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傳聞是真的:
“怪物俱樂部”每天晚上都會召集25名勇士前往小島進行一場神秘的比賽。
據說,比賽的獲勝者——“怪物之主”,會得到無比豐厚的獎勵。
但至于比賽内容是什麼,至今卻無人知曉。
而這25名勇士的最終結局如何,依然也是個未解之謎。
直到某一天晚上,有兩位勇敢者混入了這個俱樂部裡:
他們一個靠砸錢成為了俱樂部的會員;
另一個則靠運氣被選入了今晚的25名挑戰者之一。
在踏進這個“怪物俱樂部”之前,他們倆就做出了決定:
勢必要揭開這個神秘俱樂部背後的真相!
到了比賽時間,他們發現,這個“怪物之主”的比賽共有三個關卡:
第一關考驗智慧:“抓娃娃”;
第二關考驗運氣:“滑梯迷宮”;
第三關考驗勇敢:“饕餮與盛宴”。
順利通過三個關卡後,俱樂部的主持人,也就是俱樂部老闆本人,将會為今晚的“怪物之主”戴上一頂華麗的王冠。
就在挑戰者正準備戴上這頂王冠的時候,他的搭檔卻突然出現在了屏幕上,并嚴肅地向他發出警示:
“不能戴上王冠!”
緊接着,他的搭檔便将一些從老闆辦公室找到的機密文件公之于衆:
這上面的文件,全都是有關于一些俱樂部會員在食用人體組織之後出現了生病或死亡的一些駭人案例。
但這些,全部被俱樂部老闆給隐藏了起來。
正如傳言所說,這真的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俱樂部!
而這個“吃人”,就是字面意義上的食用人肉!
原來,這些所謂的俱樂部會員,全都是一批批有着異食癖的狂熱愛好者。
他們熱愛享用一切奇奇怪怪的東西,尤其是——
新鮮的人體組織。
起初,隻要他們的“食物”身體健康,他們都能欣然接受;
後來,俱樂部會員們的口味變得越發挑剔,他們逐漸迷上了食用人腦。
迷信的他們認為,吃下集“聰明、幸運、勇敢”這三者為一體的腦子,必定也會對自己大有裨益。
于是,為了使他們的狂歡盛宴變得更加刺激,他們想出了一個挑選“最佳食物”的法子——
那就是經過三個關卡的層層篩選後,再通過最終的競價來獲得優勝者的腦子。
而他們競價的暗語就是,棋子。
在怪物俱樂部裡,一枚棋子即表示一百萬的競拍價格。
當然,在每場比賽開始前,會員們也可以挑選合自己眼緣的挑戰者,率先給價。
如果在後續的比賽中,發現自己給價的挑戰者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時,會員們也可以選擇“悔棋”,即撤回自己的競價。
就在此時,大屏幕上又播放出了一段視頻:
那是某一個榮獲了“怪物之主”的挑戰者在戴上王冠時被記錄下來的畫面。
那頂看似華麗的王冠,實際上卻足以要人命。
隻要一戴上它,王冠就會自動開啟機關,那一圈暗藏于其中的鋒利尖刺會在一瞬間深深插入挑戰者的腦部。
緊接着,挑戰者便會疼得失去知覺,甚至暈死過去。
最後,競價最高者便會得到享用“怪物之主”腦子的權利。
而失去了腦子的挑戰者則會被老闆親自注射一種特殊的藥劑。
如果不夠幸運,那麼這位“怪物之主”便永遠也醒不過來,他全身上下的其他組織部位,将留給其餘競價者享用;
而如果這位挑戰者足夠“幸運”,那他在藥物的作用下,失去腦子後還會蘇醒,但卻會徹徹底底變為一個被關在陰森冰冷的鐵籠子裡的怪物——
長滿了觸手的可怕怪物。
奇怪的是,這由人變來的怪物呢,不吃人;
但它卻格外害怕帶有尖刺類的東西。
變為了怪物的它,壽命其實并不長。
但沒關系,畢竟隻要有金錢、權利和名譽的誘惑,那俱樂部裡一定會源源不斷地湧入好多的新鮮血液。
那這作為噱頭的“怪物”嘛,自然也會層出不窮了。
好在,自打這兩個勇敢者揭露了這俱樂部裡殘忍而又血淋淋的真相後,俱樂部會員們皆因恐懼而紛紛退會。
諷刺的是,于這些非富即貴的人而言,他們的恐懼絕大多數隻是來自于不想因食用人體組織染上疾病而已。
就這樣,在某個不知名小島上,“怪物俱樂部”于一夜之間便不複存在了。
……
看完了整個劇本的結局後,單安洄隻覺得惡心至極,甚至還有億點反胃:
“好一個‘怪物俱樂部’,全TM都是一群吃人的怪物!”
“還‘逐漸迷上了食用人腦’?不是,擱這兒上演喪屍片呢?喪屍都沒這麼挑剔好吧!”
“幹脆叫‘食人俱樂部’得了!這名字簡單粗暴,一看就明白!”
說着說着,他又無比嫌棄地啧啧了兩聲:
“寫這個任務劇本的是誰?以後能不能少寫點這種陰暗類型?惡心又重口!我都擔心過不了審!”
不過好在,盡管這個任務劇本的設定是有一點重口味,但整個任務裡并沒有出現過分的血腥暴力場景。
所以最終,單安洄還是決定将它打上審查通過的标簽。
等單安洄将完整度為100%的劇本丢給常溯再檢查一遍後,常慢慢突然出聲用不太标準的中文口音緩緩道:
“其實,我認為,這個劇本的最後一句話,寫得很好。”
在忙着重新調整任務劇本設定的單安洄沒聽清:“什麼?”
常溯卻以為單前輩是在追問他具體是什麼内容,于是便用手指着最後那句話,一個字一個字慢吞吞地念出了聲:
“籠子裡的怪物不吃人;籠子外的才是吃人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