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紙已經用盡,隻等來年再開印,陸萸打算去山陰書店做一次年底合賬後再回建業。
陸純和陸婠也好奇星火書店,所以一起去了會稽莊園,而其他人祭祖結束後陸續離開了華亭。
陸妘原想一起去會稽,奈何琅琊諸葛氏傳來急信,陸妘的外祖母病重,他們一家急匆匆趕去北方了。
一百根精美書簽做好後,陸萸讓人放在櫃台結賬處,《墨生遊記》上架第一天,凡購買者都贈送一根書簽。
因為沈玉的書大賣,抽書簽竟然也成了樂趣,一些财大氣粗的顧客甚至為了抽書簽,特意将店裡的書都買了一輪。
陸純和陸婠看過星火書店的火爆後,又去後院看了星火課堂授課情況。
雖然沒有名師授課,教室裡學習氣氛卻一點也不比陸氏學堂差。
如今星火課堂的學生已經不僅僅是山陰縣的土著民了,因為書店名聲大噪,周邊很多縣的人也會來這裡上課。
星火書店原定教室有四間,根據不同的學習進度分甲乙丙丁四個班,丁班是初學者,學員在丁班内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主動申請考試,考試合格者換去下一班教室。
當初第一批入學的七個星火學員,一開始是奔着就業來的,後來又喜歡上了星火傳遞員的任務,再後來,直接迷上了學習。
可是不能隻學習,他們還得考慮生計,于是陸萸又給他們安排了整理書籍、打掃店鋪的雜活,報酬是書店免費提供食宿。
就這樣,七個星火學員已經在星火課堂丁班教室升到了甲班教室。
如果他們想要正式成為書店員工,必須通過所有考試,且必須放棄上課時間。
現在他們迷上學習,也沒人提出要離開課堂,特别是不斷有《古文精選》上市,他們更舍不得離開。
陸萸看了書店的賬目,雖然《墨生遊記》和《取經記》趕在過年前大賣了一筆,但其他書确實便宜。
刨除開店前期投入、店鋪員工薪資、陸氏門生上課的課時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今年店鋪依然是虧損的。
合賬後,陸萸看了一下書架上的書,打算出一套《詩經》系列,《詩經》在個時代也稱《毛詩》,是儒家學派的重要藏書,像陸氏這樣的世家就一直藏有《詩經》,陸氏學堂也會選裡面的經典内容學習。
《詩經》共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陸萸打算把風分兩本印刷,整部《詩經》共制成四本書,每本定價五十錢。
《詩經》不需要審核,陸歆聽過陸萸的想法後,讓寫樣的門生提前準備初稿去了。
即将過年,陸萸也給店鋪員工放了十天的春節假,期間薪資照發。
書店的工作全部安排好後,陸萸終于可以随哥哥姐姐們回建業了。
臨行前,陸歆給陸萸送來了兩個人,說是給她開茶點店添加人手。
兩名侍女,一個叫冬生,一個叫驚蟄,都是十五歲的年紀,長得非常普通,屬于扔在人群中無人會察覺到她的那類臉孔。
陸萸詳細問過後,知道二人都是陸氏家奴,從小經曆過嚴格訓練,他們除了傳遞信息厲害外,還會點拳腳功夫。
有了這二人,陸萸更加有信心在江夏華彩閣新增分店,回建業的路也出奇的順利。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裡杏花紅,陸萸在建業迎來了安和十一年。
謝洐才從北方祭祖回來,陸萸便立即将江夏分店的開業時間提上日程。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秋娘已經将烘焙技能全部傳授給紅桑,因建業茶點店已經穩定運營,陸萸打算把秋娘、石楠、驚蟄帶去江夏,其餘三人則繼續留在建業。
建業前往江夏一路皆是水路,謝洐起初嘴上不停抱怨陸萸沒讓他好好休息就催着開店,實在不孝。
不過上了船以後,當陸萸把後面十五回《取經記》的初稿遞給他後,他直接連自己的房間都沒出來,還揚言不許任何人打擾他。
這條路陸萸是第一次踏上,正是春寒料峭時,外面的江風有點大,她幹脆把自己也鎖在房内專心寫下一批準備印刷的初稿。
《成語故事》《啟蒙小故事》《古文精選》都是需要随時新增的,她之前的時間都花去完結《取經記》了,如今還得趕緊出初稿讓祖父審核。
至夜深人靜時,聽着行船時水浪拍打船體發出的聲響,陸萸失眠了。
皎潔的月光,穿過雲層,透過窗棂,如水一般悉數落在陸萸的床頭。
她躺在床上想象着當初曹壬走這條路去洛陽的時候,是怎樣的心境?想必那時的他已然懷着赴死的心才會放棄用藥吧?
