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末,禧景帝與之私服出遊。
葉疏衍目光直追着遠處花燈,葉稷德瞧出意味,将他抱起追上小販。
“客家且慢,且慢。”葉稷德攔在小販跟前道。
小販擱擔而笑問眼前的父子,“上元佳節,官家可是要為小公子買盞花燈?”
葉稷德将葉疏衍放下,示意他自己去挑選心儀的花燈,葉疏衍左右顧盼,終是選撰有‘國盛民安’的花盞。
小販笑樂着道,“小公子日後定當國之良才。”
葉稷德一愣,樂呵呵地付了銀子,順帶給葉疏衍買了京城孩童喜愛的糖葫蘆。
他沒料到葉疏衍竟不吃,問其故,葉疏衍回道,“兒……孩兒想将此物帶回府給皇……阿妹嘗。阿歆總鬧着要市集甜食,此物定能讓她歡喜。”
葉甯歆最喜甜,常要吃甜食。
宮裡的公主和皇子,非不得已,不可多食市集之物,恐有礙。
葉稷德颔首,重新買了兩串,“你安心吃,爹爹有備給阿歆的。”
而後便見葉疏衍歡喜得舉着花燈,吃着糖葫蘆,眸色如星火般明澈。
郭安瞧出意味,心裡亦是惋惜。
天子承擔的重任是天下百姓,天子是不能有過多情緒的,然而賢德皇後薨逝,陛下整整罷朝三日。五皇子尚年幼,陛下因世家百官盯着,他隻好等到奏折批完時,才匆匆去寝殿看他一眼。
五皇子的誕生曾舉國歡騰,不過數月便大戰起,大齊饑荒,皇後因護他遇刺身亡,父皇對他不喜。貴妃沈氏串通她外家一派上書彈劾五皇子命格不利,以此保三皇子日後登臨大業。畢竟,儲君未立,葉疏衍嫡長子的身份是大患。不過一個名聲不好且沒有龐大外戚支持的嫡子對三皇子沒有任何威脅。
好在奸佞之臣已除,留給太子殿下的一個清明的朝堂,郭安心想。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禧景帝喃喃道。
葉疏衍不明所以,問道,“父皇有事同兒臣說?”
禧景帝颔首,目光深遠而不可達,“你可知,為何父皇母後給你取小字是鶴之?”
“兒臣不知,還望父皇言明。”葉疏衍心知禧景帝是要同他議論這個話題,便順着他的意思問道。
禧景帝長歎了聲,“母後祈願你鶴鳴九臯,不為名利,坦蕩君子般活于世間。”
葉疏衍颔首,啞聲道,“兒臣明白。”
思及母後,她是位世人贊頌賢德的典範。
後宮妃嫔,朝廷官員,世家百姓,無不對這位出身低微的皇後心悅誠服。
蔣瑤熟讀經典詩文,她常會将兩個孩子抱在懷裡,帶他們熟悉詩文。
蔣瑤畢生期盼的是葉甯歆不被皇家公主的身份困于宮牆,葉疏衍能不卷入皇權之争,一直歡顔。
可惜的是,天不憐她,她所盼的皆成塵土。