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沒回來的時候,石莽沒顧上自己的屋子,先幫盛世修了鎮中最大的房子,留給盛世過來住。
等到盛世回來,周管家又讓人将裡裡外外清掃了一遍,并将唯一修繕好的一間卧房連帶書房,好好布置了一番。雖比不得晉陽家中,但也算得上舒适。
盛世對這些并不上心,而是讓人将帶回來的豬油清洗幹淨,并搬進廚房切塊。
他這邊指揮着下人忙碌着,轉頭便見長安将一隻母雞的翅膀系上了繩,栓在了一根直立的木杆子上。
“你也去領雞了?”他是沒料到長安也會去領雞,畢竟說好是他送給各家各戶的喬遷禮,哪有自己也領一份自己禮物的道理?
長安轉頭一臉認真,“說好了每戶兩人領一隻。”
他指了下盛世,又指了下自己,“義父和我,剛好兩個人,我們家。”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最後三個字的音,咬得有些重。
盛世撓了下側臉,這麼說好像也沒錯。
“行吧,那你好好養,等它生了雞蛋,剛好可以給你補補身子,日後可以長得高一點。”
盛世可沒忘之前說長安矮,他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想來自己養的雞生的蛋,吃起來可能更香一些。
“不,給義父補身子。”
盛世失笑,這小子還挺孝順,時刻不忘記自己這個義父。
等到豬油切好并晾幹水分,盛世便在外面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口大鍋。
村裡的孩子們也将各家的母雞做了标記,用繩子拴住放出來吃食,但他們的心思很快就不在雞身上,而是時不時就往盛家空地上瞧。
“裡正大人在幹什麼,聞着這麼香?”
“好像是豬油。我娘之前在廚房幫忙,熬豬油的時候就是這個味道。我告訴你,豬油伴飯可香了。還有那個油渣,一咬嘎嘣脆,香得不得了。”
說得周圍那些小孩口水都流出來了。
在山上都是大鍋飯,熬豬油這事都是後廚廚娘的活,他們還真的沒見過。
于是那些小孩擦了擦口水,繼續朝盛世家看,眼睛就快要黏在盛世的那口鍋上了。
正巧盛世從鍋裡撈出不少油渣,吹涼後,塞了一塊到一旁幫忙的長安嘴裡,簡直将一幹小朋友給饞哭了。
長安笑得眉眼彎彎,“好吃。”
義父親手喂的,更好吃。
盛世失笑。
還是苦日子過多了,什麼都覺得好吃。
長安往鍋裡瞅了兩眼,問道:“義父,這一鍋我們要吃到什麼時候?”
盛世搖頭,“不是吃的,義父要做東西。”
他這邊的動靜可不止是小孩們注意到了,原來的石長老,如今被盛世任命為村長的石村長忙完手裡的活,拍了拍手,也聞着香味過來了。
他踱着步瞧着盛世鍋裡,倒是沒有羨慕,“裡正大人,您熬豬油也避着點大家啊,不然大家被您的香味勾着,沒幹一會兒活,肚子就餓得咕咕叫,可再沒心思和力氣幹活了。”
在山上的時候,他們雖然以劫道為生,但也不是時時都有肉吃。防止後糧續不上,石村長以前可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
盛世往遠處瞧了瞧,确實有不少人朝着他們看過來。
他笑着道:“這不是房子沒建好,竈台也不夠用嘛。”
大家剛來,不止是盛世在外面支了一口鍋,其他人家也是如此。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鍋,有些都得幾戶共用一隻鍋,吃飯還得錯開時間做。
自從來了這裡後,石村長便不再讓大家大鍋煮飯大家一起吃了。而是根據各戶的情況,将原先的餘糧分了分,每戶領着自己的份,以後都得各戶自己管自己。
石村長這樣安排,也是想着如今跟山上不一樣了,不能再按山上那套來。以前在山下的時候,可也是各管各的,最多鄰裡接濟一下。
至于糧食不夠吃的,可以問裡正借糧。
跟農具一樣,盛世買的糧也是無息借給百姓們。大家根據各家情況借糧,三至五月後,按照當初借的糧歸還同等數量的。若是沒有糧,也可以按照原價歸還銀子。
對此百姓們也沒有什麼意見,總不能讓裡正大人白養着他們。可沒有這樣的道理。
既然各家管各家,那盛世熬的豬油,就是他自己吃的。
白村長看了看這一鍋,問出了跟長安一樣的問題。“裡正大人,您這一鍋得吃到啥時候啊?”
盛世将熬好的豬油盛到一隻隻罐子裡,随後開始處理其他的東西,聞言笑着道:“這些不是吃的。”
白村長驚了,“這不吃,那用來幹什麼?”
正說着,他便見到盛世用混了草木灰的水,倒到了其中一小罐豬油裡,急得他大喊:“裡正大人,可不能這麼糟踐東西!”
石莽剛好過來,滿臉疑惑:“什麼糟踐東西?”
白村長急得跺了跺腳,石莽也沒明白過來,于是轉頭問盛世:“盛少爺喊我來有什麼事?”
盛世将其中一罐混合了草木灰水的豬油交給了石莽。“石兄弟力氣大,還得麻煩你幫着攪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