哪怕她一直不斷告誡自己忘了他,可每當午夜夢回萬籁既寂之時,她總忍不住會想起他。
她想他如清風拂面的溫柔、如清泉清澈的笑以及當初握過的那雙冰涼卻有力的手。
陸萸兩世加起來,第一次這般心悅一人,可惜還未開始便已無可能再續緣分。
她知道,冷靜如她,再難有這樣的心境去奔赴一場戀愛了。
多想無益,第二日清晨來臨時,那些心事再次被她深埋。
隻要他過得好,她便足矣,自己的理想還需繼續為之奮鬥,道阻且長。
江夏郡不愧為三國時期都要搶奪的地方,其繁華程度比建業過之不及。
建業是東吳舊都,是江東各大世家聚集地,多的是曆史厚重感,而江夏則是商業貿易往來最發達的地方。
南來北往的商人,販夫走卒皆彙聚在此,陸萸和謝洐上岸後第一站是去大伯父陸烈的府上。
荊州牧的府邸不同建業的太守府,這裡少了婉約的水鄉景緻,卻多了威嚴大氣,府苑四角皆建有望樓。
大伯父和堂兄們最近都去荊州大營練兵去了,大伯母姚氏聽說陸萸要來開店,早早就給陸萸準備好了房間。
許是嫁給武将的原因,姚氏的性子特别爽朗,見到陸萸後,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她邊牽着陸萸的手,邊道:“我一輩子都在盼着能生個女兒,可惜年齡大了,也隻能歇了心思,如今你來了,就把這裡當自己家,想要什麼和我說就行。”
陸萸忙回:“伯母安排的很周到,阿萸很喜歡。”
就這樣,因為到江夏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所以陸萸和謝洐先在州牧府安頓下來。
翌日,陸萸才剛睡醒,姚氏就帶着侍人送來了一堆衣裙,然後笑道:“這些衣裙都是洛陽流行的款式,可惜我年齡大了穿不了,你都試一下看看,若喜歡,就都帶走吧。”
陸萸大概數了一下,有整整十五套裙子,這麼财大氣粗的大伯母真是讓她受寵若驚。
她忙道:“這也太多了,你留一些送給表姐們吧。”
姚氏卻回道:“不多,好不容易來一趟江夏,你可以每天不重樣的穿,荊州牧的侄女怎麼能穿的寒酸。”
好吧,陸萸算是知道了,與低調的嫡母魏氏不一樣,伯母姚氏是個性格外向且随性大氣之人。
陸萸還想再推辭一二,姚氏卻已經讓人挑選出一套,然後拉着她更衣去了。
更衣後,姚氏還讓侍人給陸萸上妝,然後将她的頭上插滿了頭飾。
穿越以來,這是陸萸第一次如此盛裝打扮,坐在鏡前看着陌生又熟悉的臉,她都有點認不出自己了。
身後的木槿素來少言少語,今日卻破天荒的開口:“若是銀杏看到今日的女公子,想來每天都會讓您上妝的。”
陸萸心想還是算了,打扮太浪費時間,還不如用來睡覺。
一切準備妥當後,姚氏便帶着陸萸出去逛街了,和建業不一樣,這裡的商業氣息更加濃厚。
道路兩旁是鱗次栉比的商鋪,耳中時有叫賣聲傳來,人來人往的街道,充滿了煙火氣息。
姚氏先帶陸萸慢慢順着主道參觀,然後去華彩閣挑了一堆首飾,才帶着她去食肆用餐。
在這裡,南北美食聚集到了一起,食肆的美食非常豐富,南方人喝不慣的乳酪茶飲在這裡也能嘗到。
都是大魏子民,江東的茶飲偏清淡,雖然也弄一堆草藥或者佐料煮茶,但沒人用乳酪。
但北方許是有草原居民雜居,普遍能接受乳酪茶飲,陸萸也是第一次品嘗了類似奶茶的東西,隻是和後世的奶制品飲料差太多。
吃過食肆的東西後,陸萸對江夏茶品店的定位又更清晰了一些,在這裡,她可以推廣乳酪新品,以及乳制品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