一大截的“基本上成年的未成年人”,在和新世界父母相處的行為方針上對自己有着十分高的要求。
首先呢,不能過于成熟,小孩子過于成熟有損家庭親密度。要有這個年紀的小孩該有的活力,所以平日裡和父母聊天不要用太有條理的句子,偶爾裝傻,适度撒嬌耍賴。
其次,不要随意鬧脾氣——這點其實對泰勒來說非常容易,因為她并沒有在心裡将格蘭特夫婦和“父母”這個概念劃等号,所以對他們并不報以對父母的期待。泰勒和格蘭特夫婦,至少從她單方面來說,沒有普通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間複雜的愛恨糾纏。所以她很難在心底裡真正對他們生氣,畢竟他們為她付出了不少,無論是感情還是金錢。而單單這點,就足夠她感恩的了。
格蘭特夫婦是一對好的父母,可也會犯很多新手父母都會犯的錯誤,他們的某些教育方式泰勒也并不贊同。他們愛她,可泰勒卻并不像普通的小孩那樣本能地期待、渴求這份愛。甚至有一段時間她還十分排斥這種愛,因為這讓她感到愧疚。後來的她學會了接受——畢竟現實如此,而她也沒有别的辦法——卻也不為了得到愛去讨好,去妥協。于是幾年的磨合下來,格蘭特夫婦已經很清楚她的脾性,在泰勒自己的很多事情上,她并不接受他們的幹預。
之前提到了感恩,那麼最後的方針當然就是報答了。他們愛她,關心她,照顧她,她便也要求自己回以關心。泰勒愛格蘭特夫婦嗎?她想或許是的,就像愛教導她多年的老師,就像愛摯友,就像愛大方的老闆。但這些歸根到底都不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在有些時候,當她清楚的意識到格蘭特夫婦對自己的女兒的付出的時候,她内心的某一部分甚至會十分冷淡地抽離出來,像舞台下的觀衆那樣看着,然後思考那個她從未理解過的課題,是什麼使人類成為父母,又是什麼使他們甘願付出?
扮演格蘭特夫婦的女兒扮演了八年,泰勒已經十分熟練了。她飛快地完成家書,又花了不少功夫才說服毛線團把腿伸出來,好讓她把信綁上去。
寄出信,今日的支線任務算是全部完成。泰勒仰倒在床上,開始思考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要不要給鄧布利多攤牌劇透。
憑着對原著中鄧布利多人品的信任,泰勒認為向鄧布利多攤牌應該不會有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脅,并且是避免六年後那場慘烈的霍格沃茨大戰的最好方式。但是問題在于,如果這裡不完全是原著中那個世界呢?
那麼不确定因素就十分多了,這麼做的風險也高了不少。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好一點的情況是她提供的信息沒啥用,伏地魔該複活複活,該虐哈利虐哈利;壞一點的情況是這個世界鄧布利多切開是個黑的,泰勒有概率當場結束穿越體驗,就是不知道是魂歸故裡還是直接魂飛魄散了。
如果不告訴鄧布利多,隻憑一己之力來力挽狂瀾呢?如果這個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和原著中一模一樣,那麼推遲伏地魔的複活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隻要哈利體内的那塊屬于伏地魔的靈魂碎片不死,伏地魔就不可能被徹底消滅。
若這個世界和原著中有一點點關鍵的出入,那麼這就變成了一場高風險低回報的行動。可能不僅無法推遲伏地魔的複活,反而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所以解決掉伏地魔的最優方案還是直接告訴鄧布利多,越早越好。
要是什麼都不做呢?這倒也不失為一種選擇。畢竟已經穿過來八年了,泰勒早已融入這個世界,她自己不主動自爆,别人發現不了她是個穿越的。不出意外,她能平平安安地在霍格沃茨上完六年級,然後找個機會舉家出逃,等大戰結束再回來。
可是一個人這一生有多大的概率穿越,又有多大的概率恰好穿進自己最喜歡的書裡?既然已經如此幸運了,為何不再賭一把?若是選擇後者,無所作為地苟着,那麼六年後霍格沃茨面臨的将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黑暗生物大規模入侵。多少學生,多少父母将在那場戰役中死去?
可至少她和她在乎的人會是平安的,她活着,格蘭特夫婦就不會傷心。比起身邊最重要的人,其他人的命運于她來說顯得微不足道。
泰勒心中煩躁,再躺不下去。她從床上跳下來,在宿舍裡無目的地繞着圈,遲遲做不出決定。
不對,她的思考有漏洞。在“什麼都不做”的選項的假設中,哈利是一定能夠打敗伏地魔的。但是這樣的假設是基于“原著為真”的前提來做的。若在未來哈利沒有成功,伏地魔成功統治了英國巫師界,那麼到時候的英國麻瓜界将會處于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呢?
幸運又不幸,她知道伏地魔沒有徹底死亡,她知道他總會卷土重來,于是這個真相會變成被高高舉起,卻遲遲沒有落下的鍘刀。不賭一把,在伏地魔徹底消失之前,她都會生活在恐懼中。
泰勒深吸一口氣,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