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之後,林青峰就沒有強求自己時刻都要幫上忙,他捋了捋自己目前的代辦事項,發現正如林阿爺說的,既然有了考取功名的打算,那便要好好讀書。
白天吃過早飯,他就将昨日買回來的史書通略拿出來看了。這個世界同他原來所在的世界曆史大同小異,盡管紀錄在史書上的國家名稱都不相同,但曆史發展的線性趨勢是相同的。
從史書通略中提到的第一個有正規史實記載的朝代至今一共有十個朝代,各個朝代延續的時間有長有短,最長的達到了五百六十多年,而最短的才僅僅延續了九年。
書中用粗略的幾句話介紹了過往的幾個不同朝代之後,話鋒一轉,便說到了如今的應朝,應高祖是武将起家,一騎金戈鐵馬掃平了整個疆域上所有來犯的敵人,一統了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
一番對高祖的贊美之後,就轉而說起了如今的皇帝。經曆了兩代皇帝的開疆拓土之後,如今的皇帝注重休養生息,廣開科舉招攬天下愛國的能人志士,他們讀書人能遇到這樣一位愛國愛民的明君何其幸甚啊。
兩本史書,一半在贊美如今的皇帝,四分之一在贊美應高祖,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記錄史實的内容。林青峰跳着将史書粗略地看了一遍,隻覺得這書裡華而不實的贊美太多了,他幾乎是要從字裡行間細細地找,才能透過那長篇大論的修飾辭藻中找到有關曆史的正文。
看完了這一本,林青峰又拿過買的經文句集注,裡面大多講的是各種哲學思考與名家詩文,林青峰隻看了一會便覺得頭疼:何必拿文言文來為難一個理科生。
本來林青峰想着,至少得讀過兩本書,肚子裡有了些墨水才好去請教村裡的于秀才吧。但今天這一上午的書看下來,他發現,自己迫切地需要一個科舉考試的引路人。
因為光看這些完全不懂要考什麼啊,作為一個深深掌握應試教育精髓的現代人,怎麼能連考綱都不懂就抱着書硬讀呢。
隻是聽說于秀才不住在村裡,他平日裡都在鎮上的鄉學裡讀書,每個月末才會回來。
中午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簡單地吃了頓午飯,便各自開始忙活去了。林爺爺沖着坐在院子裡看書的林青峰說了一句,就出門去找村長閑聊去了。
林青峰在牆角下找了塊平整的瓦片,又從水缸裡打了一碗水,拿着毛筆打算先在瓦片上練練手,免得浪費了買來的宣紙。這幾天陽光正好,用水在瓦片上寫字很快就能幹了。
魯迅曾經說過,毛筆字寫的好的鋼筆字定然也不差,但鋼筆字寫的好的毛筆字不一定能寫好。
許久沒動筆寫過字了,莫說是毛筆字,就是鋼筆字他現在也不一定能寫好。
林青峰将買來的書攤開放在一邊,照着書上的内容用毛筆沾水在瓦片上寫字,瓦片上寫滿了就拿布擦擦,放在一旁晾着,回去繼續去讀書上那晦澀難懂的文言文。
正寫着,一個人影出現在石桌旁,林青峰擡眼一看,是拿着針線的林雪。
林雪有些不好意思,但家裡除了他兩就沒别人了,他實在不想一個人呆着,“我能坐在這裡嗎?”
“當然。”林青峰将自己的書朝旁邊拿拿,給林雪讓了一些放東西的空間。
林雪看了一會林青峰寫字,疑惑地問道,“你為什麼要在瓦片上寫字?”
“因為許久沒寫了,擔心寫壞了浪費紙。”
“奧。”林雪應了一聲,沒再說話。
林青峰寫了一會,突然說道,“對不起。”
林雪:?
“做什麼突然說對不起?”
林青峰皺着眉,将自己帶入到對方的立場,“一個陌生人突然住到了家裡,吃家裡的用家裡的,還要花錢去讀一個不知道能不能讀成的書,你不生氣嗎?”
林雪也才十五歲哎,再怎麼懂事也還是個孩子吧,一定會覺得委屈的吧。自诩為靠譜的成年人的林青峰如此想到。
林雪心裡冒了個問号,我生氣的話難道你就會離開嗎,你不是無處可去的嗎?
但他還是保持了一個哥兒的禮貌,安慰道,“雖然有一點吧,但你住在家裡也是幫了不少忙的。”
“先前去山上打獵的時候,你會幫爹爹背背簍,去鎮上的時候,你也會有幫爹爹搬東西,昨天也是主動說要去幫忙獵野豬的。”
“我身體不好,平時幾乎幫不了爹爹什麼,你能搭把手我還是很開心的。”
林雪垂着雙眼,想到了今天爺爺背着手說要去找村長聊天的畫面,“而且,爺爺已經很久沒有去村長家了。”
“因為以前村裡有一個光棍,他會挑爹爹和爺爺都不在的時候來敲家裡的門,我不敢出去,就躲在屋裡等爹爹回來。後來有一次被爺爺撞見了,爺爺生氣地打了他一頓,從那之後爺爺就不去村長家喝酒了。”
林青峰想到方才林爺爺背着手悠閑地說要出門轉轉的樣子,眼神軟和下來,他察覺到林雪回憶起從前情緒有些低落,就岔開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