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崔書桐和老爺子先是一驚,又露出喜悅的笑,緊趕慢趕來到醫院,蘇清已經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嬰。
粉粉嫩嫩的女娃娃,特别可愛,孫麗榮抱在懷裡愛不釋手:“老爺子,咱們終于有孫孫了。”
崔長年開懷大笑,小心翼翼接過孫女,抱着稀罕了一小會,笑呵呵商量給小孫女取名的事情。
孫麗榮白他一眼:“取名要先問問蘇清的意見,媽媽費了這麼大勁生下來的,讓她取個喜歡的名字吧。”
“說的是,說的是。”崔長年連連附和。
病房裡,蘇清還在熟睡,崔裕景和方錦書在旁邊陪床,月嫂和專門伺候蘇清的保姆早就找好了,也守着寸步不離。
孩子生下來後,兩人之間的嫌隙消除了一些,但表面相處還是怪怪的,蘇清不敢奢求太多,他能平平淡淡地把日子過下去,就已經很好了。
至于取名,蘇清希望老爺子來給取大名,自己隻給女兒取了小名“樂樂”,不求大富大貴,隻求女兒永遠開開心心的。
在蘇清出院那天,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拍了一張全家福,經曆崔書桐車禍後,崔家終于再次團圓了。
……
九月初,方錦書回到滬城上學,因為比别人空缺了兩年的時間,所以給自己加了很多課,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在學習,周一到周五是她最忙碌的時候,周末和假期還要往返東山市,因為她要去見崔書桐。
自從她上學後,兩人總是聚少離多,她很珍惜能在一起的時光。
崔書桐也并不總是很忙,好不容易休息的時候,便會折返滬城來看她,他們待在自己的房子,像這座城市裡的飲食男女,一房兩人三餐四季,過着普通的夫妻生活。
方錦書愛上了研發美食或者新飲品,有時候也會追求網上流行的東西,纏着崔書桐帶她聽演唱會、逛美食街、拆各種禮物盲盒……
日子雖然平淡如水,偶爾也會泛起一些漣漪。
自從加入考古隊,崔書桐經常日夜颠倒,工作總是忙到很晚,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從前偶爾會犯小感冒,現在卻經常胃痛背痛,每次去醫院都查不出病因。
醫生說他胃痛是吃飯不規律引起的,工作現場偏遠,經常訂盒飯,也沒法吃到新鮮的;而背痛是過度勞作引起的,他本來右腿就出過車禍,身子沒有恢複完全,不适合長時間勞作。
方錦書隻能幹着急,他性格倔強地要死,也沒法勸他放棄工作。
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冬天的半夜,崔書桐突然毫無征兆胃痛,在廁所吐了一堆,把晚飯都給吐出來了……
更糟糕的是,冬天他的右腿又開始隐隐作痛,雙重作用的“痛”,讓他直不起來腰,隻能蜷縮在衛生間的角落裡。
方錦書打了急救電話,手忙腳亂給他套上幾件衣服,将人抱在懷裡,緊緊握着他的手,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直到被擡到擔架上,崔書桐已經失去了意識,任由方錦書怎麼喊叫都沒動靜。
到了醫院,崔書桐被推進急診室,醫生忙活一個小時才救回來,半夜終于挂上了點滴,推進病房時依然很虛弱。
雖說胃部緩解了一些,但右腿依然很痛,方錦書一夜未眠,幫他揉腿按摩,好歹緩解了他的疼痛。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秃頭醫生來到病房,懷疑崔書桐的症狀有些奇怪,便安排了一堆需要拍片的檢查。
“不用了,不用拍了……”
方錦書不想讓他們來回折騰崔書桐,顫抖着手從包裡拿出一堆檢查單:“醫生,胃肝脾還有腿部,我們之前都拍過,你先看看這些檢查單作為參考吧。”
“你之前拍的并不能代表病人現在的狀況,”醫生不願意,非要重新拍,“先去繳費吧,醫院的規定就是這樣,你在這繼續争論也沒用。”
面對這位中年秃頭醫生,方錦書憋了一肚子氣,還是認命拉着崔書桐去做檢查。
無關其他,隻因為這位中年秃頭醫生是三甲醫院的權威專家,聽說還是某個醫學校的教授,再加上她之前也懷疑過崔書桐的病有些奇怪,說不定這位中年秃頭醫生能查出來病因。
她租了一個輪椅,帶着崔書桐做各種檢查,奔波在各個科室,同其他焦慮的病人家屬一樣,頭發淩亂,雙眼無神枯萎,步履匆匆……
等檢查結果出來後,秃頭醫生将人扣留了下來,開了一堆輸液的藥,還專門開了一個研讨會,商讨崔書桐的病情,可能需要動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