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唱作人》在公演之後第二周就開始在平台播放,因為第一季的爆紅,第二季不僅業内持着看好态度,觀衆也是期盼已久,所以第一期預告片剛出,微博就上了好幾個熱搜。
選手公司加油打氣的視頻也被傳了出來,網上各種評價言論都有,當然趙瞿視頻底下的評論量一騎絕塵。
除此之外就是關于選手的議論,佐料平台迅速熱帖不斷,和微博一同發酵營銷,網絡世界能夠直觀展示的隻有顔值,盡管未曾看見他們的唱作實力,通過小小的一張公式照,觀衆們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了可以展現的人物弧光。
得到播出消息的時候,姜厭郁正在和公司制片人商議新項目的事情,之前《金漆籠》拍攝事項山和放出意圖拍攝影視劇的風聲,網上原著粉絲吵得滿城風雨。
對方這麼強勢的态度擺明了是要讓星野轉讓版權給他們。
星野的制片人錢鶴杏是水島人,八十年代就來到了大陸,從小龍套一步步演到了主演,後來轉到幕後,見證九十年代港市電影的興起後,自己也經手制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影視劇。
後來他在姜有為的建議之下投身加入到了星野,再後來姜厭郁接手了星野。
錢鶴杏很有把握熱度風向的眼光,除此之外的愛好就是抽煙,他坐在會議室裡,嘴中吐出煙霧缭繞,眯着眼睛看着小說,手指了指大綱上的幾處文字:“要是真拍劇的話,這也不算個好劇本,這裡,還有這裡,都得大改。”
現在流行快餐式閱讀,人們更習慣在碎片化的時間感受明顯的情緒體驗,于是爽文開始占據市場大流,作品講究在第一面就要掏出所有的愛恨情仇,很多時候邏輯和細節反而成了第二順位,自然許多追捧者為其消化诠釋。
電視劇也是如此,隻不過電視劇雖然也有觀衆代入,但更多是觀衆在第三視角的角度上直觀地觀看故事情節,相較于小說文字的情感感知變成了視覺上的觀察了解,有一處不合邏輯的瑕疵都會變成紮在喉嚨的一根魚刺,讓人開始懷疑接下來所有的走向。
《金漆籠》是早年出名的爽文,人設爽,情節爽,讀起來大快人心,如今随着人們觀念的進步,真要拍攝的話還有許多需要改動的地方。
錢鶴杏前些年很拼,現在自己在别的地方也開了公司,姜厭郁也不敢多麻煩他。
他實在受不了這個煙的味道,看着錢鶴杏把它批評的一無是處的樣子,忍着想要咳嗽的沖動逃了出去。
臨走之際他拿走了那本書,姜厭郁微笑着說話,說聽完錢老師的意見果然發現有很多問題,要不然他仔細看看再思考拍劇的事情,一時半會就先不用再單獨讨論了。
會議室旁就是員工辦公室,辦公工位上的女生臉上暈着霞意,完全沒有看到姜厭郁的出現。
現在工作不多,幾個人正興沖沖地相互交流《最強唱作人》的預告片:“哎呀,趙瞿真的好帥,恨不早生四五年,提前來到星野,那樣就可以看看趙影帝了,真的是我生君已老啊。”
“什麼,人家才多大,你真願意一輩子是星野的打工命?不過我倒是覺得宋遇也好有氣質,網上都在誇他又帥又有錢,說是同事,我都沒怎麼在公司裡見到過他。”
她們讨論得熱火朝天,有的人已經發現了姜厭郁的經過,神色頓時一變,重重咳嗽了聲試圖提醒她們,但是姜厭郁悄無聲息地經過那裡,沒有蓄意打擾她們的意思。
心肺被會議室的煙霧嗆得生疼,再聽到趙瞿的消息對他來說已經少了一些驚心動魄。
如果說之前那幾次和趙瞿見面是一種時時刻刻都要故作從容的勞累,那麼自那日和對方把話說清後,現在那種勞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種部分神思失蹤的空落感。
盡管他知道自己那日的決定對他來說是正确無比的,他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即将陷入泥潭而不做自救措施。
姜厭郁回到辦公室,猶豫着拿出手機,點開了熱搜上的節目組官博。
那支預告片其實對他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往下劃動屏幕,所有選手公司人員加油打氣的内容被合并到了一個視頻當中。
自己當初錄制的時候好像稍微有點緊張了,也不知道視頻呈現出來最後是什麼樣子。
姜厭郁這麼對他自己解釋着。
手指點開視頻,趙瞿好看的一張臉出現在屏幕當中,他杏眼含笑,對待鏡頭已經習以為常:“大家好,我是趙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